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生意人》爆火!首播4集收视第一,可惜被俩配角拖了后腿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6 11:21 1

摘要:刚开播的古装商战剧《大生意人》,仅放出4集就稳稳拿下收视率第一,弹幕里满是“央视质感名不虚传”“年度好剧预定”的夸赞。

央视一出手,果然从不缺爆款相。

刚开播的古装商战剧《大生意人》,仅放出4集就稳稳拿下收视率第一,弹幕里满是“央视质感名不虚传”“年度好剧预定”的夸赞。

这部改编自赵之羽同名小说、由张挺编剧执导的作品,从阵容到制作都十分有“诚意”。

追完前几集就懂为何能让观众一秒入坑。

这部剧把晚清乱世里的商海沉浮,拍得既有格局又有细节,连挑剔的历史剧迷都忍不住点头。

几位主演也都发挥出色,但可惜的是其中两位配角给这部剧拖了后腿。

01

《大生意人》最难得的,是没有把商战局限在“算盘珠子”里,而是直接锚定了“晚清内忧外患”的大时代背景。

男主古平原本是寒窗苦读的书生,一心想考科举入仕,却在考场遭人诬陷,从“准进士”沦为要发配宁古塔的罪犯。

这种从云端跌落地狱的设定,不仅给角色铺好了成长弧光,更让后续的弃文从商充满了时代必然性。

乱世里,科举救不了国,经商或许能为百姓寻一条活路。

剧情节奏更是“快准狠”,没有多余的铺垫,古平原刚踏上流放之路,就意外卷入马帮纷争,误打误撞接触到私盐生意。

还没等观众消化完他的身份转变,他就敢以阶下囚的身份,和当地商贾叫板博弈。

最精彩的谈判戏,没有冗长的台词,全靠细节见真章。

古平原攥紧货单的手、商人们交换眼神的瞬间、账房先生飞快拨弄算盘的声响,把“弱肉强食”的商场规则藏在每一个镜头里。

更值得称道的是细节里的“时代感”,古平原流放时穿的粗布长衫,洗得发白还打了补丁,领口的磨损痕迹清晰可见。

票号里的账本是用毛笔书写,字迹工整却带着不同账房先生的笔锋。

马帮兄弟腰间挂的铜铃、盐商掌柜手里的紫砂茶壶,甚至街边小贩叫卖的吆喝声,都透着晚清的烟火气。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共同搭建起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商战世界”,让观众不自觉就代入其中。

02

一部好剧的灵魂,永远是演员的演技。《大生意人》能收获好评,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神仙选角”。

陈晓挑大梁演男主古平原,黄志忠、成泰燊、朱亚文等戏骨保驾护航。

连梁冠华、刘佩琦这样的老戏骨都来友情客串,每个角色都立得稳稳的。

陈晓这次彻底打破了“古装美男”的标签,把古平原的“书生气”和“江湖气”揉得恰到好处。

前期刚中举时,他眼神里的清澈和傲气藏都藏不住。

被诬陷后站在公堂上,头发散乱却脊背挺直,眼神里的倔强和不甘,没有靠大吼大叫,全靠眼神传递。

到了流放路上,他皮肤黝黑了几分,眼神里多了几分沉稳,和马帮兄弟喝酒时的豪爽,完全看不出“书生”的影子。

最让人印象深的是他决定“弃文从商”时的戏,他望着远方的戈壁,眼神从迷茫到坚定,短短几秒就完成了心理转变,演技肉眼可见地成熟了。

而黄志忠饰演的京城首富李万堂,更是“教科书级演技”的代表。

这个角色是古平原的“对手兼伯乐”,既是叱咤风云的盐商巨头,又藏着老谋深算的城府。

黄志忠演得极其克制,出场时背挺得笔直,没有一句台词,却凭着站姿和眼神,把“大家长”的威严感拉满。

成泰燊饰演的马帮首领常四,同样让人过目不忘。

作为古平原的“引路人”,这个角色既有江湖人的豪爽,又有商人的精明。

成泰燊说话语速不快,表情也不多,但每次看向古平原的眼神都不一样。

初次见面时的试探、发现他天赋后的欣赏,全靠眼神的变化传递,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表演,比直白的台词更有感染力。

03

如果说《大生意人》是一碗几乎完美的汤,那唐鉴军和丫蛋这两个配角,就是碗里不该出现的“杂质”。

作为整部剧里为数不多的喜剧演员,他们的加入本想调和商战的严肃氛围。

可因为“标签感”太强,反而破坏了剧集的沉浸感,成了全剧最明显的短板。

唐鉴军饰演的是一个被流放的犯人刘老四,虽然戏份不多但他一出场,观众就忍不住跳戏。

不管是走路的姿势,甚至说话时拖长的语调,都和《乡村爱情》里的“谢广坤”十分相似。

尤其他却突然一咧嘴的表情,仿佛直接回到了现代东北农村。

丫蛋的问题更突出,她饰演这个角色本应是一个风尘女子,可她一开口就暴露了东北二人转的腔调。

故意夸张的眼神,走路时略带舞台化的步伐,都透着小品表演的痕迹。

明明造型上是符合时代的布裙发髻,表演却像从现代舞台穿越过去的,和周围沉稳的氛围格格不入,每次出场都让人出戏。

其实喜剧演员演正剧并非不行,范伟从“药匣子”到《漫长的季节》里的王响,就是最好的例子。

关键是要“打碎”自己的喜剧标签,贴合角色的身份和时代背景。

但唐鉴军和丫蛋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把熟悉的喜剧表演模式套在角色上。

既没吃透晚清商人的气质,也没贴合剧集的严肃调性,最终成了全剧的“扣分项”。

总的来说,《大生意人》绝对是今年古装剧里的“潜力股”。

扎实的剧本、精良的制作、全员在线的演技,配得上“收视第一”的成绩,也对得起央视的“金字招牌”。

唐鉴军和丫蛋的出戏虽然可惜,但好在戏份不多,还不足以掩盖整部剧的光芒。

但还是想对制作方说,好剧从来都是“细节决定成败”。配角的作用不是“凑数”或“加噱头”,而是要融入整体的故事氛围里。

希望后续剧情里,能有更贴合角色的表演,也期待这部剧能保持前期的水准,成为真正的“年度经典”。

毕竟观众的期待,从来都是“没有短板的好作品”。

来源:酒馆茶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