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席熙把600万两白银摆到康熙面前,12张借条像12张护身符,龙椅上的老板一句重话都没舍得说。转头,他把河道救命钱也揣进兜,康熙也只让他一年内补亏空——死罪改调岗,贪得划算。
“领导缺钱,我贪得越多越安全?”这念头一冒,今晚就睡不着了。
阿席熙把600万两白银摆到康熙面前,12张借条像12张护身符,龙椅上的老板一句重话都没舍得说。转头,他把河道救命钱也揣进兜,康熙也只让他一年内补亏空——死罪改调岗,贪得划算。
可别忘了,同样坐两江位置的麻勒吉,因为“搞不来钱”直接被踢去边疆喝风。清官没市场,能搂银子的脏手才是刚需,这就是康熙朝最赤裸的KPI:账面好看,比脸干净重要。
三藩打完,国库比脸盆都干净。皇帝不好意思加税,于是把阿席熙当提款机:你尽管捞,定期分红就行。铜矿、黑市、高利贷,阿席熙一路绿灯,干的其实是外包财政部长。满朝文武都看得见,却集体闭嘴——谁让大家都等着那口锅里的肉。
可提款机也有报废那天。台湾平定,战事熄火,不再需要“紧急财源”,阿席熙的脏屁股立刻成了最好的“典型”。康熙一句“败坏朕名声”,摔完跤就把他调进内务府——看似平级,实则是拔掉实权,顺手敲打剩下的财主:该收手了,下一个就是你。
最细思极恐的是,索额图、明珠齐刷刷替他求情,不是真讲义气,而是兔死狐悲。今天砍的是两江的摇钱树,明天可能就轮到自己家后院。皇帝一句话,利益链瞬间拆伙,昔日同舱伙伴立刻改坐隔壁沉船。
阿席熙倒台那天,库房只剩115万两,600万两早被康熙、权臣、战争、天灾分食干净。他以为钱能通天,结果天只用他当零钱罐,罐空即丢。历史没记录他后半生,大概因为观众对“弃子”的余生从不感兴趣。
钱能买来龙椅上的沉默,却买不到永远的豁免券。康熙的底线简单又冰冷:替我续命可以,别让我背锅;给够银子是功臣,弄脏龙袍就是罪人。阿席熙错把平台当本事,把默契当爱情,于是从金山变成祭山,只隔一道奏折的距离。
今天混职场也一样:替老板扛雷拿红包,记得抬头看天,风一转向,红包立刻变手铐。能捞是本事,能停才是命。底线这事,谁先碰谁先出局,皇帝不急,急的是总以为自己不会掉脑袋的那一个。
来源:外向奶茶Cq13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