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昨晚把《赴山海》第三季最后十分钟来回拖了三遍,确认了一件事:它烂得不是特效,是把我们当傻子。500多个特效镜头砸下去,白泽一出场,满屏光污染,我却只想知道前一集埋的指纹线索去哪了——制作方一句“原著就这么写的”就把锅甩给书,行,书卖爆了120%,可我们花的
“豆瓣评分从7.8掉到6.2,你骂它烂,转头又点开下一集,咱们到底在气什么?
”我昨晚把《赴山海》第三季最后十分钟来回拖了三遍,确认了一件事:它烂得不是特效,是把我们当傻子。500多个特效镜头砸下去,白泽一出场,满屏光污染,我却只想知道前一集埋的指纹线索去哪了——制作方一句“原著就这么写的”就把锅甩给书,行,书卖爆了120%,可我们花的是会员钱,不是书钱。
成毅工作室放了个演技特辑,解释他那个“面瘫”是入魔设计,我暂停看了,眼珠子确实在抖,可观众要的不是眼珠抖,是心抖。
隔壁黄明昊倒抖对了地方,跟蒋欣在巷口那场姐弟吵架,他一句“我又不是你亲弟”吼出来,弹幕瞬间安静,接着刷屏“真实”。
我跟着愣住,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跟表姐抢遥控器,也是这句“我又不是你亲妹妹”冲口而出,血缘没绑住我们,眼泪却绑住了。
那一刻我明白,剧烂不烂跟特效预算没关系,跟“你懂不懂我”有关系。
数据说18-24岁观众占47%,我拉了个小群问了一圈,发现年轻人才懒得管逻辑,他们要的是情绪爽点:白泽帅就行,姐弟哭就行,探案线断了?
没事,剪个二创照样百万播放。
反倒是我这种30+的,一边吐槽一边熬夜追,像极了我爸当年骂《还珠格格》狗血还每天准点蹲电视。
优酷把我们都算进“播放量”,却不算进“被辜负的年岁”。
更离谱的是,特效公司“墨境天合”接完《流浪地球2》来拍仙侠,粒子特效做得再细,也遮不住剧本的窟窿。
我朋友说“就当看大型MV”,我反问“那会员费能不能按MV价收?
”说完自己先笑,笑完继续点开下一集,毕竟蒋欣已经签了新剧《小巷人家》,再想看她和黄明昊互怼,只能回头补第三季,这算盘打得,比剧里探案还精。
原著小说销量翻120%,我下单那一刻才懂,我们骂归骂,身体很诚实——书能补全剧里丢掉的逻辑,像给破洞牛仔裤打补丁,补完继续穿,谁让咱就迷这个味儿。
剧方、平台、作者三方围着我们跳踢踏舞,踩的节奏叫“情绪变现”,我们一边喊疼一边打拍子,这就是成年人的追星现场,血条厚,自愈快,第二天照样上班,晚上回来接着骂,骂完再充会员,循环得比白泽的特效光晕还丝滑。
来源:影视深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