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家的IP能跨电影、剧集、动画甚至主题乐园反复圈粉,咱们的IP却总在“一锤子买卖”里打转。
11月美剧圈杀疯了!
《欢迎来到德里镇》豆瓣9.0封神,《怪奇物语5》压轴登场。
人家的IP能跨电影、剧集、动画甚至主题乐园反复圈粉,咱们的IP却总在“一锤子买卖”里打转。
说句实在话,不是咱缺好IP,是缺“养IP”的耐心和章法。
今天周叔就跟大伙扒扒这背后的门道。
《欢迎来到德里镇》刚上线就炸了,豆瓣9.0的高分不是吹的。
咱追完发现,这剧能火,一半靠纯正的恐怖氛围,一半靠《小丑回魂》的IP底子。
要知道,《小丑回魂》系列全球票房超11亿美元,可电影时长有限,好多世界观没展开,前传剧集正好填了这个坑,把德里镇的邪恶起源讲得明明白白。
这还不算啥,人家的IP开发简直是全方位开花。
就说《怪奇物语》,第五季月底就要上线,总时长近10小时,还跟第一季形成闭环,威尔成了核心角色。
更狠的是,Netflix早就规划好了动画剧集《怪奇物语:1985故事集》,2026年开播,补全第二季和第三季之间的剧情。
就连新加坡环球影城都蹭上热度,推出《怪奇物语》主题鬼屋,还原霍金斯实验室、Vecna精神巢穴这些经典场景,让粉丝沉浸式打卡。
从另一个角度看,海外IP开发早就形成了成熟套路。
漫威宇宙不用多说,电影、剧集、动画、游戏全方位覆盖,《旺达与幻视》《洛基》这些剧集把英雄故事挖得更深。
《哈利·波特》拍完八部电影,又出衍生电影、舞台剧,现在电视剧版也在筹备中。
《猎魔人》从游戏到剧集,再到动画电影,IP生命力越养越旺。
关键人家都是“世界观先行”,先搭好一个足够大的故事框架,再慢慢填内容,这样才能支撑多形态开发。
以前总说国内IP不会“一鱼多吃”,要么是《盗墓笔记》那样反复翻拍消耗粉丝,要么是《爱情公寓》电影被骂“诈骗”,好好的IP被短期功利主义霍霍了。
但今年不一样了,《长安的荔枝》横空出世,给咱露了一手真正的IP生态玩法。
这个IP源自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诗句,马伯庸把它写成小说后,开发之路越走越宽。
2025年5月话剧先开跑,上海、西安、北京巡演场场爆满;6月电视剧上线,细腻刻画人物故事;7月电影登陆暑期档,票房一路领跑。
更绝的是,它还跳出了文娱圈,西安把“荔枝运输路线”做成文旅打卡线,串联华清宫、大唐不夜城,某平台广东荔枝搜索量直接暴涨143%。
说句实在话,《长安的荔枝》能成,关键踩对了三个点。
一是IP底子扎实,历史典故自带国民度,改编又贴近当代职场人的痛点。
二是跨媒介不盲目,话剧重舞台感,电视剧重细节,电影重节奏,各有侧重。
三是产业链打通了,从内容到文旅、农产品,真正实现了IP价值最大化。
《长安的荔枝》周边
这也印证了数据显示的趋势,2025年中国IP核心市场规模已突破1.8万亿元,衍生品市场近千亿,只要路子对,咱的IP也能发光发热。
不管海外还是国内,成功的IP开发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尊重内容规律。
人家漫威花几十年搭建宇宙,《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细节拉满,《长安的荔枝》从小说到影视再到文旅,一步步稳扎稳打,这都是“养IP”的典范。
反观咱们的不少IP,刚有点名气就急着套现,世界观没搭好就乱拍衍生,受众定位模糊,最后把一手好牌打烂。
还有个问题是优质IP储备不足,经典IP改编难突破,新兴IP又缺开发土壤,比如《查理九世》明明有《怪奇物语》的潜质,却迟迟没能好好开发。
好在现在情况在好转,2025年政策支持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IP相关投资同比增长47%,版权保护也越来越严。
咱们不缺好故事,缺的是沉下心打磨世界观的耐心,缺的是系统化运营的思维。
就像《长安的荔枝》证明的,只要把IP当“孩子”养,而不是当“猎物”抢,就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路。
IP开发不是简单的“一鱼多吃”,而是一场需要耐心、智慧和体系支撑的长期战役。
海外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国内的创新尝试已经起步。
未来,唯有摒弃短期功利,深耕世界观构建,打通产业链条。
这样才能让更多中国IP像《长安的荔枝》一样,从单一作品成长为生生不息的文化符号,在全球市场绽放光彩。
来源:南破青丝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