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第一美人郑春华必须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4 12:27 1

摘要:在《雍正王朝》这样男权极重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与她相关联的男性角色。

在《雍正王朝》这样男权极重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与她相关联的男性角色。

郑春华的命运就很好地反映了古代女子生存现状,尤其是皇家女子命运的真实代表。

我们知道,在《雍正王朝》中郑春华是宫女出身,因容貌出众、才情很高,机缘巧合下被康熙看中,成为了康熙的嫔妃。

作为康熙晚年晋升的嫔妃,她自然寄希望于康熙独宠她一人。

只是在偌大的皇宫中,嫔妃众多,皇帝怎么可能只宠幸她一个人。

因此,成为嫔妃后的她,非但没有受到更多的宠幸,反倒独守空房、空虚寂寞。

正是她内心的空虚寂寞,这才给了太子胤礽可乘之机。

在一个雨夜的偶遇,让太子对她念念不忘。再次相遇时,郑春华已经晋升为妃子。

其后,太子胤礽因政务失误遭到康熙训斥,郑春华出来给他说话,这就让从小丧母的胤礽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进而对她产生了恋母情结。

其后,在深入的接触下,胤礽在郑春华处得到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他的压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宣泄。

只是,这种依恋慢慢的变味了,发展成了肉体关系,成了一种病态的母子关系,郑春华还因此怀上了太子的孩子。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这种病态关系很快就被康熙发现。

康熙考虑到皇家颜面,并没有公布这个丑闻,只是把郑春华贬至辛者库浣衣局去洗衣服,并打掉了她腹中胎儿,还赐死了她的父母。

由这我们可以看出,无情最是帝王家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康熙宁可将郑春华贬至宫女,也不愿意成全这段感情,甚至对怀的骨肉痛下杀手,从这我们看到康熙无情的一面。

其后,太子胤礽的种种行为,导致他被废黜。

可以这么说,胤礽与郑春华之间的关系是康熙废黜他的导火索。

加上前面的卖官鬻爵事件,以及十四皇子胤禵伪造太子调兵手谕陷害太子,导致了康熙废除太子。

后来,胤礽复出了,他并没有挽救郑春华,反而是为了自保,想去掉自己过往的污点,竟然命十三阿哥杀她灭口。

十三阿哥为人正直,不忍杀害无辜的郑春华,于是用假死药助她脱身。

其后太子被废时,十三阿哥被牵连,被关宗人府十年,他只能将其安置在雍正王府。

由此可见,胤礽也是自私、无情的一个人。

她错误的认为对待胤礽的感情是真爱,但胤礽却只是把她当做政治的工具与情感宣泄的工具,郑春华始终是错付了。

她的真情没有换来真心,换来的只是无情的抛弃。

胤礽不知道的是,康熙之所以没有杀郑春华,就是想用郑春华来牵制太子,让他时刻警醒。

只是胤礽不懂老父亲康熙的用意,终究是错负了康熙对他的期待。

太子胤礽确实是扶不起的阿斗,政治手段、水平太差了。

其后,太子胤礽再次因百官行述事件被废,郑春华失去了利用价值,还有可能威胁到雍正登基。

八爷党为了打击雍正,试图借郑春华事件来说事。

王琰害怕郑春华威胁到雍正登基,就逼迫她自杀了,这位后宫的女子就此落下帷幕。

那么,王琰又是谁呢?他怎么敢逼迫后宫嫔妃自杀呢?

王琰作为太子胤礽的老师,自然对于太子的言行、品德有管教之责。

王琰一心想让太子成才,只是太子太不争气了,最后无奈的他,只能投靠雍正。

这其中还有一个因素促使王琰去执行这次任务,那就是隆科多的介入。他想通过这件事来投靠雍正,纳投名状,于是授意王琰去逼迫郑春华自杀。

由此可见,郑春华此刻的存在已经成了雍正登基的绊脚石,八爷党也借此来说事,进而打压雍正。

有太多人想让她死,唯独没有人想让她活(雍正、十三阿哥倒是想她活,但为了政治目标,也很无奈),郑春华也就不得不死了。

至于派谁来执行这个任务,那都已经没有不重要了。

郑春华何错之有,她的死是了古代皇家权谋争斗的缩影,她本无意卷入,最终沦为了政治争斗的工具,也是可悲!

来源:那个小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