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诡3》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是完美将这句诗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让人既忧又喜。
就让我以唐朝诗人李贺的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最后一句,作为开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诗一出,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沉浮慨叹尽在其中。
《唐诡3》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是完美将这句诗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让人既忧又喜。
看完40集苏无名卢凌风再度登高望长安,说出“长安是百姓的,是大唐的,更是天下的”圆满大结局后,我却有些心怀忐忑。
因为下一季蜀道篇的预告已出:辞京就途,蜀道危难、降诡除凶、江山无限。
不吹不黑,《唐诡3》在我心中激起的涟漪,并不比《唐诡1、2》少。
虽然第三季是有很多争议,但在前两季评分都在8分以上,已成近十年古装探案天花板的情况下,想不狗尾续貂,本就是难事。
最终剧集拿下豆瓣8.1分,站内最高热度破万,结局再度破万。
事实证明,作为一部无顶流加持的古装悬疑探案剧,在国剧烂尾成常态的内娱,该剧已经成功打破了第三季魔咒。
看完大结局,再回望之前的剧情,那更是别有一番回味。
1:关于大结局《唐诡3》最后一集,唐诡小分队一个不少,圆满破案。
这个时候,我却忍不住想起历史的结局。
这个先天二年夏秋之交,似乎过得也太慢了一些,然而盛唐风月,变幻无常。
世间最诡的,终究是命运,当然,那都是后话。
先让我们来看最后一案:「盛世马球」。
一场马球赛,引出番邦强敌盔勒,为扬国威,李隆基亲自下场参赛,与卢凌风同队迎战。
可赛事开始之前,长安已暗流涌动。
先是一个神秘六指人,在鬼市情报市场,以三万钱售卖盔勒细作潜入长安的消息。
接着喜君无意中发现细作痕迹遇险,
幸亏卢凌风及时赶到救妻。
以上种种,已经令长安,再度成为风暴的原点。
苏无名和卢凌风当然入局,而随着卢凌风昔日下属看出端倪,原来阴谋的重点,正是这盛世马球本身。
在更大的阴谋面前,任何志怪与血案,都变得不足为奇。
也是这一案,将故事引向结局,最后三大悬念,该解开了。
悬疑一:马球案如何破局?
“盛世马球”案阴谋的关键,就在马球之上,那就是两个以兽皮重金打造的比赛马球,忽然变重。
是否有人在其中加了东西?老费很快猜出,对方要用火攻。
一旦改造过的马球撞上赛场上的“龙珠”,就会引爆现场,将公主和一众看台上的权臣,尽数消灭。
可惜唐诡小队早就预判了对方的预判,不仅找到公主讨要两块兽皮,重新制作了马球,龙珠也经鬼市重新改造。
比赛中,盔勒队队长盔勒可汗一举用马球击中龙珠,可现场却丝毫未动。
而眼看计划落空的盔勒可汗也迅速被大唐士兵控制,他的计划,落空了。
但现场,还有一张底牌——那个对马球做手脚的人,不可能是盔勒可汗,而一定是有机会接触到马球的长安重臣。
眼见事败,这个人,跳出来了,这张面孔,也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上一季慈眉善目的南州刺史,这一季的长安主官,熊千年。
原来他早对武后怀恨在心,武后已死,那就找公主复仇,什么长安四大天王,六指神秘人,都是他的障眼法。
熊千年,的确是一个善于隐藏的狠角色,只可惜他遇上了唐诡小队。
当阴谋被探破的时候,就已经破局。
悬疑二:第三季众人结局怎样?
当熊千年在看台上跳出来,陆仝和樱桃早有准备,熊千年无异于以卵击石。
加上盔勒计划被卢凌风说破,这场阴谋,已经破局。
但天子并不满足于此,他要带领大唐马球队,堂堂正正在赛场上击败盔勒。
于是现场被扫清后,比赛继续。
结果毫无悬念,失去斗心的盔勒队兵败如山倒,胜利当然属于大唐。
而卢凌风和苏无名再立新功。
熊千年罪有应得,成为刘十七之后又一个下线的观众老熟人。
接下来等待主角团的,剧中通过下一季预告已经给出答案:蜀道。
唐诡小分队一个不少,又要踏上新的旅途了。
悬疑三:唐诡的下一部,藏着怎样的玄机?
但唐诡的未来故事,已经在本季结局埋下一个关键伏笔。
就是正当天子放弃对公主的怀疑,公主却对崔相表示,自己下定了决心。
历史上,正是这一年,李隆基发兵剿灭了姑母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赐死了太平公主。
事变中崔湜、岑羲、萧至忠、窦怀贞等四位宰相,常元楷、李慈等禁军将领以及李晋等地方大员悉数被杀,可以说是唐朝政界的一次大换血。
而这个改写主角团命运的大事件,虽然没有出现在本季结局,但该来的,终究要来了。
卢凌风如何选择?唐诡小分队如何从这场朝堂风暴中全身而退?
有可能下一季,这些悬念的真相会慢慢揭开。
但这一季,依然是圆满结局。
于是乎,《唐诡》系列最为经典,也是观众最熟悉的一段戏,呈现在大家面前。
巍巍长安,再次守护太平的卢凌风和苏无名再次登高远望,壮美的长安城,尽收眼底。
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尚有42年,他们还可以守望这盛世长安,42年。
这意味深长的结局,却是整部剧短暂的一笔。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对于剧名《唐朝诡事录》,以及42年之后,目睹陈涛斜唐军惨败的杜甫那一首《悲陈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案件总会收网,人却只能随波逐流。历史的浪潮,谁都无法改变。
初看《唐诡3》,我一开始并不在意,这两年看过烂尾的续集不少,总觉得第三季,再也复制不了《唐诡1、2》的成功了。
没想到,这部《唐诡3》最终留下一份喜忧参半的答卷。
第三季最大特色,是故事回到长安,也就注定将皇权争斗和悬疑探案结合起来。
全剧由八个单元案件组成,分别是《康国的金桃》《成佛寺的哭声》《白泽的踪迹》《诺皋记》《旗亭画壁》《去天尺五》《借龄者》《盛世马球》,案件之间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剧情网络。
其中口碑最佳的是《诺皋记》,但也比不上第二季《仵作之死》这样的神篇,整体案件质量似乎不如过往。
但《唐诡》系列的核心要义有二,一是“诡案”,二是“唐人”。“唐诡小队”探查的不仅仅是诡案,更是诡案背后的人心。
正如苏无名常说的那句话,“这世上没有神也没有鬼,只有装神弄鬼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季看似案情不如前两季奇峰迭起,但剧情节奏始终紧凑,从不拖泥带水。一旦看进去,你就会真正入戏,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觉得好看。
而其中几个关键的冲突节点,都是盛唐风物的点睛之笔。
比如《去天尺五》中士族和商人之间的斗争。让观众理解了历史课本上说的,士族制度的两面性,一方面其弊端明显,可另一方面也让观众看到了优秀士族身上的教养和风骨。
韦杜最终真被斩首,更升华了整个章节的意境。
《诺皋记》中孟不疑与红药的恩爱两不疑,在这个现代人对情感越来越清醒的时代,就更令人动容。
在“中式恐怖”方面,全剧在搞诡高手巨兴茂打造下,从开场飞天的鸟人、成佛寺夜半哭声,到临近结局人造的阴曹地府,都似有几分《聊斋》的影子。
另一个令人惊喜的点是剧集与观众的互动。
最好笑的是忍不住在剧里为自己喊冤的成佛寺方丈,唐诡剧组是真的跟观众玩到了一起。
沿着唐诡小队的探案脚步,盛世长安的各个街坊都被完整展现了出来。
该剧的绝大多数剧情,展现的都是盛世的辉煌,而到了大结局,却以隐隐伏笔,暗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结局:哪有永世不灭的封建王朝盛世呢?
虽然,这段剧情不过1集,但却成功点题,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全部升华。
看到大结局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我也内心澎湃,激动中又有些唏嘘,泪水禁不住落了下来。
一时间,前三季种种画面,在脑海中翻涌。
所谓好剧,不仅能让观众瞬间共情,更会让观众忍不住关注人物命运,想知道主角团接下来的命运会如何,《唐诡3》最后做到了。
3:关于演员演技除了剧情,《唐诡3》另一大看点,是演员的表现。
最受关注的,绝对是唐诡小队。
和所有季播剧一样,主角团的角色惊喜感进入第三季,难免有所下降。但我不认为演员表现有所下滑,更不认为主角团人设崩了。
有观众说苏无名的人设失去了前两季的文人风度,第三季为了搞笑,弱化了他的能力,我反倒认为魏风华和杨志刚对人物的把握很精准。
苏无名在唐诡系列中的一生,就是不断被贬官再启用再贬官的一生。
杨志刚的角色塑造不是刻意搞笑,而是被夹在皇帝和公主,公道和命途之间,不得已的苦笑。
尤其是杨志刚和刘智扬的几场对手戏,更是妙。
至于杨旭文的卢凌风,这一季智力值的确原地踏步。但银甲执枪的少年将军的英气和生死搏杀时的凌厉把丢分补回来了。
小队其他成员中,喜君和老费本季确实没多少发挥,但樱桃在有限戏份中人物又有变化,飒爽中多了几分开朗灵动。
我认为唐诡小分队还有戏可演。
而除了主角团,剧中还有三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毛林林
“旗亭画壁”单元评价一般,但配角表现却很精彩,尤其是饰演娇奴的毛林林。
这位令甘棠驿断头将军念念不忘的长安第一美人,一出场白纱蒙面抱琵琶,背后长剑藏锋芒,清冷眼眸流转,琵琶剑舞更是绝美无双。
脚尖踢剑出鞘的瞬间,白衣翻飞如蝶,琵琶声与剑影交织,刚柔并济的动作行云流水,招瞬间眼神凌厉如寒刃,就知道第一美人所言非虚。
这也是唐诡系列一大特色,就是总能找到又美又有演技、和角色适配度又高的宝藏演员演女配,好剧和好演员是互相成就的。
第二位:周骏超
虽然方丈返场制造了第三季最大笑点,但甘棠驿兄弟返场才是最佳返场演技。
周骏超这次回归,依然是一人分饰三角,刘十七被斩,他又演活了刘十八的颓废、刘十九的癫狂、列那小王子阴鸷。
尤其是牢房哭戏那一遍遍重复的“只有活下去才能更好地活着”,情感层层递进,演员台词功底和情绪表现力都值得一赞。
第三位:许龄月
但要说最惊喜的客串演员,那绝对是饰演红药的许龄月。
《清平乐》等古装剧中,许龄月的造型就很美,但角色并不算出挑。
反倒这次惊鸿一瞥的红药,出场眉眼带笑,妩媚动人。
在几个男人之间周旋反转,笑里藏刀,柔情蜜意间充满猜疑与利用,许龄月一双含情眼柔情似水,却让人难辨她的真心。
直到结局府衙公堂那场戏,红药和孟不疑争相把罪名揽在自己身上,眼神里满是深情与决绝,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更见演员功底。
还有许佳琪演的舞姬曲家娘子,陈思澈演的小娇等,都再次见证唐诡系列绝美女配定律。
提到唐诡系列,那绝对就绕不开:国剧续集烂尾。
别说近年的国剧续集纷纷烂尾,即使是公认的古装探案剧经典,《少年包青天》和《神探狄仁杰》系列,第三季都成为口碑分水岭。
这当然让《唐诡》剧迷倍感压力。
而对于这种压力,我们也能看到唐诡系列的“思变”。
第三季相比较复杂悬念丛生的案件,剧集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案件背后。
比如聚焦“朝堂之争” 。
第三季把目光收至长安城,这里是繁华的都城,也是整个大唐水最深的地方。
好几个案件,根源都在朝堂。
比如从第一集第一幕开始的——站队。
太子正式登基,唐宫人心浮动。三郎和大长公主间的火药味愈发“剑拔弩张”。
第一个案子“康国的金桃”,就牵扯到公主、皇帝和太上皇的三方博弈。结局更是将两方博弈摆在明面上。
但如果你抱着权谋剧的预期去看,难免会失望,因为《唐诡》最擅长的,从来不是编织朝堂权谋的凶险,而是聚焦朝堂纷争之外的人心。
又比如对盛唐的寻找。
能明显感觉到随着投资增加,剧集制作也越来越精良,第三季更变成一场大唐风物志,大到长安108坊实景,小到马球的场地规则,盛唐风貌扑面而来,道具、纹样、景致,处处都是古法复原。
但剧集真正最动人的,还是对盛唐风格的呈现,
比如韦葭橘娘身上的世家风范。
旗亭画壁中诗人的意气风发。
正因为观众都知道,不出42年,就会昔时繁盛皆埋没,世家坍塌,唐诗没落,一切都会逝去。
所以此刻的大雁纷飞,才愈发珍贵。
说到底,《唐诡》最动人的,从不止是诡案悬疑,更不止是盛世繁华,而是大唐浪漫之外的命运诡谲。
人的命运如此,一个王朝的命运亦然。
苏无名与卢凌风也终究无法自外于盛世之外,他们破的案子越多,越无法回避长安盛世图景之外的千疮百孔。
所以苏无名才说,这长安,看似晴空万里,实则暗处——诗意与危险并存。
他们注定无法走向神探狄仁杰的辉煌。而只能成为盛唐诡事的一景,接受他们的宿命。
唐诡小组活跃的先天二年,距安史之乱还有42年。
可以说相比较博眼球的大尺度案件,这种案件背后人和王朝命运的交织反而更让人触动。
而只要苏无名和卢凌风的旅途还在继续,我们就知道,唐诡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来源:银幕日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