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棒棒军》后,川渝两地为何再也没拍出有影响力的方言剧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3-08-02 07:03 1

摘要:1996年,还是川B的重庆,一部《山城棒棒军》方言剧面世,它的开播在重庆乃至整个西南都引起了轰动。该剧的热播,也使重庆棒棒军全国闻名,成为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一张非正式的“重庆名片”。

1996年,还是川B的重庆,一部《山城棒棒军》方言剧面世,它的开播在重庆乃至整个西南都引起了轰动。该剧的热播,也使重庆棒棒军全国闻名,成为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一张非正式的“重庆名片”。

在如今的豆瓣上,该剧更是打出了9.4的高分,和四大名著的评分不分上下,是方言剧中当之无愧的王者。

如今,距离1996年已经过去了27年,为什么川渝两地再也没有能够诞生类似的精品剧目,方言剧为何走向了衰落呢?

一、题材单一,剧情老套

《山城棒棒军》之后,大量的模仿作品就像是在“套模板”,机械化地套用相似的故事和段子,剧情非常单薄和重复。这些作品想要复制《山城棒棒军》的成功模式,但忽视了剧情的重要性,结果造成了剧集的质量直线下降。许多剧集剧本稿件粗制滥造,人物设置毫无新意,段子过时老套。这导致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二、制作粗糙,不够精良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制作人急于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大量的方言剧集,以获取收视率。这导致制作过程中缺乏精心打磨,许多环节做得很粗糙草率。选角不够严谨,演员表演经验不足。布景场景简陋,道具设计随意。灯光摄影也没有精心控制。在细节处理上缺乏用心,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制作水准参差的作品,与精良的电影电视剧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三、过于偏重方言,忽视故事

许多剧集在创作上满足于讲方言,而忽视了剧情、人物、节奏等剧集的核心要素。编导对剧本细节不够驾轻就熟,人物关系描写不充分透彻。这类剧集剧本文字词句生硬,语言风格不自然。人物塑造也存在着夸张扁平化的情况。许多剧集为了突出方言,强行增加了对白长度,结果破坏了故事的节奏感。这些问题导致剧集在整体艺术表现上质量不高。

四、盲目迎合观众口味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视环境下,一些制作团队选择轻易地迎合观众最基本的欢乐点,制作传递一些低级、庸俗的内容。这些剧集剧情庸俗,台词语言低级,只能带来快闪的效果,而难以成为优秀作品。缺乏内涵的剧集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将本地文化刻画为低俗地域。这与推广方言的初衷背道而驰。

你认为川渝地区的方言剧,还有机会再现当年的辉煌吗?欢迎留言评论。

来源:荧屏大观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