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编温静导读:近日,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四喜》《隐锋》中首次出现30秒中插广告,标志着消失十余年的电视剧中插广告正式回归荧屏,引发业界关注。中插广告重启只是“广电21条”诸多引人注目的举措中的一项。这套涵盖21条改革措施的政策组合拳,被视为对广电行业
主编温静导读:近日,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四喜》《隐锋》中首次出现30秒中插广告,标志着消失十余年的电视剧中插广告正式回归荧屏,引发业界关注。中插广告重启只是“广电21条”诸多引人注目的举措中的一项。这套涵盖21条改革措施的政策组合拳,被视为对广电行业多重挑战的系统性回应,是一次直面行业痛点的深度“松绑”。
综合自新华网、国家广电总局等
近日,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四喜》《隐锋》中首次出现30秒中插广告,标志着消失十余年的电视剧中插广告正式回归荧屏,引发业界关注。这一变化源自今年8月广电总局印发实施的《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业内称为“广电21条”),其中明确提出试点实行电视剧中插广告,每集时长不超过30秒。
中插广告重启只是“广电21条”诸多引人注目的举措中的一项。这套涵盖21条改革措施的政策组合拳,被视为对广电行业多重挑战的系统性回应,是一次直面行业痛点的深度“松绑”。
“无中插”看剧模式被打破
电视屏幕上,剧情推进到关键节点时突然切入广告的场景,曾是十多年前电视观众的集体记忆。在2011年“限广令”出台前,各大电视台在剧集中频繁插播广告,有的一集插播数次广告,总时长惊人,“一集剧情被切成好几段”“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成为当时观众的普遍吐槽。这种无序状态促使监管部门出手整顿,明令规定电视剧每集中间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历经十余年严格管控,电视剧“无中插”模式在今年迎来重大政策调整。随着8月“广电21条”的出台,执行多年的“限广令”实现突破,新规允许在每集电视剧中间插入一次不长于30秒的广告。
11月19日,央视八套晚间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四喜》首现中插广告
本次央视试点展现出全新的管理思路。以《四喜》为例,自11月19日起,该剧每集在播出至约一半处插入30秒广告,且多数选择在剧情过场画面中切入,最大限度减少对观剧连贯性的影响,广告画面一侧还醒目标注着30秒的倒计时。在内容构成上,30秒广告时段通常包含两条商业广告。值得一提的是,从11月20日起还在广告时段内加入了5秒公益广告内容,体现了商业与公益相结合的探索思路。
从观众体验角度看,此次中插广告的回归虽然打破了“无广告看剧”的习惯,但也充分考虑了观众的接受度。半分钟的广告时长被精心控制在多数观众可接受的“心理阈值”内,既避免观众完全脱离剧情,也不易引发强烈反感。政策设计保持了必要审慎,“试点实行”“每集不超过30秒”“经总局批准后方可实施”等限制,体现了边试行、边完善的务实态度,在最小化干扰的前提下为内容价值变现开辟有限空间,避免重蹈过去中插广告泛滥无序的覆辙。
中插广告的规范回归,也将促进台网之间的公平竞争。2011年“限广令”出台后,电视台不得不通过提高广告单价等方式应对收入压力。与此同时,视频平台却凭借会员费、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构建了多元收入结构。这种不对称的竞争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台的内容采购和自制能力。如今电视剧中插广告的适度放开,有望改善这一局面。
系统性“松绑”激活创作生态
电视剧中插广告正式回归,是“广电21条”政策落地的重要信号之一。这套涵盖21条改革措施的政策组合拳,被视为对广电行业多重挑战的系统性回应。新政策中的“五个不限制”尤为引人注目:电视剧集数不再以40集为上限;季播剧排播不再要求间隔一年;古装剧播出不再限制时长和比例;不再限制“一剧两星,一晚两集”;中插广告不再禁止。
今年8月,广电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麟表示,“广电21条”受到空前关注,核心在于此次政策不是零敲碎打的微调,而是一次直面行业痛点的深度“松绑”。每一条政策都精准切中要害,展现了主管部门深刻理解产业困境、下大决心要振兴行业的明确信号。政策发布后资本市场影视板块的应声上涨,正是信心提振的直接体现。
纵观“广电21条”的内涵,张麟认为政策的核心作用可概括为“创作松绑”与“管理提效”。“创作松绑”体现在突破40集上限、合理放宽古装题材比例、支持对境外优秀作品的改编等方面;“管理提效”则通过推动专家顾问前置介入等举措,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为项目“提速”“提质”。此外,强化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出台问题艺人分级分类处置机制,也直面了行业长期存在的顽疾,给行业极大信心。
“单一货架”向“多元菜单”转变
张麟透露,经过数月实践,政策传导效应已在各环节显现。在创作端,备案公示首次将剧集划分为常规剧集、中剧、短剧集、季播剧和网络故事片五类,完成了从“单一货架”向“多元菜单”的结构性转变。其中,“网络故事片”作为全新品类,以其“每集60分钟以上,不超过3集”的形态亮相,它呼应的是“丰富电视大屏内容”的目标,为行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内容赛道。“短剧集”作为降本增效和孵化精品的“排头兵”,也受到青睐。“中剧”概念则为单集25分钟左右的横屏连续剧提供了明确身份,填补了微短剧与常规剧之间的市场空白,为精品化、轻量级的连续叙事提供了空间。
在播出与市场端,政策效果同样清晰可见。古装剧比例放宽后,市场供给明显增加,虽然短期内呈现“拥挤”态势,播出成绩各异,但业内看到了政策实际落地的效果。还有明显的审查流程的提速,以及部分积压项目的播出,加速了资金回流。中插广告重启,更是直接开辟了新的营收渠道。主管部门频繁召开的座谈会及调研,也持续传递出倾听产业心声、优化服务的积极姿态。
“当然,国剧的振兴和行业复苏绝非一蹴而就。”张麟强调,“广电21条”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心和实际支持,但行业全面复苏仍面临挑战:长剧集面临观众持续分流,视频网站需突破盈利模式困境,青年创作人才的成长通道有待拓宽。“而最根本的在于如何激发全行业的创新活力,系统构建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广电21条”)。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行了面向行业的视频通气会,各地方广电局、广电集团、重点制片公司负责人参会。会上主管部门对“广电21条”进行了进一步解释。
“广电21条”强调,要多措并举加强内容建设,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实施“内容焕新计划”,加强内容创新;中插广告不再禁止,试点实行电视剧中插广告政策,经总局批准后,电视台可实施每集电视剧中间插入一次不长于30秒的剧情或商业广告;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优化机制、提高效率;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加强纪录片、动画片精品创作;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等。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节目版权保护。
总局相关人士解读,过去40集的封顶要求是为了避免注水剧,接下来将根据剧目题材、内容和实际需要,不再简单限制。但在备案公示中,总集数一般还是不能超过40集。如果确实需要超过40集,总局将邀请相关人士进行审核,防止注水剧,严格把关。
此次的若干举措中还明确提到,季播剧不再严格限制一年的播出时间。也就是说,像此前杨紫、李现等主演的《国色芳华》系列,张晚意、杨紫等主演的《长相思》系列,不用间隔一年播出。
自2020年以来,总局便多次提倡电视剧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创作。2023年8月,更是再次提出防止剧集采用拆分成上下部、拍摄多季等方式规避集数要求。据悉,2017年以来,备案电视剧平均集数呈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平均集数39.8集,已下降至2024年的平均集数28.8集。
此外,对于广受关注的古装剧播出数量,此次通气会上也明确提到,过去要求卫视黄金时段播出的古装剧总集数不得超过全年总集数的15%,但在去年已经调整为30%。未来将根据实际和观众需求,推出更精准灵活的古装剧播出措施。
通气会还提到“系列剧、情景剧和单元剧试行边审边播、边改边播,分集分单元反馈”的新机制。此项举措目前仅限于一部分类型,但它毕竟为边拍边播迈出了试行的第一步。
具体如下:
1.对电视台、平台,要求内容创新。
2.节目备案权限适当下放省局、省台。
3.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电视剧集数超过40集上限的可单独审;季播剧,间隔1年播出的上限取消。(注意:过去40集的封顶要求是为了避免注水剧,接下来将根据剧目题材、内容和实际需要,不再简单限制。但在备案公示中,总集数一般还是不能超过40集。如果确实需要超过40集,总局将邀请相关人士进行审核,防止注水剧,严格把关。)
4.优化境外版权作品改编电视剧管理政策,择取境外优秀作品进行高质量本土化改编,并不局限于放开日、韩IP。
5.古装剧的播出调控不再限制时长和比例,而是按需精准灵活管理。
6.鼓励网台联动、一剧多星。
7.试点实行电视剧中插广告,每集不长于30s。
8.建立总局和省局同步审查机制。但并非所有剧集都可以同步审查,只有拟定在卫视黄金时段和重点视频网站首屏首页播出的重点剧目,尤其是复杂、工作量大的剧目,经省局、制作机构或播出平台提请,可采取同步审查的方式,以缩短审查周期。
9.试行建立“边审边播”机制。对于系列剧、季播剧、单元剧、情景喜剧等类型剧目,试行“边审边播、边改边播”审查调控机制,分集、分单元反馈审核意见,确保播出的时效性。
10.压减电视剧完成片审查时限;复杂题材、特殊题材可以面对面沟通,30天要给意见反馈。
11.优化涉案剧内容的审查。除了“以重大革命史、公安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公安部主要领导同志为原型创作的,反映公安部部署的各项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形成全国性影响的重特大敏感案事件的,以跨境犯罪和境外执法合作为主要内容”的3类剧目,需征求公安部意见,其他涉案题材剧目可只征求地方省级公安部门意见。
12.优化协审机制,提高协审效率。鼓励片方主动提前引入专家把关,专家意见审查时作为附录供审查老师参考非必要不协审,协审的话50天为上限。
13.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
14.抓好纪录片精品创作。
15.大力支持精品优秀动画片。
16.支持引导头部微短剧创作;省级卫视也可以播微短剧,也鼓励微短剧剧场。
17.抓好优质内容的引进,支持优质海外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在卫视黄金档播出。
18.优化引进剧集指标分配,支持卫视频道等重点主体引进优秀电视节目,取消单一主体引进指标数量限制。
19.引进剧,鼓励平台和卫视联合采购联合播出。
20.调整电视引进审查权委托给部分省局,缩短审查周期。
21.强化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出台问题艺人分级分类处置的机制,健全电视剧节目版权保护机制等。
广电总局将组织指导协调各省(区、市)广播电视局、广播电视台,制作机构、网络视听平台,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等单位贯彻落实《若干举措》各项工作,实现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优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