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过不少古装爱情剧,一贯的通病就在于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剧情逻辑薄弱、角色塑造单一等方面,我认为要克服瓶颈,需要从内容、角色、文化、制作、价值表达及市场适应等多方面综合发力,关键在于内容为王,演技过硬。
看过不少古装爱情剧,一贯的通病就在于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剧情逻辑薄弱、角色塑造单一等方面,我认为要克服瓶颈,需要从内容、角色、文化、制作、价值表达及市场适应等多方面综合发力,关键在于内容为王,演技过硬。
由任嘉伦、彭小苒主演的古装剧《凤凰台上》,单说这个剧名,不由得让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怀古抒情诗,诗歌通过凤凰台的传说与历史变迁,抒发对六朝繁华消逝的感慨及对长安的思念。
不过,它的剧情跟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没有半点关联。这部剧改编自小说《我的皇后》,讲述皇帝萧焕微服私访,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中巧遇凤来阁阁主凌苍苍,两人意气相投,惺惺相惜。因为萧焕杀死凌苍苍的师父,导致两人从相爱到相杀,最后消除误会,仗剑天涯,除暴安良,找到了人生目标。
这部剧还是没有摆脱古装爱情剧的套路,而且也存在种种漏洞。首播剧集里以倒叙的手法来展示男女主的爱恨情仇:皇帝萧焕强娶凌苍苍,凌苍苍因为目睹萧焕杀死了自己的师父而与其反目成仇,与罗冼血逃亡失败。萧焕与凌苍苍在大雪中对峙,凌苍苍以自己要挟萧焕放过罗冼血与凌家,萧焕却以凌家全族人性命为要挟凌苍苍嫁与自己,凌苍苍被逼无奈,只得应允。
大婚当日,凌苍苍剌杀萧焕未果,仇恨始终源于师父被杀,但萧焕始终不解释缘由。很多观众都迷惑萧焕为何不解释,早点把误会澄清,不是少很多麻烦事?我只想说导演编剧就是要通过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这种为虐而虐的套路早已屡见不鲜了。
看这段剧情,我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之前播出的短剧《三更雪》也是同样的套路,女主不想继续侍奉皇帝,师兄便带着她逃跑,最后被皇帝追杀围捕,女主为救师兄一命,不慎被皇帝杀死,继而重生。所以这种一开场就是相爱相杀的互虐戏码,观众早就看腻了。
这部剧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激烈冲突的剧情前置,我认为也是剧情的一大败笔。因为观众在没有看到男女主情感的铺垫,就随即出现互虐的高能场面,容易产生突兀、混乱的感觉。如果我是编剧,会将男女主初识的剧情放在前面,先把情感铺垫这步棋做好,循序渐进,制造戏剧冲突的前提条件。
剧集人设的行为、动机也令人匪夷所思,比如男主完全可以向女主解释杀死其师父的动机和缘由,但是偏偏不说,为了强逼女主成婚,手段使尽,甚至还命人砍下女主师兄罗冼血的手指送给女主做礼物,令人只感觉到角色的残暴和无情,人设完全立不住,是正是邪,模糊不清。剧里不管是权谋斗争还是江湖恩怨,最后都沦为男女主谈情说爱的陪衬,在爱情面前,逻辑不合理也似乎不成问题。
饰演男主萧的任嘉伦,之前在玄幻志怪剧《无忧渡》的表现抢眼,他扮演捉妖师久宣夜,成功塑造了一个人性与妖性兼具的复杂角色,表演自然细腻,面对生死抉择时,悬而未落的眼泪精准引发观众共鸣。但在这部剧里,任嘉伦的演技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也许是因为剧本人设的问题,他的表情让人感觉很模式化,无论是愤怒,还是悲伤,都是凝眉,全程冷面,没有很好地表达出角色的复杂性。
再看女主,彭小苒饰演的凌苍苍仍然没有摆脱《东宫》角色的影子,几乎患上了模式化明显的通病,没有很好地诠释出角色的复杂情感。
我在想,一部古装爱情剧想要成功出圈,靠的不是原著的IP流量,也不是顶流演员,而是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设、精湛的演技,让观众能够共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剧在折射古偶爱情剧转型困境的同时,也提醒创作者们,只有编剧导演用心深耕细研剧本,演员用情演好角色,才能真正留得住观众啊!
作者:锦鲤瑜,入骨影评团队出品
来源:入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