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光再次降临,透过芷萝宫精致的窗棂,将一夜的沉寂与挣扎悄然驱散。静妃起身时,眼底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倦意,那是心力交瘁后的痕迹,然而她的动作依旧从容,神情依旧温婉,仿佛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验证与随之而来的巨大情感风暴,只是深夜里一个过于清晰的噩梦,随着天光,被妥善
《琅琊榜》外传之《芷萝药香沉·静妃传》
文/鼎客儿
晨光再次降临,透过芷萝宫精致的窗棂,将一夜的沉寂与挣扎悄然驱散。静妃起身时,眼底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倦意,那是心力交瘁后的痕迹,然而她的动作依旧从容,神情依旧温婉,仿佛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验证与随之而来的巨大情感风暴,只是深夜里一个过于清晰的噩梦,随着天光,被妥善地封存于心底最深处,不露分毫。唯有她自己知道,某些东西已经彻底不同了。那份确认,如同在她沉寂的心湖中投入了一块万钧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惊涛骇浪,更是将她过往十二年来所有的隐忍、所有的悲伤、所有的期盼,都重新锻造,凝聚成了一种更为坚定、更为沉静,也更为决绝的力量。
她走到窗边,推开支摘窗,清冷的晨风带着庭院中药草特有的清苦气息涌入,拂过她的面颊。那株石斛在晨露中舒展着青翠的叶片,生机盎然。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带着凉意的叶片,动作温柔,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她不再仅仅是那个凭吊过往、守护幼子的静贵妃,更是那个失而复得的、饱经摧残的孩子的“静姨”,是他在这黑暗征途上,于深宫之中唯一可以依仗的、无声的同盟。
瑾汐如同往常一般,悄无声息地布好早膳,又将那封新的、未曾署名的信函稳妥收好。她什么也没问,只是在那平静的表面下,更加敏锐地关注着主子的每一丝细微变化,准备着执行任何指令。
“娘娘,信……今日便送出去么?”瑾汐的声音依旧压得极低,带着全然的忠诚与谨慎。
“嗯。”静妃执起玉箸,目光掠过窗外那株在晨光中愈发显得挺拔的石斛,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老规矩,亲手,交到本人。若他问起……便说,‘故人’盼他,务必‘固本培元’,以待‘春暖花开’。”她将昨夜想好的话语说出,声音平稳,仿佛只是在交代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唯有那“固本培元”与“春暖花开”八字,在她心中重若千钧。那不仅是医者的叮嘱,更是长辈的疼惜,是盟友的期许。
“奴婢明白。”瑾汐垂首,将这几个字牢牢刻在心里。
用过早膳,静妃并未立刻前往小书房,而是走到了那排紫檀木药柜前。她的目光一一扫过那些标注着不同药材名称的抽屉,眼神专注而沉静。她知道,她不能直接参与前朝的博弈,不能手握权柄为他扫清障碍,她所能做的,便是利用她在这深宫之中唯一被允许、甚至被梁帝偶尔倚仗的“长处”——医术,在这方寸之地,为他,也为景琰,营造一个尽可能安稳的后方,并在这弥漫的药香之中,传递着无声的支持与守护。
她开始着手调制一种新的安神香。这并非为了呈给梁帝,而是为了景琰。那孩子近来因朝务与那位苏先生之事,心绪必然不宁,她需得让他能安寝,保持清醒的头脑。她选取了茯神、远志、合欢皮,又加入少许龙脑醒神,每一步都极其考究,分量拿捏得恰到好处。当她的指尖触碰到那味“远志”时,心中微微一痛,昨日药方中那加重的分量,是她对那孩子心智劳损的无声关切,而今日为景琰调香,这份关切同样深沉。她将药材细细研磨,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要将所有的祈愿与力量,都融入这细腻的香粉之中。
与此同时,前朝的风波,正如同静妃所预料的那般,开始悄然涌动。靖王景琰在朝堂之上,再次就一桩与当年谢玉麾下、如今已归属誉王派系的一名将领相关的旧案提出了质疑。这一次,他准备的证据更为充分,言辞也更为犀利,虽未直接指向谢玉或誉王,但那剑锋所向,已让不少明眼人心惊。梁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当庭摔碎了一本奏折,厉声斥责靖王“纠缠旧事,居心叵测”,甚至直言他“是否受了什么人的蛊惑”。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宫闱。自然也传到了芷萝宫。
静妃正在小心地将调制好的安神香装入一个素雅的锦囊,听到瑾汐低声禀报时,她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流畅。她没有说话,只是将锦囊的抽绳缓缓拉紧,打了一个牢固而精致的结。
她知道,这是必然的一步。那孩子在逼他们出手,在试探各方的反应,也在……为景琰树立威信,哪怕是以这种引来帝王雷霆的方式。这很危险,极其危险。但她相信,那孩子如此做,必有他的深意。她此刻要做的,不是惊慌,不是质疑,而是稳住心神,在这深宫之中,为他化解可能因此而来的、来自后宫的暗箭。
果然,午后,越贵妃宫中的一名内侍便前来“探望”,言语间看似关切静妃娘娘凤体,实则旁敲侧击,打探靖王近日是否常来请安,又与母妃说了些什么,话里话外,暗示靖王行事鲁莽,恐连累母妃。静妃端坐于主位之上,神色温婉如常,只淡淡道:“景琰那孩子性子是直了些,但一片忠心为国,陛下圣明,自有公断。本宫久居深宫,只知调理药草,侍奉陛下,前朝之事,不敢与闻,亦不甚明了。”她语气平和,将一切推得干干净净,却又在“忠心为国”四字上,稍稍加重了语气,既全了礼数,又守住了立场,让人抓不到任何错处。
打发走了越贵妃的人,她独坐殿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刚刚做好的、装着安神香的锦囊。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誉王一党绝不会善罢甘休,梁帝的猜疑也已被挑起。她需要更加小心,更加谨慎,如同在悬崖边上行走,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她想起那孩子如今病弱的身躯,要独自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与风险,心头便是一阵难以言喻的抽痛。她能为她的小殊做些什么?除了这无声的守护,除了这借由药香传递的微薄关怀?
暮色再次降临时,她吩咐瑾汐:“去取些上好的老参来,本宫要亲手为陛下调制一些补益元气的参丸。陛下近日操劳,龙体为重。”
这是一个合理的举动,合乎她静贵妃的身份,也合乎她“精于医理”的人设。但在那参丸之中,她会加入几味极其温和、几乎难以察觉的、有助于平心静气的辅药。她无法改变梁帝的多疑,但或许,可以在那翻涌的怒火与猜忌之中,投下一丝丝极其微弱的、令人心神宁定的因素。哪怕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她也愿意去尝试。
夜深了,芷萝宫再次陷入一片寂静。静妃没有立刻安寝,她站在那排药柜前,目光深沉。这满室的药香,曾经是她缅怀过往、寄托哀思的凭依,如今,却成了她参与这场无声战争、守护那失而复得的珍宝的武器。她伸出手,轻轻拉开一个抽屉,里面是各种晒干的药草,形态各异,气味纷杂。
她知道,前路漫漫,危机四伏。但她的心,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她的小殊回来了,纵然面目全非,纵然前路艰险,但她终于不再是只能被动地承受命运,她可以为他做点什么了。在这深宫之中,以她独有的方式,用这弥漫的药香作为掩护,为他铺路,为他守望,直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或者,直到她燃尽自己的最后一分力量。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进来,照在她沉静而坚定的侧脸上。她缓缓合上抽屉,那一声轻微的响动,在寂静的夜里,仿佛一个郑重的承诺。
【第十章完】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