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内娱职场剧还在玩“咖啡洒总裁裤裆”的老套路,新港剧《新闻女王》直接用“职场真刀战”把观众按在屏幕前,豆瓣开分8.1,Netflix买了全球版权190个国家同步播,这反差简直离谱!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无带大家聊聊凭 “狠” 封神的《新闻女王》!
现在内娱职场剧还在玩“咖啡洒总裁裤裆”的老套路,新港剧《新闻女王》直接用“职场真刀战”把观众按在屏幕前,豆瓣开分8.1,Netflix买了全球版权190个国家同步播,这反差简直离谱!
职场剧悬浮的现状
说实话,内娱职场剧不是没进步,《理想之城》《平凡的荣耀》都敢聊996、性别歧视了,但还是摆脱不了“悬浮”标签。
就拿医疗剧来说,遇到器械不合格、医生收红包的问题,最后总能靠主角斗倒“坏人”完美收场,合着系统问题都是个别败类搞出来的?
反观新港剧《白色强人2》,郭晋安的医改方案和唐明的医疗普惠理念对着干,没有谁对谁错;《星空下的仁医》里,主角们为多年前的手术意外要么沉默要么半坦白,在良知和前途间挣扎,这才是现实啊!
内娱缺的就是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灰度,总把职场拍成“伟光正主角打败坏反派”的童话,观众早就看腻了。
新港剧的新玩法
说到新港剧,这波逆袭可不是突然开挂,人家是走了段弯路又找回魂了。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1973年开播的《狮子山下》记录了草根打拼史,“狮子山精神”就成了港剧基因。
《创世纪》《大时代》讲底层逆袭,《壹号皇庭》主打专业为王,从不回避“粗盐比尊严贵”的现实,那时候的港剧是真敢拍。
可2000年后就跑偏了,韩流美剧抢市场,演员编剧全北上,港剧只能搞合拍迎合内地。结果《冲上云霄2》从航空专业剧变成多角恋,《法外风云》甚至出现“法庭泼粪”的荒诞情节,“狮子山精神”直接被恋爱戏稀释,看得观众一头雾水。
直到2020年前后,港剧才醒悟过来“做自己”。《新闻女王》就是典型,不搞“奋斗就能成功”的老套励志,转而拍“规则内怎么博弈生存”。
开篇用巴士翻车事件,把采访、选题会、写稿到直播的新闻流程拍得明明白白,《新闻女王2》还加了传统媒体、网媒和官方机构的三方博弈,让竞争不再是空中楼阁。
还有《金宵大厦》的奇幻悬疑、《香港爱情故事》的写实爱情,都是放弃合家欢,深耕单一类型,精准戳中特定观众。
反温情叙事为何戳中当代打工人
而《新闻女王》最戳人的,就是它的“反温情”。内娱职场剧里的暖心上司、职场闺蜜,在这儿全没有。
上下级是“君主与臣子”,同事是“有用就联、没用就弃”,古肇华空降后和佐治、张家妍三方对峙,佐治拉拢失败就转头联手张家妍排挤他,全是利益交换。
角色也没有绝对好坏,古肇华精致利己,张家妍为现实放弃理想,佐治为权斗救人却意外成英雄,每个人都在道德灰度里挣扎。
剧中“换工作只是换监狱”的台词,简直说到打工人心坎里——这不是传递负能量,是对职场真相的坦诚,内娱职场剧缺的就是这份勇气。
而且它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太亮眼了,没有性别特殊关照,女性照样能当规则驾驭者,野心和能力才是标签,这种“去性别化”的设定,比内娱强行加的“女性互助”真实多了。
说白了,观众想看的不是“披着职场外衣谈恋爱”,是能共情的生存困境。内娱不用照搬港剧的斗争逻辑,毕竟内地职场更讲人情世故,竞争多是暗流涌动。
但新港剧的思路得学:专业度要落地,别犯“ROI念成人气”的低级错误;人性要灰度化,主角可以有缺点,反派可以有苦衷;聚焦真问题,晋升焦虑、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这些本身就是好剧情。
职场剧的真实感,从来不是镜像还原生活,是提炼本质。《新闻女王》的爆火,就是观众用脚给“真实叙事”投票。内娱要是还沉迷于童话式温情,迟早被市场淘汰。
来源:成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