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案告破之后,苏无名与卢凌风站在长安城城楼上谈心。卢凌风感慨仵作大赛原本是好事,却引发了多起杀人案,虽然他们破了此案心里仍不是滋味。苏无名却说,天子之所以会办此大赛,正是看了卢凌风西行的奏折,所以天子还是很看重卢凌风的,其实不然!
朝廷公开举办仵作大赛,进入前三甲者可脱离贱籍;成为公廨专职仵坐享朝廷俸禄;后代可读书应试参与科举,摆脱世袭贱籍限制。
长安仵作行,谁不想夺得此奖励。于是,仵作们为了得名次,不惜买凶杀人排除对手,而殷腰更是为达目的,以借龄为由杀死多条性命。
此案告破之后,苏无名与卢凌风站在长安城城楼上谈心。卢凌风感慨仵作大赛原本是好事,却引发了多起杀人案,虽然他们破了此案心里仍不是滋味。苏无名却说,天子之所以会办此大赛,正是看了卢凌风西行的奏折,所以天子还是很看重卢凌风的,其实不然!
一、终南山的杀机,藏着帝王最深的忌惮
终南山寻 “白泽” 的密令,其真实目的根本不是寻找传说中的瑞兽,而是要借深山险地,除掉苏无名与卢凌风这两颗眼中钉。
西行回归,苏无名为了防止公主误会卢凌风,第一时间去见公主。此举引起了天子的忌惮,认为苏无名是公主的人。按照杨内侍的话,太优秀的人如若不能争取到自己的阵营就会成为心腹大患。故以寻瑞为名,行灭口之实,即便事败,也能推给山中匪患。
可他没料到,苏无名不仅深谙帝王心术,更懂如何用 “谎言” 自保。找不到白泽,他便编织出一套符合祥瑞叙事的奏报,将金吾卫之死归于勇斗凶兽,把自己塑造成 “恪尽职守” 的忠臣。这一番操作,让天子找不到任何公开治罪的法理依据,只能眼睁睁看着二人全身而退,杀机暂且蛰伏,却从未消散。
二、从 “去天尺五” 到奏折审查,帝王的杀心从未停歇
若说白泽案是帝王的 “明杀”,那 “去天尺五” 案后的文书审查,便是更隐蔽的 “绞杀”。苏无名与卢凌风联手破获士族与商人勾结的连环命案,办案过程滴水不漏,证据链完整闭环,既平息了民怨,又维护了朝堂秩序。
这般实打实的功绩,让天子再也无法以 “办案不力”“草菅人命” 等借口构陷 —— 杀一个有功之臣,只会动摇民心,反噬皇权。 正面打压无果,天子将目光转向了二人西行的奏折与勘验记录。他要在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只要找到一丝 “罪证”,便能将苏无名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天子没想到,翻阅无数卷宗没能找到任何可以定罪的瑕疵,却被奏折中反复提及的一个 “小问题” 刺痛了神经 -------仵作贱籍、无编制、无保障、后代受限的制度弊病。天子猛然意识到,借此推动改革(如脱贱籍、设专职公廨仵作、给予俸禄与后代科举资格),既收买人心,又强化司法体系,一举两得。
三、杀机变善举,仵作行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
帝王的初衷,从来都是 “杀苏无名”。可当文书审查未能如愿,天子下令举办仵作大会。 这绝非帝王的突发善心,而是一场精准的政治权衡:既避免了 “寻罪不成” 的尴尬,又能借规范仵作行业彰显 “明君” 形象;既收拢了地方勘验权,强化了中央集权,又能通过改善司法效率稳固统治。
可对仵作行而言,这场大会反复天上下大饼,可终究是僧多粥少,于是就发生了一连串为了争取这个殊荣而暗斗的凶案。
结语
苏无名对卢凌风说,天子是因为看重卢凌风故而翻阅其西行奏折,从而发现仵作之问题,才提出了仵作大赛,虽然此赛事因引起多起血案而止。却也给了功绩突出的仵作世家后人耿酥脱离贱籍,入公廨入职等奖励,起到了鼓励仵作行的目的。但其实,天子最初的目的是要治苏卢二人的罪。
来源:代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