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拍摄时主演李明德微博控诉剧组不公,直指马天宇,把这部剧推上热搜。
全球观察者深度出品
纵横寰宇,洞察时代风云
大家好欢迎收看【国际协作站】
2025年长剧市场里,刚收官的《三人行》透着股反常劲儿。
拍摄时主演李明德微博控诉剧组不公,直指马天宇,把这部剧推上热搜。
编剧兼导演鹤唳云端发文澄清,还喊出“告诉资本,内容为王”的口号。
可不到一年,这部剧以分账剧身份上线,却安静得像没存在过。
豆瓣7.5分的口碑摆在那,腾讯视频最高热度才17737,“流行畅销榜”排第24位,连些过了气的老剧都不如。
这反差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部剧的故事其实挺有想法。
落魄中年荀未来穿越回去改命,没走微短剧里那些烂大街的套路。
它把16岁的高中生赵左右、41岁的自己、66岁的赵了,全塞进同一个时空。
还加了中年妻子车祸去世的情节,让荀未来的穿越多了救妻、对抗时空惯性的任务。
不同年纪的“自己”凑一块儿,矛盾就没断过。
老年骂中年是废物,中年嫌少年不争气,这种“自己卷自己”的设定,比传统的代际冲突新鲜多了。
剧情的类型跳转也挺出人意料。
前一刻还是少年成长的温情戏,下一秒赵左右就在暗房里发现,荀未来和赵了偷偷拍了他无数照片,像操控木偶似的管着他的生活。
温情瞬间变惊悚,“我监视我”“我算计我”的悖论,确实能给观众不一样的冲击。
主创还特意弱化了东北地域风格,本来想避开《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影子,吸引更多观众,可惜没能如愿。
《三人行》的困境不是个例,2025年的《在人间》《十二封信》《不眠日》这些创新剧,都栽在了“叫好不叫座”上。
它们在创作上都下了功夫,口碑也撑得起,但就是引不来路人观众。
《在人间》就不走寻常路,不靠线性故事拉共鸣,专打精神共振。
它的影像风格特别鲜明,完全是创作者的个人表达,把都市剧“悬浮与否”的标准都给打破了。
有人在里面看到了都市人的生存困境,有人看到了自己被社会磨平棱角的样子,还有人单纯欣赏编剧导演那种“美丽到发疯”的精神状态。
可这种风格太挑人,同频的人看得入迷,不喜欢的人坐都坐不住。
《十二封信》和《三人行》气质相近,也是未来人改过去的路子,却偏要和“爽剧”划清界限。
没有一路开挂的逆袭,反而满是无力和怅惘的滋味。
这种文学性的表达,“纯爱党”特别买账,豆瓣评分不低,自来水也在社交平台卖力安利。
但问题是,现在观众看惯了短剧的强刺激,这种慢情绪的作品,很难让路人停下滑动屏幕的手。
《三人行》的问题更具体。
自来水都在说“熬过前几集就对味了”,下面立马有人回“都2025年了,谁还有耐心熬前几集?”。
本来想靠快节奏留住人,荀未来第一集就完成了穿越、入学、和少年版自己结盟、劝他选文科这些事。
可观众还是没代入感,核心原因就在情感支点没立住。
年轻观众不会共情陷入中年危机的荀未来,同龄人也不买账他的穿越动机。
未来世界理科没落、纸质传媒崛起,所以他回来逼自己“弃理学文”。
把复杂的人生困境,归结为“学文还是学理”的选择题,实在太天真了。
少年赵左右没展现出魅力,老年赵了只剩神秘感,三个主角没一个能让观众投射情感。
最后还是CP党嗑起了“少年我”和“中年我”的邪门CP,但这点热度根本不够破圈。
现在长剧行业的处境挺尴尬。
一边要扛着创新的担子,突破类型、结构的边界;一边又得满足平台“抓最大公约数”的要求。
稍微偏科,就会两头不讨好既触达不了路人,又达不到平台的收益预期。
创作者拿出了真心,也做出了新东西,可观众早就不是以前的观众了。
短剧和短视频把观众的耐心磨得越来越薄。
很多原本看长剧的人,现在连手机横过来都嫌麻烦,直接竖屏刷剧。
有短剧从业者说得很直接,他们不把长剧的“沉浸式体验”“思想价值”当回事。
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观众习惯竖屏,一旦习惯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竖屏的视觉距离更近,演员的表情、情绪能更快传递给观众,让情感投射变得简单。
这恰恰戳中了长剧的软肋。
长剧引以为傲的叙事深度、人物弧光,在竖屏的切割下,魅力大打折扣。
如此看来,长剧的困境不只是内容问题,更是观看习惯的“战争”。
长剧不能只喊“内容为王”的口号了,技术改造或许是条现实路子。
五年前海外有个叫Quibi的平台,做过横竖屏无缝切换的尝试。
竖屏时能看到适配的细节构图,横屏切换后就是完整的叙事画面。
虽然这个平台最后没成,但那是五年前的事了。
五年前没人能想到,短剧会以这么快的速度崛起,重塑观众的审美。
平台与其搞那些一暂停就跳出来的全屏广告,惹观众厌烦,不如在技术改造上多下点功夫。
针对观众的竖屏习惯做调整,让长剧在不同观看场景下都能有好的体验。
这可能比单纯的内容创新,更能帮长剧找回失去的用户。
《三人行》的无声收官,像给长剧行业提了个醒。
好内容是基础,但光有好内容不够。
现在的观众,需要的是“好内容+适配的观看方式”。
毕竟,再优质的故事,没人愿意看、没人看得方便,最终也只能在小圈子里沉寂。
长剧的破局,既要守住内容的本心,也要跟上观众的脚步,这才是2025年该有的解题思路。
来源:梦回迷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