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现实主义大剧《四喜》收官多日热度不减,这部以“新婚、新生、重逢、生活”四大喜事为脉络的剧集,用四个家庭的烟火日常,精准映射了现实中的重男轻女、婆媳矛盾等家庭痛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为了可读性,文章有所润色,请理性阅读。
央视现实主义大剧《四喜》收官多日热度不减,这部以“新婚、新生、重逢、生活”四大喜事为脉络的剧集,用四个家庭的烟火日常,精准映射了现实中的重男轻女、婆媳矛盾等家庭痛点。
剧中碧晨的纯粹、大倪的通透圈粉无数,却另有6个角色,把人性阴暗面玩到极致,引发观众们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今天,我们不妨化身法官,盘点剧中那些让人厌恶的角色,尤其是榜首,竟是一个被宠坏的疯批!她究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能让全网观众恨到牙痒痒?
冯志这个人的坏,就是总把自己装作“老好人”,表面看深明大义、说话算数,实则自私虚伪到骨子里。
作为丈夫,他是典型的“甩手掌柜”,家里琐事、孩子教育全推给妻子何丽华,妻子忙得脚不沾地时,他要么躲在书房看报,要么借口“公司有事”逃避。
何丽华想聊心事,他不是敷衍“别烦我”,就是干脆躲到公司不回家,把“丈夫”的责任抛得一干二净。
生意做大后,他却开始嫌弃妻子“粗俗没文化”,早已忘了当年是谁陪他摆地摊、吃泡面打拼。
对外他装得正派儒雅,逢人就说“我跟老婆感情好”,背地里却多次出轨,被抓包后还把责任推给“对方主动勾引”,半点担当没有。
最虚伪的是他的“和事佬”戏份,每次家里爆发矛盾,他都跳出来装“理智公正”,劝何丽华“别小题大做”,安抚沈明珠“你妈就是脾气急”,实则怕事情闹大毁了自家名声。
冯志这个角色,是对“中年油腻”最深刻的诠释,也是对婚姻最恶毒的诅咒。
许知冬的悲剧,不在于他有多坏,而在于他的唯唯诺诺,没有半点男人担当。作为妈宝男和啃老族的代表,他主动放弃了身上的所有责任。
在大家庭里,一味听从母亲喻静香和姐姐许知夏的安排,在小家庭里对妻子碧晨的话唯唯诺诺,唯独没有自己的主意和本事。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被母亲捧在手心长大,活成了三十岁仍没断奶的“巨婴”,父母因妹妹失散的事争执时,他不会劝解,只会蹲在地上哭着找大姐求救;家里遇事需要拿主意,他永远躲在家人身后,等着别人替他解决。
与碧晨相恋时,他毫无责任意识,任由关系发展到未婚先孕,让碧晨顶着流言蜚语承受压力。婚后的出轨,更是他试图寻找“男子气概”补偿的畸形心理。
出轨被碧晨发现后,他非但没有愧疚,还倒打一耙指责妻子“怀孕后脾气变差”。
这种心安理得啃老、毫无担当还出轨的角色,精准戳中了现实中“扶弟魔”家庭的痛点,难怪许知夏会吐槽“谁当大姐谁倒霉” 。
何丽华的坏,深植于她刻在骨子里的门第偏见。作为从底层摆地摊打拼成富婆的女人,她最忌讳别人提及过往,反而用“阶层”作为武器践踏他人尊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她对沈明珠一家的歧视,是发自骨子里的。从送过期礼品的羞辱,到禁止女方亲友参加婚礼的傲慢,她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宣告一场阶级战争的胜利。
在她眼中,沈明珠不是儿媳,而是一个需要被驯服的“下等人”,是她向上攀爬的踏脚石。而这份扭曲的价值观,最终酿成了她无法承受的悲剧。
她对“面子”的病态执着,让她间接将儿子冯建奇推向了死亡。儿子的离去,反而让她的控制欲变得更加疯狂,将怀孕的儿媳视为需要被看管的“生育工具”。
更荒谬的是,她后来听信闲言碎语,竟骂沈明珠是“克死儿子的扫把星”,把所有不幸都推给最无辜的人。
沈明辉这个角色本就充满争议,有解读称他是“商业奇才”,但在多数观众看来,他更像个被宠坏的“家庭蛀虫”。
仗着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从小被父母和姐姐沈明珠惯得无法无天,尤其对姐夫冯建奇,总把恶趣味当乐趣。
明知姐夫怕蛇,他第一次把宠物蛇扔进浴室,看着冯建奇惊惶逃窜险些摔倒,自己却在门外大笑;第二次又在阁楼用蛇突袭,致姐夫踩断木板悬在窗外,差点坠楼。
如果说恶作剧只是顽劣,那他偷开车的行为堪称“间接凶手”。他趁冯建奇不注意开走汽车出去炫耀,完全没考虑姐夫当天要陪姐姐产检,结果间接导致了姐夫溺亡,但他依旧毫无悔意,依旧游手好闲惹麻烦。
之后他的恶行变本加厉:开车撞人后逃逸,让姐姐替他收拾烂摊子;透支信用卡欠下巨债,骗姐姐12万后挥霍一空;最后竟把几十万外债甩给身怀六甲的姐姐。
这种毫无同理心的“白眼狼”,成了观众最想快进的角色。
喻静香,是全剧最高明的情感勒索大师。寻女心切本是人之常情,到她这儿却成了“骚扰”的借口:
偷偷跟踪沈明珠,摸清住址后强行塞东西;跑到对方单位哭闹“女儿不认亲妈”,让沈明珠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
她全然不顾沈明珠与养父母感情深厚,被拒绝后就撒泼打滚,搅黄亲戚婚礼还理直气壮“找女儿有错吗”。
在对待子女时,她的双标更是令人发指,榨干大女儿,算计失散女儿和儿媳。
喻静香的可怕之处在于,她始终活在自己“伟大母亲”的剧本里,用爱作为武器,对身边的人进行着无休止的掠夺和伤害。
冯美奇是《四喜》里“坏得最彻底”的角色,完美继承了母亲的傲慢,更添了被溺爱滋养的任性。
哥哥冯建奇去世后,全家都在为沈明珠的遗腹子忧心,忙着处理后事、安抚儿媳,她却觉得“大家冷落了自己”,整日在家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故意刁难怀孕的嫂子。
她最致命的恶行,是亲手逼死了父亲冯志。在公司濒临破产、十万块救命钱攥在父亲手里的危急关头,她为了一个可笑的“面子”,硬生生逼父亲拿出了钱。
拿到钱后,她立刻辞职,骗家里“去上海出差”,实则躲起来吃喝玩乐,直到父亲心梗去世才现身。
在感情上,她将胡刚的真心视为满足虚荣心的工具,享受着被追逐的快感,却从未付出过一丝真诚。直到冯家破人亡,她被渣男骗财,才悔悟却已太晚。
《四喜》的高明之处,在于这些“恶人”都不是天生的坏人,他们的恶藏着复杂的人性底色,他们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现实里家庭教育缺失、亲情边界模糊、门第观念残留等痛点 。
生活里的“四喜”从不是天降幸运,而是在鸡飞狗跳中守住责任与底线的坚持。那些藏在亲情里的偏爱与自私,往往比外人的伤害更伤人。
来源:惠农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