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完《四喜》大结局,不少人都被一个场景戳中了泪窝——不是沈明珠创业成功、风风光光的模样,而是那个被大伙骂了整部剧的“小三”于虹,悄悄塞给沈明珠一个塑料袋。这里面装的不是歪心思,是她把老家商铺卖掉换来的20万,就为了救那个被自己气到脑出血的情敌何丽华。
追完《四喜》大结局,不少人都被一个场景戳中了泪窝——不是沈明珠创业成功、风风光光的模样,而是那个被大伙骂了整部剧的“小三”于虹,悄悄塞给沈明珠一个塑料袋。这里面装的不是歪心思,是她把老家商铺卖掉换来的20万,就为了救那个被自己气到脑出血的情敌何丽华。
之前看剧,谁不觉得沈明珠是个好媳妇?丈夫走了以后,她又扛婆家的债,又卖婚房开生意,连自己的金条都卖了救婆婆,嘴里总说“都是为了这个家”。可到了真考验人的时候,小姑子冯美奇意外怀了孕,沈明珠第一句话就是劝她要么把孩子打了,要么赶紧找个人结婚,连问都没问冯美奇自己愿不愿意。这时候大伙才看明白,沈明珠的“付出”里藏着自己的小打算——她需要冯美奇帮着打理生意,更怕小姑子未婚先孕的事传出去,让家里丢了脸面。
再看于虹,刚出场的时候多招人恨啊!带着儿子冯小奇闯进冯家要遗产,谁都觉得她是来抢钱的坏女人,何丽华就是被她气得住进了ICU,一天光治疗费就好几万,冯美奇把自己的奢侈品全卖了,钱还是不够用。可谁能想到,后来于虹会做出这样的事:她把冯志生前在她老家买的商铺卖了,拿出一半的钱——整整20万,塞给了沈明珠,就提了一个要求:要公平分冯志的保险钱,哪怕最后只能分到5万。
为啥于虹要这么做?剧里有个镜头特别让人揪心:她在桥头偷偷哭,每次跟别人聊起以前的事,都会让儿子冯小奇戴上耳机,就怕孩子听见别人说他妈妈的坏话。原来她争遗产根本不是为了钱,是想让所有人都承认,她的儿子冯小奇是冯志的孩子,不是见不得光的。冯志到死都记着这个儿子,还偷偷给孩子准备了一个刻着生日的金锁,那金锁值10多万,这事儿也成了何丽华婚姻没管好的实锤。于虹哪是在赎罪啊,她是豁出去了,要给儿子争一个光明正大的名分。
说到何丽华,以前总端着豪门太太的架子,老看不起沈明珠的出身,可轮到自己女儿身上,却遭了一样的罪。冯美奇辞职去上海散心,跟留学时认识的律师西蒙好了一次,结果怀了孕,何丽华去找西蒙家说理,反倒被人家用“我们这种家庭”的话羞辱了——这话以前何丽华常用来挤兑沈明珠。当时何丽华气得当场掀了桌子,喊着“冯家再穷,也养得起一个孩子”,可这话一出口,更像打了自己的脸。不过还好,最后西蒙辞了上海的工作,追到南州来,愿意对孩子负责。何丽华能这么硬气,也多亏了冯志留下的一批天然桑蚕丝,那可是值300多万的“软黄金”,让她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底气。
可钱再多,也补不好亲情里的裂缝。何丽华住进ICU的时候,围着她忙前忙后、想办法凑钱的,不是那些平时来往的豪门亲戚,反倒是她以前瞧不上的儿媳沈明珠,还有她最恨的于虹。沈明珠为了凑钱,养父母拿出了12万的养老钱,生父把用来拉活的三轮车卖了,姐姐连女儿的钢琴课学费都先挪过来用了,每一分钱都来得不容易。
于虹那20万,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是好几年的工资,可她就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就想要个公平”。后来于虹离开南州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让人记到现在:“我不算啥好女人,可我得让我儿子知道,他娘没给他丢过人。”
沈明珠最后确实成功了,卖了房还了债,又拿30万包了个餐饮部,看着挺励志,可跟于虹比起来,总少了点真心。沈明珠还在琢磨怎么保住家里的面子时,于虹早就不管别人怎么说她了,一门心思就想让儿子能堂堂正正地活着。
《四喜》这个结局,没讲啥大道理,可把人心看得明明白白。老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些人嘴上说着为你好,心里全是自己的小算盘;有些人不声不响,却愿意为了在乎的人倾家荡产。其实人生哪有什么真正的输赢,赚再多钱、有再大的面子都不算啥,能守住心里最真的那份情,才是最宝贵的。就像于虹对儿子的那份心,看着莽撞,却比啥都实在。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