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静默的荣耀》历史追忆,余韵未绝!
10月,一部讲述台湾隐秘战线的真人真事改编谍战剧《沉默的荣耀》,一下子牵动了大批观众的情绪。1949年,我党秘密潜伏在国民党军中的高层领导吴石,以及他的副官聂曦,还有交通员朱枫和陈宝仓将军,为了推动祖国统一,甘愿冒险跟着国民党败退的部队一起到了台湾。
吴石到了台湾后,被任命为国防参谋次长。那位当时掌握生杀大权的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见了都得恭敬有加,毕竟他也是蒋介石集团的核心成员。他把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当成自己潜伏的最大保障,然后通过隐秘的情报网络,把一份份绝密情报顺利送到祖国大陆。
当“特务之王”谷正文紧盯不放的时候,吴石巧妙地用一张纸条和三个菜单,让聂曦明白老师的意思,结果在朱枫和陈宝仓的帮忙下,成功反控特务一局,还把吴石救了出来。吴石一家跟聂曦、朱枫在吴公馆欢聚一堂,一边吃饭,一边唱起闽南的歌谣庆祝,场面热闹非凡。其实,我们多希望,这画面就这样定格在那份和谐快乐的瞬间,永不变。
大家都觉得,越了解历史的真相、越知道英雄的结局,就越不忍心继续追看剧的剧情。随着没用的台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他第一时间把交通员朱枫和台工委几十个地下交通站的资料都交了出去;接着,副官聂曦和陈宝仓将军为了保护吴石,也相继被捕。之后,交通员朱枫选择吞金自尽,可她吞下的两两金饰在胃里滞留了两天,伤到胃和心脏,后来被救活后,仍然跟着同志们一起中枪牺牲;副官聂曦写好一封能证明吴石清白的遗书,发出了最后一封情报,也被逮捕了。在狱中,他遭受了酷刑,但始终未屈服;那些涉及军事布防图和保护黎睛,最终被捕的陈宝仓,也经受了严酷的折磨,却始终没有泄露任何细节……
当消息传来,陈宝仓也被擒获,吴石默默地将报纸折进怀里,那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平静,简直比哭得更令人心碎。明明可以选择全身而退,吴石为什么最后还要主动认自己是“东海”?若你明白1949年他在奔赴险境、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时,对好友吴仲禧说的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你就会知道,这位密使一号的胸怀,早已超越常人,体现出宽广的格局和远大的志向。
吴石拼命想死,既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对革命坚持的决心,也不是为了回报副官聂曦和陈宝仓的一片救命之恩,而是希望“以命正道”;他试图唤醒国民党在革命初期的初心,更想让老蒋明白,“国民党之所以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归根到底是失去了人心,也失去了民心”。我们不知道现实中的“特务之王”谷正文到底是否真心悔悟,但在审讯吴石的过程中,他一点胜利的得意都没有,反倒更多流露出忐忑不安。这个反派“特务之王”,最终被吴石的镇定和坚韧彻底震慑住了。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成了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以及一众无名英雄们英勇就义的场所!有人说,要是吴石将军那会儿没牺牲,台湾可能早就解放了;我倒觉得,没有吴石在隐蔽战线组建的“东海小组”,舟山也不可能这样顺利解放!
《沉默的荣耀》热播的同时,京城的烈士陵园和海峡彼端的台北马场町,越来越多的人奔赴那里祭奠烈士。那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勇精神,历久弥新,缅怀之情依然在心头回荡!
来源:娱乐三好小学生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