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筹帷幄、神秘莫测的苏紫轩,竟有着如此惊人的身世。她并非普通的反清势力,而是昔日权倾朝野的肃顺之女,一位真正的金枝玉叶。
运筹帷幄、神秘莫测的苏紫轩,竟有着如此惊人的身世。她并非普通的反清势力,而是昔日权倾朝野的肃顺之女,一位真正的金枝玉叶。
故事的开端,在宁古塔。古平原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子充满警惕。
他直言相问:“还不知尊驾是谁呢?”
苏紫轩的回答却意味深长:“我敢说,你敢听吗?”
此言一出,身份立判。
她意在告诉对方,以他流犯的身份,尚不足以知晓她的秘密。
尽管她未曾明言,但古平原从她采购军马并欲运往南方的举动,已然推断出她与反抗朝廷的力量有所牵连。
这个判断正确,却远非全部真相。
苏紫轩的本名,应是爱新觉罗·紫萱。
其父肃顺,曾是咸丰皇帝驾前第一重臣,官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手握大清财政大权。
他早已洞察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的野心,曾向咸丰帝进言,行“去母留子”之策,以保江山稳固。
可惜咸丰帝一念之仁,未能采纳。
这仁慈,却为肃顺一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咸丰驾崩,同治帝年幼即位,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肃顺作为“顾命八大臣”之首,被迅速铲除,下场极惨,家眷门生也多被株连。
苏紫轩作为侥幸逃脱的孤女,活着的唯一目的,便是向慈禧复仇,颠覆这个让她家破人亡的王朝。
复仇需要庞大的资金与人力。
苏紫轩继承了其父的经济头脑,将目标锁定在京商巨贾李家。
李家生意网络遍布全国,联号多达两百余处,是筹集军费、传递信息的绝佳平台。
然而,以谨慎著称的李家掌门李万堂,为何会甘冒抄家灭族之险,与这位“逆党”合作?
其子李钦也百思不得其解,他曾言:“家父平日树上落片叶子都怕砸头,怎会如此大胆?”
苏紫轩对此的解释是:“你们李家在江南的生意,全靠我暗中周全。商人为了利润,胆子能比天还大。”
但这仅是表象。
李万堂对儿子的叹息道出了部分实情:“我闯荡一生,所见聪明人无数,她可称第一。我既不敢不帮,也不敢开罪,她是我命中的劫数。”
而最致命的缘由,是苏紫轩手握李家当年向肃顺行贿的铁证。
若此证据曝光,在慈禧对肃顺余党深恶痛绝的形势下,李家顷刻间便会灰飞烟灭。
因此,李万堂的合作,半是胁迫,半是无奈,企图在绝境中觅得一线生机。
在这场精心编织的复仇大网中,古平原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他凭借过人的商业才智与正直品格,屡次在无意中化解了苏紫轩的布局。
更在数次交锋与互助中,让这位心怀仇恨的格格,对他产生了超越利用的情感。
当古平原与李家进行最终商战时,苏紫轩竟主动拿出那本可定李家生死的账册,欲助他彻底取胜。
然而,古平原的抉择出乎所有人意料——他看也未看,便将账册付之一炬。
苏紫轩难以置信:“有此深仇,为何放过他们?若是我,必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古平原则平静回应:“我不能违背母亲教诲,更不能为复仇,变成李钦那般冷酷无情、天良丧尽之人。”
他坚持要用堂堂正正的商业手段击败对手,而非借助阴谋。
最终,他不仅赢得了商战,也彻底瓦解了苏紫轩的复仇计划。
失去了财源与时机,苏紫轩半生的执念终成泡影。
从复仇的狂热中清醒过来,她只剩下无尽的空虚。
她也终于明白,自己为何会为古平原所吸引——因为她本性深处,依然向往着光明与正直。
只是家仇国恨将她扭曲,让她在复仇的路上,迷失了最初的自己。
古平原的破局,破的不仅是她的计谋,更是她心中的牢笼。
这个故事,不仅是商业博弈与权力争夺,更是一个关于人性、选择与救赎的深刻寓言。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与抉择,而唯有坚守良知与底线,方能成为真正的“破局之人”。
来源:垄上星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