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巩汉编辑| 时光初审| 方园
文| 巩汉
编辑| 时光
初审| 方园
2025年11月23日,电视剧《四喜》终于播完了最后一集。
这部从开播就争议不断的剧,到收官时依然是骂声和夸声齐飞。
说实话,很多观众看完整部剧后的感受挺复杂的,剧情狗血到让人想弃剧,演员演技却好到让人舍不得走。
有人说这是"为催生而拍的政策剧",有人吐槽剧名叫《四喜》却完全不知道喜从何来,全程看的是一地鸡毛。
8个主要演员的命运也因为这部剧变得不太一样,有人凭借精湛演技圈粉无数,有人却因为角色招黑严重。
这部剧到底成就了谁,又坑了谁?
黄明昊在《四喜》里演的是女主沈明珠的弟弟沈明辉。
说起这个演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个选秀出来的小鲜肉吧"。
选秀艺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唱跳还行,演戏就算了。
黄明昊用这个角色狠狠打了这种刻板印象一巴掌。
沈明辉这个角色其实不好演。
他是家里的独子,从小被父母和姐姐宠着长大,按理说应该是那种啃老的妈宝男。
剧本给他的设定却完全相反,他懂事、体贴、有担当,对姐姐的保护欲强到让观众直呼"梦中情弟"。
这种反差感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演成悬浮的完美人设,让人觉得假。
黄明昊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他在剧中有一场戏,姐姐沈明珠被婆家欺负,回娘家哭诉。
沈明辉什么话都没说,就默默坐在姐姐身边,眼睛红红的,手一直轻轻拍着姐姐的后背。
那个眼神里的心疼和无力感,让屏幕前无数观众跟着掉眼泪。
他没有用力过猛的表演方式,所有情绪都藏在细节里。
观众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护姐狂魔"。
剧中只要姐姐受委屈,沈明辉永远冲在最前面。
他去姐姐的婆家理论,面对比自己年长的长辈,腰板挺得笔直,说话有理有据,把护短和礼貌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种表演层次感,让人完全忘记了他是选秀出身。
收官后,黄明昊的评论区全是夸赞。
很多人说本来是冲着女主来看的,结果被这个弟弟圈了粉。
他的演技让观众看到了年轻演员的可塑性,也证明了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不用心演戏。
岳红饰演的何丽华是女主的婆婆,这种角色在家庭剧里历来是重灾区,特别容易演成脸谱化的恶婆婆。
岳红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她让何丽华这个人物有了层次感。
何丽华不是那种一出场就横眉竖眼的恶婆婆。
她对儿媳妇的苛刻和挑剔,源于她自己年轻时吃过的苦。
岳红在表演时把这种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有一场戏是在厨房里教儿媳妇做菜,嘴上说着"你这个不对那个不行",手上却在默默帮忙切菜。
那种嘴硬心软的状态,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式婆婆形象。
岳红的眼神戏特别厉害。
她看儿媳妇的眼神会根据不同场景变化,有时候是审视,有时候是不满,有时候又透着心疼。
儿媳妇生病住院那场戏,何丽华站在病房门口,看着床上虚弱的儿媳妇,眼神从最初的冷漠慢慢变得柔软。
那种情感转变没有台词铺垫,全靠岳红的表演张力支撑。
观众对岳红的评价出奇一致,零差评。
大家说看她演戏就是一种享受,每个表情每个动作都有戏。
何丽华这个角色在她的诠释下,不再是简单的好人或坏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老太太。
这就是老戏骨的功力,能让观众理解角色,甚至共情角色。
黄澄澄演的胡刚是个配角,戏份不算多,存在感却特别强。
胡刚这个角色是女主的朋友,性格直爽仗义,属于那种关键时刻靠得住的人。
黄澄澄把这种人格魅力演得很到位。
他在《风吹半夏》里就有过出色表现,到了《四喜》更加成熟。
胡刚出场的几场戏都很关键,女主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他永远二话不说就冲上去。
这种角色容易演成工具人,黄澄澄却给胡刚加了很多细节。
有一场戏是胡刚帮女主出头,面对对方的威胁,他没有表现出多么强硬的姿态,反而笑着说"咱们讲道理啊"。
那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反而显得更有气场。
黄澄澄对角色的理解很深,他知道胡刚的力量来自内心的坚定,不需要靠外在的强势来证明。
观众看完纷纷表示,就喜欢胡刚这种朋友,关键时刻顶用,平时相处又舒服。
黄澄澄用细腻的表演让一个配角活了起来,这种演员在剧组里是宝贝,能让整部剧的质感提升一个档次。
蒋欣在《四喜》里演许知夏,这个角色和她之前演过的华妃、樊胜美完全不同。
从《甄嬛传》里心狠手辣的华妃,到《欢乐颂》里自卑敏感的樊胜美,再到《四喜》里独立自强的许知夏,蒋欣的角色跨度大到让人惊讶。
许知夏是个职场女性,有自己的事业追求,在面对婚姻和家庭时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蒋欣演这个角色时收敛了很多,不像华妃那样张扬,也不像樊胜美那样柔弱。
她把许知夏的果敢和理性演得很有说服力。
观众说蒋欣是"剧抛脸"的代表,每次演完一个角色,前面角色的影子就完全消失了。
这种演员最珍贵,她们不会让观众产生"又是那个谁"的疲劳感。
许知夏这个角色让蒋欣完成了一次升咖,证明了她的可塑性和专业度。
王菊在剧中演的大倪,是个性格开朗的职场女性。
王菊本身是师范学院毕业,后来通过选秀出道,很多人知道她是因为她的综艺表现。
演戏对她来说算是跨界,观众本来不抱太大期待。
大倪这个角色的表演却让人眼前一亮。
王菊的演技自然细腻,完全没有新人的生硬感。
她在剧中有大量生活化的表演,和朋友聊天、处理工作、面对感情问题,每个场景都很接地气。
观众看着看着就忘了她是王菊,只记得有个叫大倪的姑娘。
王菊用大倪这个角色完成了从综艺咖到实力派演员的转型。
她的表演让观众看到,只要用心钻研角色,跨界也能做得很好。
这次升咖对她的演艺生涯来说是个重要转折点。
许娣今年67岁,在《四喜》里演女主的母亲喻静香。
她上次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妈妈角色,还是在《大丈夫》里。
这次演喻静香,又是一次翻红。
喻静香这个角色特别复杂。
她既爱女儿,又有些控制欲强。
对女儿的婚姻生活指手画脚,出发点是关心,方式却让女儿压力很大。
许娣把这种矛盾感演得入木三分。
她有一场戏是和女儿吵架,女儿说"妈你能不能不要总是管我",喻静香瞬间红了眼眶,委屈地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那种既心疼又不甘的复杂情绪,许娣用一个表情就传达出来了。
观众看完这场戏,心里五味杂陈,既理解女儿的苦恼,又心疼母亲的付出。
喻静香不是完美的母亲,她有自己的局限性和时代印记。
许娣没有美化这个角色,也没有丑化,就是实实在在地演出了一个中国母亲的样子。
这种真实感让观众特别有共鸣,很多人说看喻静香就像看自己的妈妈。
许娣因为这个角色再次火了。
观众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年纪越大戏越好。
她对母亲这类角色的理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67岁还能靠演技翻红,这就是实力的证明。
童瑶演女主沈明珠,这个角色从开播就招骂。
沈明珠的性格设定是善良、隐忍、处处为别人着想,这种"圣母心"人设在现在的观众眼里已经过时了。
童瑶的演技本身没问题,角色定位却让她处于被动。
沈明珠在剧中遇到的问题,都是靠忍耐和牺牲来解决。
婆婆刁难她忍,老公不理解她也忍,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她第一反应永远是息事宁人。
观众看得火大,觉得这个角色太憋屈,没有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
童瑶的表演被批评同质化严重。
她演的好几个角色都是这种隐忍型女性,表演方式也都差不多,观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沈明珠这个角色本来就不讨喜,童瑶又没能突破自己的演技舒适区,结果就是挨骂。
观众说不是针对童瑶这个人,是真的受不了沈明珠这个角色。
从开播到收官,要求沈明珠"清醒一点"的弹幕就没停过。
童瑶的演技在线,角色塑造却失败了,这种情况对演员来说挺无奈的。
李之夏演的冯美奇是另一个被骂惨的角色。
冯美奇自私、拎不清,永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遇到事情就往后躲。
这种角色本身就很难让人喜欢,李之夏的表演又让这种讨厌感放大了。
冯美奇有一场戏,朋友遇到困难向她求助,她找各种理由推脱,最后还反过来埋怨朋友给她添麻烦。
李之夏演这场戏时,那种理直气壮的态度让观众气得直跺脚。
很多人说看到冯美奇就想快进,这个角色的存在就是为了拉仇恨。
李之夏可能是想把角色的负面特质演得更鲜明,结果用力过猛了。
观众对角色的反感直接转移到了演员身上,评论区里全是批评的声音。
这种角色对演员来说是个考验,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观众缘。
《四喜》这部剧的演员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零差评的演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角色的理解很深入,表演层次丰富。
黄明昊、岳红、黄澄澄三个人,戏份有多有少,角色类型也不同,演技都经得起观众检验。
升咖的演员靠的是角色跨度。
蒋欣和王菊用不同类型的角色证明了自己的可塑性,这对演员来说是最重要的。
观众愿意看到演员的成长和突破,不愿意看到一个人一辈子演同一种角色。
翻红的许娣证明了,好演员永远不缺市场。
她67岁还能靠演技让观众记住,靠的就是对表演的执着和对角色的尊重。
年龄从来不是限制,真正的限制是演员自己有没有继续进步的决心。
被骂的两个演员其实挺冤的。
童瑶的问题在于角色设定和自身演技风格的重复,李之夏的问题在于角色讨厌且表演方式没能化解这种讨厌。
她们不是不会演戏,是在这部剧里没能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8个演员8种命运,背后折射的是观众审美的变化。
观众不再满足于脸谱化的表演,不再愿意接受悬浮的人物设定。
大家想看的是真实的人,有优点有缺点,有成长有挣扎的角色。
演员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在作品中站稳脚跟。
《四喜》这部剧从开播到收官,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剧情狗血归狗血,演员的表现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人因为这部剧圈粉无数,有人因为这部剧挨骂不断,这就是演员这个职业的残酷之处。
好的表演能成就一个演员,不合适的角色也能毁掉观众缘。
8个演员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各自的角色,有成功有失败,有惊喜有遗憾。
说到底,演戏这件事没有捷径,用心演好每一个角色,才是演员应该坚持的本分。
信息来源:本文内容综合自腾讯视频、爱奇艺等主流视频平台观众评论数据,豆瓣影视评分系统用户反馈,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关于《四喜》电视剧的讨论话题,以及2025年11月23日各大影视评论媒体对《四喜》收官的综合报道分析。
来源:以苒Zran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