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卤面用的不是手擀面,卤子太清澈,菜码少得可怜,而且没有红粉皮……”在热播剧《他为什么依然单身》中,霍建华饰演的俞瑜关于天津打卤面的“科普”引发网友热议。近日,该剧编剧、红桥区作协秘书长董元欣接受记者专访,畅聊剧集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隐藏的“天津元素”。
记者 | 张帆
“打卤面用的不是手擀面,卤子太清澈,菜码少得可怜,而且没有红粉皮……”在热播剧《他为什么依然单身》中,霍建华饰演的俞瑜关于天津打卤面的“科普”引发网友热议。近日,该剧编剧、红桥区作协秘书长董元欣接受记者专访,畅聊剧集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隐藏的“天津元素”。
制作戏剧大餐的“大厨”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聚焦婚恋自由与独立自洽的精神内核,将轻喜元素融入故事,用烟火气十足的日常碰撞,解锁当代成年人爱情与生活的新答案。谈及该剧的创作初衷,董元欣说:“我们想要从正面积极的角度表达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态度。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每个人都需要自洽地找到自己追求幸福的方式。人生的步伐有急有缓,生活的节奏顺其自然,过自己的日子,无论好坏都坦然。付出爱的前提是先学会好好爱自己,单身是给更好的人生一个思考和成长的契机。”
除了编剧工作,董元欣还在剧中客串了制作打卤面的大厨,“客串是剧组的小设计,总编剧步晓峰老师建议这部戏的编剧都以厨师的形象客串演出,出现在剧情里。目的是想表达编剧是制作戏剧大餐的大厨,是剧组对剧本、对编剧的一种致敬。这也是现在这个剧受到欢迎的一个原因,我们忠实地尊重艺术规律,认认真真打磨剧本。”
剧本创作中的天津元素
作为天津人,董元欣也在剧本创作中融入了不少天津元素:“男主角俞瑜是一名室内设计师,他的人物设定是在天津大学学习建筑,因为天大建筑很有名。通过他在天津上过大学的经历,他的喜好与表达,就带出了许多和天津有关的元素。这些元素都不是刻意加的,但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他身上所散发出的天津特质,尤其是天津观众,总觉得似曾相识,后来发现编剧是天津人,他们立刻就明白了。”
剧中关于天津打卤面的“教程”热度居高不下,董元欣表示:“关于打卤面,只有在天津吃面才能成席。面和家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这部剧讲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家的烟火气,我觉得打卤面是最适合代表天津表达这一主题的。至于红粉皮儿,也是天津的民俗,表达一种喜气,我希望把天津的这种乐观喜庆的民俗传播出去。”
血液里流淌着的“大黄油饼干蘸海河奶”
董元欣觉得,幽默乐观已成为他创作中鲜明的特质:“我能够写出的每一个字,我脑海里迸发的每一句台词,我设计的每一个桥段,都是这座美丽的城市赋予我的。外地人对天津人的评价就是每个人都会说相声,我在这个城市里出生、长大、浸染,可以说我的创作、我的文字、我的思维都离不开这座城市,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的就是‘大黄油饼干蘸海河奶’。很多人说剧里的人物说话都很有意思,但不贫气,不是生搬硬造的搞笑。这就是天津人的幽默风格,有里有面、不让话落在地上,在豁达乐观的基础上通过‘换个视角看问题’来破解生活的困局,这是天津人所独有的。我也希望我的创作能够将这座城市当下的性格与时俱进地表达出来。”
“红桥速度”如何炼成?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是继《驻站》在央视播出后,又一部出自红桥区作协会员之手的作品。一年内两部作品成功上星播出,“红桥速度”如何炼成?董元欣说:“天津之源看红桥,红桥区是天津工业、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源头,醇厚的文化土壤从水西庄那个时代起在不断地为天津孕育出各种文化果实。说到当下,在这片土壤上,区文联主席晓重老师是央视一套热播剧《驻站》的作者,他一直深耕于天津文学的影视转化工作,也是我在戏剧上的领路人。他的作品在全国引发热议和轰动,给了我和其他作协会员巨大的鼓舞,让我们能够以他为榜样努力前进。文学艺术界通常是这样的,有一个现象级作者和作品的出现,会带动他身边,甚至整个地域的文学艺术创作氛围,我们正好处在这个幸运的十字路口。”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圆扁眯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