摘要:先说最扎眼的“升”。省里给他挂了个“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听着唬人,实权呢?零。编制卡得死死的,副厅级待遇,签字权却不及一个处长。去年隔壁省也弄过一模一样的人事套路:把敢掀桌子的环保局长抬进研究院,配车配房配秘书,就是不给盖章权。三个月后人就“主动申请”
“大团圆?骗鬼呢。” 最后一集字幕一滚,弹幕齐刷“舒服了”,可我心里咯噔一下:郑寒江那张笑脸,怎么看都像被塞进玻璃罩的锦鲤——亮是亮,就是游不回江里了。
先说最扎眼的“升”。省里给他挂了个“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听着唬人,实权呢?零。编制卡得死死的,副厅级待遇,签字权却不及一个处长。去年隔壁省也弄过一模一样的人事套路:把敢掀桌子的环保局长抬进研究院,配车配房配秘书,就是不给盖章权。三个月后人就“主动申请”去高校教书了,热搜都没冒泡。
再说那桶泡面的玄学。严哲把面往秦书记面前一推,塑料叉子一插,贪官就哭了?别信。纪委老哥私下透露,真正破防的是泡面背后的“时间压力”——留置点里,审讯灯24小时不关,胃最先投降。泡面味一飘,嫌疑人立刻想起家里那口热汤面,心理防线秒变面条。剧里把功劳给严哲的“幽默”,不过是给残酷包颗糖,观众好咽。
最哑巴亏的是刘耕野。被“交流”到西北搞荒漠治理,看似升官,其实编制还在齐江,工资原地开,奖金按新单位发——那边财政穷得连差旅都赊账。真实案例里,去年长三角一位“刘耕野”被平级调到西北,风沙大得戴N95都硌脸,一年掉半级头发,孩子转学没着落,媳妇远程闹离婚,最后申请调回,档案上永久多了“服从大局”四个红字,提拔名单从此没他名。
还有那条核钢材。剧里郑寒江犹豫七天,污染就进了炉。现实更离谱:华南某港去年查出来自东欧的“铯-137”钢坯,货主直接弃货跑路,港口只能自己掏钱建放射性屏蔽仓,每天光维护费就烧掉一台奔驰E级。环保局长在会议上拍桌子“再拖就晚了”,商务局副局长一句“外贸数据下滑谁背?”就给怼回去。最后那批钢坯原地躺了八个月,愣是等来了“解控标准”放宽,灰头土脸地进了炼钢炉——GDP保住了,局长当晚住院挂精神科。
所以别被结尾那碗“生态文明先进市”的鸡汤灌晕。镜头扫过齐江两岸,芦苇青青,候鸟翩跹,可字幕没告诉你:湿地修复预算还有七成没到账,施工方天天催尾款,监理单位已经默许“部分区域”先种芦苇意思一下。春天一到,候鸟照样来,发现滩涂缩水一半,扑棱扑棱又飞走,鸟都不给面子。
剧终人散,真正的续集在屏幕外:郑寒江每天上午八点准时打卡研究院,电梯里遇见小姑娘喊“郑书记好”,他点头微笑,心里盘算的是今晚投哪份简历;严哲还在老位置,案头堆着新的举报信,抬头一看,涉案人正是上次一起开会的“老搭档”;刘耕野的调令夹在风沙里,高铁越开越远,窗外黄沙像永远刷不完的弹幕。
江河日上?水面金光闪闪,底下暗流还是那股味儿。观众散了,生活接着演,谁都没拿到免死金牌。
来源:端庄优雅雪碧4yBVGG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