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外传之《静妃传》【20】:连夜示警小殊当心悬镜司夏江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2 23:40 1

摘要:越贵妃的试探,如同在芷萝宫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虽渐渐散去,那份被窥探的警觉却已深深烙印在静妃心底。她深知,自己往日里那“与世无争”、“沉静温婉”的表象,在如今这风云诡谲的时局下,已然不足以完全遮蔽来自各方的目光。她必须更加谨慎,如同在悬崖边沿行走,每

《琅琊榜》外传之《芷萝药香沉·静妃传》

文/鼎客儿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aKGchREp

越贵妃的试探,如同在芷萝宫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虽渐渐散去,那份被窥探的警觉却已深深烙印在静妃心底。她深知,自己往日里那“与世无争”、“沉静温婉”的表象,在如今这风云诡谲的时局下,已然不足以完全遮蔽来自各方的目光。她必须更加谨慎,如同在悬崖边沿行走,每一步都需计算分明,却又不能流露出丝毫刻意的痕迹。

制药之事暂时搁置,那盘未完成的药泥被瑾汐妥善收好,非到万不得已,静妃不打算再轻易动用。她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那些看似更寻常、也更不易引人注目的日常事务上——照料庭院中的药草,翻阅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医典,甚至开始重新整理一些往年记录的、关于常见时疾防治的简便方子。

她需要一個更合理、更不易被质疑的理由,来解释她近日与太医院的频繁接触,以及她对这些药材的专注。而关注时疾防治,体恤宫人乃至京中百姓疾苦,正是一个符合她“性喜医药”、“心地仁善”形象的、无可指摘的借口。

这日,她正伏案抄录一份前朝流传下来的、关于预防风寒的食补方子,殿外传来通报,说是内务府负责采买药材的管事太监求见。

静妃眸光微动,放下了笔。内务府的采买管事,消息最为灵通,宫外市井之间的流言蜚语,各府邸的动向,往往能从此人口中窥得一二。她平日虽不与他们过多交往,但以询问药材市价、辨识药材真伪为由召见,倒也合情合理。

“宣他进来。”

管事太监是个精干的中年人,进殿后便恭敬地跪下行礼。

“起来回话吧。”静妃语气温和,“本宫近日在整理一些防治时疾的方子,需用到几味药材,想问问如今市面上的行情如何?品质可还稳定?”

她随意报了几味常见药材的名字,那管事太监一一作答,言辞谨慎,却也不乏讨好之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aKI7sVqV

静妃耐心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关于药材产地、炮制方法的问题,显得极为认真。待那太监说完,她才仿佛不经意般,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状似闲聊地问道:“近日京中可还太平?本宫听闻,前些日子因那北境逆犯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可平息些了?”

那管事太监脸上立刻现出几分小心,躬身答道:“回娘娘的话,外面……如今议论的是少了些,只是……”他犹豫了一下,压低了些声音,“只是靖王府门前,依旧冷清得很。倒是有不少言官,近日频频出入誉王府和太子东宫……哦,对了,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静妃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是,”那太监道,“奴才前日去西市采买,偶然听得一些闲话,说是……悬镜司近日似乎在暗中查访什么,动静不大,但瞧着……像是在找什么人,或者,查什么旧档……”

悬镜司?夏江?

静妃的心猛地一沉。夏江这条毒蛇,果然被惊动了!他是在查卫峥突然出现的线索?还是在查与卫峥可能相关的人和事?甚至……是否已经隐隐察觉到了那位“苏先生”的不同寻常?

她面上不动声色,只微微颔首:“悬镜司职责所在,查访些事情也是寻常。京中安危要紧。”

她又问了那太监几句关于药材储存的琐事,便赏了他些银钱,让他退下了。

殿内重归寂静。静妃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夕阳的余晖将天际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色,映在覆雪的殿宇飞檐上,有种惊心动魄的美,却也带着一丝末日般的苍凉。

悬镜司动了。这意味着,那孩子(梅长苏)的计划,已经真正触及到了核心层面的敌人。夏江的阴险狡诈,远非誉王、太子之流可比。他执掌悬镜司多年,爪牙遍布,手段狠辣,当年赤焰一案,他便“功不可没”。如今他再次出手,必然是嗅到了极度危险的气息。

那孩子在府中,可知晓此事?他布下的局,能否抵挡住夏江来自暗处的毒牙?

静妃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等待指示。她必须设法传递出这个警告。然而,宫羽那条线太过危险,非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她需要一個更隐蔽、更不易被察觉的方式。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书案上那些抄录好的时疾防治方子上。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清晰。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aKJomgmc

她重新坐下,提笔蘸墨,开始书写一份新的、关于如何在冬日预防小儿风寒咳喘的注意事项。她的字迹依旧清秀工整,语气平和恳切,仿佛真的只是一份出于医者仁心的分享。

然而,在这份看似寻常的注意事项末尾,她添上了几句关于如何辨别药材真伪、尤其是几种常用于治疗咳喘的药材的鉴别要点。其中,她特意提到了一味名为“贝母”的药材,写道:“……尤以川贝为佳,然市面上常有以浙贝冒充者,需仔细辨别其形态。浙贝形扁而大,川贝则类珠,颗粒小而圆润,若见形扁而色滞者,需警惕其或为劣品,乃至……他物冒充,用之恐生变故。”

“需警惕其或为劣品,乃至他物冒充,用之恐生变故。”

这句话,混在一大篇专业的医药知识里,毫不显眼。但静妃知道,若这方子能送到靖王府,送到那位“精通医理”的苏先生手中,他必然能读懂这字里行间的警示——“形扁而色滞者”,暗指行事诡谲、隐藏至深的夏江(夏,与“下”谐音,江,水形至柔亦至险,亦可隐喻其阴险)。“用之恐生变故”,便是最直接的警告!

她将这份写好的注意事项仔细封好,唤来瑾汐。

“将此信,连同前日整理好的那几份时疾方子,一并送去靖王府,交给景琰。”她吩咐道,语气如常,“就说本宫整理了些防治时疾的方子,或对府中之人有用,让他酌情分派。尤其这份小儿咳喘的,让他务必……亲自交给苏先生过目,苏先生通晓医理,或能有所补充。”

她特意强调了“亲自交给苏先生过目”。

瑾汐虽不解其深意,但见主子神色凝重,便知此事非同小可,郑重应下:“奴婢明白,定会亲手交到殿下手中,并转达娘娘之意。”

信送出去了。静妃独自立于殿中,暮色渐浓,殿内未曾点灯,一片昏暗。她仿佛能感受到,那封看似寻常的信函,正携带着她无声的警报,穿过重重宫禁,奔向那风暴即将席卷的核心。

她能做的,已经做了。接下来,便是等待。等待那孩子的回应,等待那不可避免的、更猛烈的风雨降临。

兰心蕙质,于无声处发出警讯。这深宫之中的暗战,早已在不知不觉间,与宫墙外的惊涛骇浪,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她,身处漩涡之眼,唯有保持极致的冷静与坚韧,方能在这滔天巨浪中,为自己,也为她要守护的人,寻得一线生机。夜色,彻底笼罩了芷萝宫。

【第二十章完】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aKLYDHoI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