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剧《四喜》终于落幕,童瑶与蒋欣的表演贯穿始终,结局却让人五味杂陈。它试图用一个巨大的圆满句号,为之前所有癫狂的矛盾画上休止符,这种缝合式的和谐,反而显得格外突兀。
家庭剧《四喜》终于落幕,童瑶与蒋欣的表演贯穿始终,结局却让人五味杂陈。它试图用一个巨大的圆满句号,为之前所有癫狂的矛盾画上休止符,这种缝合式的和谐,反而显得格外突兀。
故事的核心人物沈明珠,在最后几集仿佛化身为解决一切问题的超人。冯家的天塌了,丈夫冯志猝死,留下巨额债务和上门争产的私生子。曾经刻薄至极的婆婆何丽华一病不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毫无意外地压在了明珠肩上。她不计前嫌,筹钱、治病、打官司,用善良与坚韧感化了这位昔日的“恶婆婆”。人性的复杂在此刻被简化为非黑即白的转变,何丽华死里逃生后,竟在年近花甲之际决定创业,带着小叔子沈明辉东山再起。一个老太太的商业手腕,竟让冯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这种戏剧性的反转,与其说是励志,不如说是一种为了达成团圆结局而设计的捷径。
另一条线上的冯美奇,这位曾经的傲娇千金,也在家庭变故后被迫成长。她卖掉奢侈品救治母亲,放下身段重返职场,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然而,编剧又一次抛出“意外”炸弹——她怀孕了,孩子父亲是一夜情的对象。这个设定让她的成长线显得仓促而悬浮。从抗拒到接受,美奇也走上了单亲妈妈的道路,与沈明珠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许知夏的家庭矛盾则更为典型,直指当代家庭的痛点。她因挪用给女儿的钢琴学费救助婆家而引发争吵,又因婆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而离家出走。这些冲突真实而尖锐,但解决方式却过于理想化。丈夫张浩的幡然醒悟、婆婆的180度大转弯——甚至愿意拿出拆迁款为患病的二胎孙女治病——都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缺乏足够的情感铺垫。这种“为了圆满而圆满”的处理,消解了前期矛盾积累的张力。
全剧最大的和解,发生在沈明珠的两位母亲之间。养母岳秀娥终于坦白当年抱养的真相,承认因害怕失去女儿而隐瞒了地址。亲生父母也反思了自己认亲方式的唐突。最终,亲子鉴定被撕毁,两家人的隔阂烟消云散,真正融为一家。这个处理虽然温情,却也回避了原生家庭与收养家庭之间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更持久的情感纠葛。
《四喜》的大结局,将所有破碎的棱角都打磨光滑,将所有尖锐的矛盾都抚平。沈明珠盘下酒店,事业成功;三家人亲如一家,共享团圆饭。这是一个包饺子式的、强行缝合的完美。它或许符合央视家庭剧追求和谐的主流价值观,却牺牲了故事本该有的人性深度与现实质感。生活不是过山车,冲下顶端后总能平稳落地,更多时候,是那些无法弥合的裂痕与需要漫长岁月去和解的伤痛。用一个离谱的圆满去收场,或许才是对观众最大的“意外”。
来源:月影星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