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实初为眉庄守墓二十二年,临死之前让人转送甄嬛一封密函,甄嬛展开方晓:原本自己的孩子也姓温
温实初为眉庄守墓二十二年,临死之前让人转送甄嬛一封密函,甄嬛展开方晓:原本自己的孩子也姓温
深宫红墙,岁月如梭。
二十二年,足以让一个王朝的盛世褪去浮华,也足以让一个男人的青丝化作白雪。
温实初,那个曾风度翩翩的太医,如今已是行将就木的老者。
他守着沈眉庄的陵墓,青灯古佛,半生已尽。
临终前,他颤抖着手,将一封泛黄的密函交予心腹,嘱咐务必送到紫奥城中,那位高高在上的太后手中。
他阖眼的那一刻,谁也未曾料到,这封信将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惊天秘密,一个关于血脉、忠诚与隐忍的秘密——原来,她的孩子,也姓温。
01
暮色沉沉,将远山染成黛青。
温实初坐在沈眉庄的陵墓旁,枯瘦的指尖轻抚着冰冷的石碑。
碑文上的字迹早已被风霜磨去了棱角,唯有"爱妻沈眉庄之墓"几个字,在他心中刻骨铭心,日日夜夜,从未磨灭。
他在这里,一守便是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足以让世事变迁。
当年那个稚嫩的弘曕,如今已是英姿勃发的郡王;那个威严的皇帝,早已化作黄土一抔;而紫奥城中,昔日的莞贵妃,也已是权倾天下的太后。
唯有他,温实初,仿佛被时间遗忘在了这方寸之地,与亡妻的英魂相伴。
他咳了几声,喉咙里泛起血腥味。
这些年,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寒冬腊月,更是折磨得他夜不能寐。
但他从不抱怨,只觉得这是上天对他的恩赐,让他能以这种方式,继续陪伴着他深爱的女人。
他忆起眉庄。
那个清丽高傲的女子,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份纯粹的感情。
她因皇帝的薄情而心死,却因他的忠诚而重生。
他们的爱情,生于绝望,却也开出了最绚烂的花朵。
孩子,那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也是眉庄生命最后的希望。
"眉庄啊……"他低声呢喃,声音沙哑得如同枯叶摩擦。
月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斑驳地洒落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又长又瘦。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那座灯火辉煌的城池,那里,曾是他和甄嬛、眉庄共同的战场,也是他一生爱恨纠葛的起点。
他闭上眼,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那日眉庄难产,血染凤藻宫,他拼尽全力却无力回天。
她临终前,将他和孩子托付,那份信任与爱意,至今仍灼烧着他的心。
他答应过她,会好好照顾他们的孩子,也会好好照顾甄嬛。
他做到了,用他自己的方式。
指尖抚过石碑,他仿佛能感受到眉庄的温度。
他知道,她一直在看着他,看着他这二十二年来的坚守。
而如今,他也要去和她团聚了。
但在那之前,还有一件事,是他必须完成的。
一个隐藏了二十余年的秘密,是时候让它重见天日了。
他缓缓起身,步履蹒跚地走向不远处的茅屋。
屋里,一盏油灯摇曳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他要写一封信,一封足以震动整个紫奥城的信。
02
茅屋简陋,却被温实初收拾得一尘不染。
书案上笔墨纸砚齐备,显然他平日里便有书写之习。
他坐在案前,颤抖着拿起笔,墨汁在宣纸上洇开,他却迟迟未能落笔。
他需要斟酌,斟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因为这封信,承载着太多的重量,太多的秘密。
他的思绪回到了久远的当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甄嬛刚刚回宫,但处境依然艰难。
皇帝对她的宠爱掺杂着猜疑,华妃余党虎视眈眈,皇后更是步步紧逼。
甄嬛回宫后,为了巩固地位,为了保护胧月和腹中的胎儿,她必须尽快诞下皇子。
然而,皇帝的身体状况,却早已大不如前。
日日沉溺于酒色,加上多年的操劳,他的龙体早已亏空。
温实初作为太医院院判,对此心知肚明。
他曾多次向皇帝进言,却都被置若罔闻。
皇帝子嗣艰难,早已是宫中公开的秘密。
那晚,甄嬛找到他,神情哀戚而决绝。
她没有直接说出请求,但眼神中的绝望和期盼,却已说明一切。
她需要一个孩子,一个能堵住悠悠众口,一个能让她在后宫站稳脚跟的孩子。
而这个孩子,必须是"皇子"。
温实初的心,在那一刻如同被万箭穿心。
他爱慕甄嬛,那份爱意深埋心底,从未敢奢求回应。
他知道甄嬛的心早已被皇帝伤透,又怎会再给他机会?
但他更知道,甄嬛是他的恩人,是眉庄最好的姐妹,是他此生最重要的人之一。
他不能看着她深陷泥沼,不能看着她腹中的胎儿没有未来。
他想起了眉庄,她也曾为了保全自身,为了给孩子一个未来,而与他有了肌肤之亲。
那一夜,是他们之间无法言说的痛,也是他们爱情最真实的见证。
如今,甄嬛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足以颠覆他医者伦理,甚至危及他生命的决定。
他要帮助甄嬛。
他要让甄嬛的孩子,名正言顺地成为皇子,成为未来的希望。
这不是背叛,这是守护。
守护他所爱的人,守护他所珍视的一切。
那一夜,月色如血,他仿佛听到了命运的车轮,轰隆隆地碾过,将所有人的命运,都带向了一个未知的方向。
03
温实初的笔尖终于落在纸上,写下了开篇几个字:"甄嬛吾妹亲启。"他知道,这个称呼,是他们之间最亲密的距离,也是最安全的掩饰。
他继续回忆着当年的细节。
那是一个雨夜,甄嬛独自坐在永寿宫的偏殿里,烛火摇曳,映照出她苍白而疲惫的脸。
她腹中的胎儿已经显怀,但皇帝已经许久不曾踏足永寿宫。
流言蜚语开始在宫中蔓延,都说皇帝对甄嬛的宠爱不过是昙花一现,她的复宠不过是回光返照。
甄嬛知道,如果她不能顺利诞下皇子,她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不仅如此,她腹中的孩子,甚至胧月,都可能面临危险。
她曾试图用尽一切办法挽回皇帝的心,但那颗心,早已被疑虑和猜忌侵蚀。
温实初是永寿宫的常客,他以"保胎"为名,日日来为甄嬛请脉。
他知道甄嬛的苦楚,也明白她的处境。
有一日,他为甄嬛诊脉后,坐在偏殿的角落里,静静地看着她。
甄嬛突然抬起头,目光与他对视。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绝望,一丝求助,以及一丝温实初从未见过的脆弱。
"温太医,本宫……本宫该如何是好?"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地割着温实初的心。
温实初的心头剧震。
他知道甄嬛的意思。
她需要一个孩子,一个能让她立足的孩子。
而这个孩子,必须是皇嗣。
他想到了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
一个,或许只有他能做到,也只有他敢于去做的计划。
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娘娘,您可信得过微臣?"
甄嬛的眼眶瞬间湿润,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当然信得过温实初。
他是眉庄最爱的人,也是她最信任的朋友。
她知道,温实初绝不会害她。
那一晚,温实初在永寿宫待了很久。
他详细地向甄嬛解释了他的计划,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甄嬛听完后,脸色苍白,身子微微颤抖。
她知道这个计划一旦败露,他们都将万劫不复。
但她别无选择。
为了孩子,为了未来,她只能放手一搏。
温实初也知道,这几乎是自毁前程的举动。
但为了甄嬛,为了眉庄临终前的嘱托,他愿意。
他愿意做那个在黑暗中守护她的人,即便这意味着他永远不能站在阳光之下。
他所求的,不过是她能安好,能过上她想要的生活。
04
计划,在秘密中悄然进行。
温实初以其精湛的医术,巧妙地掩盖了皇帝身体的虚弱。
他调配药方,对外宣称是为皇帝"固本培元",实际上却是为甄嬛的怀孕制造"合理"的时机。
他甚至利用了宫中一些对皇帝子嗣心存侥幸的妃嫔,让她们以为是他的药方起了作用。
他与甄嬛之间,形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
每一次诊脉,每一次眼神交汇,都藏着外人无法理解的深意。
甄嬛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庞,以及眼底深沉的疲惫,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愧疚。
她知道,温实初为她付出了太多。
终于,甄嬛再次传出喜讯。
整个后宫都为之震动。
皇帝自然是欣喜若狂,他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恩赐,是温实初的药方终于奏效。
他大肆赏赐,对甄嬛更是宠爱有加。
温实初看着这一切,心如止水,又如刀绞。
他知道,这个孩子,注定要背负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而他,将是这个秘密唯一的守护者。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永寿宫中,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了沉寂。
是个皇子!
皇帝大喜,亲自赐名"弘曕"。
弘曕,弘大的弘,瞻望的瞻,寓意着大清江山的宏大与未来的展望。
这个孩子的降生,彻底巩固了甄嬛在宫中的地位,也让皇帝对甄嬛更加信任和依赖。
温实初在产房外,听着那一声声啼哭,心头百感交集。
他知道,那是他的血脉,他的孩子。
但他却不能认,不能说。
他只能以一个太医的身份,恭敬地向皇帝和甄嬛道贺。
甄嬛虚弱地躺在榻上,看着襁褓中哇哇大哭的弘曕,又看向站在一旁的温实初。
他们的目光短暂相触,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那是一份感激,一份愧疚,一份无奈,以及一份共同保守的秘密。
弘曕的成长,带给甄嬛无尽的欢愉和希望。
她看着他一天天长大,眉眼间与皇帝有几分相似,却又隐约透着温实初的清秀。
每当皇帝抱起弘曕,夸赞他聪慧可爱时,甄嬛的心中便会泛起一阵复杂的涟漪。
她知道,这个孩子是她的救赎,也是她与温实初之间,永远无法割舍的羁绊。
温实初也时常在永寿宫外,远远地看着弘曕。
他看着他蹒跚学步,看着他牙牙学语,看着他嬉戏玩闹。
每一次,他的眼中都充满了慈爱与不舍。
他多想抱一抱他,告诉他,他是自己的孩子。
但他不能。
他只能默默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守护着这个秘密。
05
时间,终究是无情的。
皇帝驾崩,甄嬛成了太后,弘曕被过继给果郡王,远离了权力的中心,也远离了危险。
温实初深知,这是甄嬛为弘曕最好的安排。
而他,在眉庄离世后不久,便主动请求离宫,前往眉庄的陵墓旁,为她守墓。
他知道,这是他此生最好的归宿。
在那里,他可以日夜陪伴着眉庄,也可以在寂静中,守护着那个遥远的秘密。
二十二年,他从一个壮年男子,熬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冬日的寒风,呼啸着穿过茅屋的缝隙,如同鬼魅的低语。
温实初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
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要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至少,要让甄嬛知道。
这不仅仅是为了给甄嬛一个真相,也是为了他自己,为了眉庄,为了弘曕。
他颤抖着手,将一张早已写好的纸条,从床边的暗格里取了出来。
那上面,是他早已想好的遣词造句,字字泣血,句句肺腑。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纸条抄写在了一张上好的宣纸上,装进了一个精致的檀木盒中。
他唤来了他最信任的仆从,一个跟随他多年的老仆。
老仆见他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奄奄,早已泪流满面。
"老爷,您可要保重啊!"老仆哽咽道。
温实初艰难地笑了笑,那笑容在烛光下显得有些凄凉:"我自己的身体,我最清楚。福伯,我有一件要事,需要你替我办。"
他将檀木盒递给福伯,目光坚定而肃穆:"此物,务必亲手交给太后娘娘。切记,要悄悄地送去,不可声张,更不可让旁人知晓。等太后娘娘看过之后,你便告诉我,我已经去了。"
福伯接过盒子,沉甸甸的,仿佛压着千斤重担。
他知道,老爷临终前交代的事情,定然非同小可。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泪水模糊了双眼。
"老奴……老奴一定办到!"
温实初欣慰地闭上眼,仿佛卸下了所有重担。
他知道,这个秘密,很快就要抵达它的终点。
他已经尽力了。
他这辈子,对得起眉庄,对得起甄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檀木盒被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福伯带着它,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离开了陵园。
而温实初,则在茅屋中,静静地等待着生命的尽头。
他仿佛看到了眉庄,正站在不远处,对他温柔地笑着,伸出手,等待着他。
06
紫奥城,深宫之中,巍峨而寂静。
甄嬛已是垂帘听政的太后,权势滔天,威仪赫赫。
她的寝殿中,烛火通明,她正批阅着奏折,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
二十余年的风霜,在她眼角留下了细密的纹路,却也沉淀出上位者的从容与智慧。
忽地,殿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
是贴身侍女浣碧。
"娘娘,福公公求见,说是温太医处有急事相报。"浣碧低声禀道。
甄嬛的笔尖一顿,心头猛地一跳。
温实初?
他早已离宫多年,除非有性命攸关的大事,否则绝不会派人前来。
她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温实初那张清瘦而坚毅的脸,以及眉庄临终前的嘱托。
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宣他进来。"甄嬛放下笔,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
福伯躬身进入殿内,他形容枯槁,眼中布满血丝,显然是连夜赶路而来。
他跪倒在地,将一个被绸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檀木盒高高举过头顶。
"太后娘娘,温太医临终前嘱托,务必将此物亲手交给您。"福伯的声音带着哭腔,哽咽道。
"临终前?"甄嬛的脸色骤然一变,手中的笔几乎握不住。
她接过檀木盒,沉甸甸的,带着一种冰冷的触感。
她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温实初……他终究还是走了吗?
那个默默守护了她和眉庄半生的男人,那个背负了太多秘密的男人。
她挥了挥手,示意浣碧和福伯退下。
殿内只剩下她一人,以及那盒中沉重的秘密。
甄嬛将檀木盒放在桌上,颤抖着解开外面的绸缎。
露出一个样式古朴的木盒。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抚摸着盒子光滑的表面。
她知道,这盒子里装的,绝非寻常之物。
温实初向来心思缜密,他既然选择在临终前送来,那必然是与她,与宫廷,甚至与大清江山,都息息相关的大事。
她的脑海中,无数个念头飞速闪过。
是关于眉庄的秘密?
还是关于他自己的?
又或者是,关于某个她早已遗忘,却又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往事?
她犹豫了。
打开它,也许会揭开一个她不愿面对的真相;不打开,那份好奇与不安,又将永无止境地折磨着她。
最终,好奇与对温实初的信任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她下定决心,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缓缓打开了檀木盒。
盒中,静静地躺着一封泛黄的信函,信封上,是温实初那熟悉的笔迹,苍劲有力,却又带着一丝行将就木的虚弱。
信封上写着几个字:"甄嬛吾妹亲启。"
甄嬛的心再次剧烈跳动起来。
她拿起信封,指尖感受着纸张的粗糙。
信封上没有封蜡,仿佛温实初希望她能毫无阻碍地看到里面的内容。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目光落在信的首行……
07
甄嬛的目光落在信纸上,第一个字便让她如遭雷击。
“甄嬛吾妹亲启:
当你读到此信时,想必我已随眉庄而去。
二十二年,我守着她,也守着这个秘密。
如今我将去与她团聚,此秘密便再无守护之必要,亦是时候让你知晓一切,以全我此生之忠,此生之爱。”
甄嬛的呼吸一滞,心跳如擂鼓。
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和不安。
温实初将眉庄与这个秘密并提,究竟是什么秘密,能让他如此郑重?
她继续往下看,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向她的心。
"回溯当年,娘娘回宫后,圣上龙体抱恙,子嗣艰难。娘娘身处险境,为求自保,为护胧月与腹中胎儿,急需诞下皇子以固地位。微臣深知娘娘苦楚,亦明娘娘所求。然,圣上彼时已难再有子嗣。娘娘之困境,微臣看在眼中,痛在心里。"
甄嬛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她当然记得当年的情形,那段日子,她是如何在绝望中挣扎,如何为了生存而步步为营。
她也记得皇帝的身体状况,以及她内心深处那份不为人知的焦虑。
"微臣自知越矩,然为娘娘计,为眉庄临终所托,更为了你我二人之情谊,微臣斗胆,行了一件大逆不道之事。"
这句话,让甄嬛的血液几乎凝固。
她猛地抬起头,环顾四周,仿佛怕有人听到这惊世骇俗的告白。
大逆不道之事?
温实初究竟做了什么?
她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可能,却又不敢深想。
"弘曕,他并非圣上血脉。他,实乃微臣与娘娘,以非常手段,所诞下的孩子。"
"轰!"
甄嬛只觉得天旋地转,手中的信纸几乎滑落。
她猛地站起身,却因为双腿发软而跌坐回椅子上。
弘曕!
弘曕竟然是温实初的孩子!
这怎么可能?
她如何能相信?
她与温实初之间,清清白白,除了那份深厚的友谊和隐忍的爱意,从未有过任何越轨之举!
她努力平复着剧烈跳动的心脏,颤抖着手,继续往下看。
信中详细解释了当年的"非常手段"。
"彼时,微臣利用医术,对外宣称是为圣上固本培元,实则暗中调理娘娘身体,并利用药物,制造出娘娘与圣上圆房后怀孕的假象。其后,微臣冒险,以医者之名,私下与娘娘行夫妻之事。此事,仅你我二人知晓。弘曕的血脉,是微臣的骨肉。"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刃,剖开了甄嬛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和伤疤。
她想起那个雨夜,温实初向她提出"计划"时的眼神,那眼神中带着痛苦、挣扎,以及一种决绝的爱意。
她也想起他为她诊脉时,指尖不经意触碰到的温度,以及那些她以为是自己多想的"巧合"。
原来,那一切都不是巧合。
那一切,都是温实初为了她,为了孩子,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微臣知道,此举有悖伦常,更将娘娘置于险境。但当时,娘娘别无选择。微臣亦别无选择。我爱慕娘娘,此情深埋心底,从未奢望回报。能以这种方式,为您分忧,为您延续血脉,微臣此生无憾。"
甄嬛的眼泪,终于决堤。
她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温实初,那个傻子!
他竟然为了她,为了一个根本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情,做出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
她回想起弘曕的成长。
她一直以为弘曕眉宇间与皇帝有几分相似,是为了掩人耳目,是她潜意识里的自我催眠。
如今想来,弘曕的清秀,他的温和,他的某些习惯,分明都与温实初如出一辙!
只是她从未敢往深处想,从未敢去质疑。
信的后半段,温实初还写道:“弘曕是无辜的,他应当拥有一个光明磊落的人生。娘娘不必因此而自责,更不必因此而改变对弘曕的爱。他有皇室的血脉,有果郡王的身份,这已是最好的安排。微臣只求娘娘能善待他,护他周全。此生,能为娘娘做此一事,我心甘情愿。
至于眉庄,她离世前,将我与孩子托付于你。
我为她守墓二十二年,已是尽了我对她的情分。
如今弘曕既已成人,我也可安心随她而去。
愿娘娘保重凤体,万事顺遂。
此生无悔,唯愿来世,能与娘娘,与眉庄,再续前缘,无需背负这般沉重。”
信的末尾,温实初的笔迹已变得潦草,仿佛生命力已所剩无几。
甄嬛将信纸紧紧地贴在胸口,泪水打湿了衣襟。
她感到无尽的痛苦、愧疚、感激,以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
温实初对她的爱,竟是如此深沉,如此无私。
他用他的生命,她的清白,她的未来,做了一场惊天豪赌。
她终于明白,当年她回宫后,为何能如此"顺利"地怀上皇嗣;为何皇帝会对弘曕如此宠爱,却从未怀疑他的血脉。
原来,这背后,是温实初用他的医术和生命,为她编织了一张天衣无缝的网。
她闭上眼,弘曕那张与温实初有几分相似的脸庞,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她的孩子,她的弘曕,竟然姓温。
08
一夜未眠。
甄嬛独自坐在殿中,烛火燃尽了一截又一截,天边的鱼肚白渐渐泛起。
她的眼睛红肿,脸上挂着泪痕,但眼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温实初的这封信,彻底颠覆了她对过往二十余年的认知。
弘曕,她的孩子,她的骄傲,原来是温实初的骨肉。
这个秘密,如同一座沉重的山峦,压得她喘不过气。
她回想起弘曕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他不像皇帝那样威严霸道,反而性情温和,心思细腻,对医术和草药也颇有兴趣。
她当时只以为是自己教导有方,又或者弘曕随了她。
如今想来,这分明是温实初的影子!
他眉眼间的清秀,举手投足间的儒雅,是那么地像温实初。
她曾多少次,在弘曕熟睡时,悄悄地抚摸他的脸庞,心中充满母爱。
但她从未想过,这个孩子,不仅仅是她与皇帝的羁绊,更是她与温实初之间,用生命和忠诚编织成的秘密。
愧疚如同潮水般涌来。
她愧疚于温实初为她所做的一切。
他深爱她,却只能将这份爱意深埋心底,甚至为了她,不惜牺牲自己的清白和名誉,甘愿背负骂名。
他为她守住了地位,守住了孩子,却也为此付出了他的一生。
她想起眉庄。
眉庄临终前,将温实初托付给她。
她以为那是姐妹情深,希望她能照拂温实初。
如今看来,眉庄早已看透一切,她知道温实初对甄嬛的感情,也知道温实初会为甄嬛做出何等牺牲。
她将他托付,与其说是照拂,不如说是希望她能好好地,永远地记住温实初。
她又想起温实初守墓的二十二年。
他用半生光阴,陪伴着眉庄的英魂。
那份深情,足以感动天地。
而在这份深情之下,他又默默守护着另一个巨大的秘密。
他的人生,是被牺牲和守护填满的。
甄嬛起身,走到窗边。
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满了整个紫奥城。
这座城,见证了她所有的荣耀与悲哀,所有的爱恨与挣扎。
而她,作为这座城最高贵的女人,却背负着一个如此沉重的秘密。
这个秘密,她将如何面对弘曕?
她将如何面对自己?
她能否继续以"母亲"的身份,去爱这个孩子?
答案是肯定的。
弘曕是她的孩子,无论血脉如何,他都是她十月怀胎,辛苦生下的孩子。
她爱他,胜过一切。
她决定,将这个秘密永远地藏在心底。
为了温实初的遗愿,为了弘曕的未来,也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定。
这个秘密一旦公之于众,必将掀起轩然大波,不仅会毁掉弘曕,也会让整个皇室蒙羞。
她想到了温实初信中最后的那句话:"唯愿来世,能与娘娘,与眉庄,再续前缘,无需背负这般沉重。"
来世吗?
甄嬛苦笑。
她这一生,早已被命运纠缠得千疮百孔,来世,她只愿能做个平凡的女子,不必再卷入这无尽的宫廷纷争。
她将温实初的信重新折好,小心翼翼地放回檀木盒中,然后将盒子藏入她寝殿最隐秘的暗格里。
这个秘密,将与她相伴一生,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几日后,福伯前来禀报,温实初已于数日前仙逝。
甄嬛闻言,只觉心头一痛,却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悲伤。
她平静地吩咐内务府,以温太医的身份,厚葬了他。
然而,在夜深人静之时,她还是独自一人,悄悄地离开了紫奥城。
她乘坐一辆朴素的马车,在几个贴身侍卫的护送下,前往温实初和眉庄的陵墓。
夜风清冷,月色如霜。
她走到温实初的墓前,墓碑上刻着"温实初之墓"几个大字。
她看着那冰冷的石碑,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男人,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忠诚"与"爱"的含义。
她没有点香,也没有烧纸,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她的目光越过温实初的墓碑,望向不远处眉庄的陵墓。
他们终于团聚了,以这种最安静、最永恒的方式。
她想起温实初信中对眉庄的提及,想起他为眉庄守墓二十二年的情深。
她知道,温实初的心中,眉庄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
而她,也许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存在,只是以不同的方式。
她弯下腰,轻轻抚摸着温实初的墓碑,冰冷的触感让她心头一颤。
"温实初,"她低声呢喃,声音被夜风吹散,"你这个傻子……为何要如此待我?"
泪水再次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这个秘密,不仅仅是弘曕的身世,更是她与温实初之间那份无法言说的情愫,以及他为她付出的巨大代价。
她想起当年在甘露寺,她与果郡王的爱情。
那份真挚的感情,最终却被命运无情地摧毁。
而温实初,则是在她最绝望的时候,为她指明了一条生路,甚至不惜以身犯险。
她曾是皇帝的宠妃,是六宫之主,是太后。
她得到过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享受过奢华富贵。
但她这一生,却充满了遗憾和失去。
她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人,甚至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孩子真正的血脉。
她站在墓前许久,直到月亮西沉,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她才缓缓转身,离开了这片充满秘密与哀伤的土地。
回到紫奥城,她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后,威仪赫赫,母仪天下。
但她的内心深处,却多了一份沉重,一份对温实初的感激,以及对弘曕的复杂情感。
她知道,她此生都将守护这个秘密。
为了温实初的牺牲,为了眉庄的托付,为了弘曕的安宁。
这个秘密,将成为她生命中永恒的印记,如影随形。
它提醒着她,权力之下,是人性的挣扎与牺牲;荣华背后,是无尽的隐忍与代价。
她会以更加深沉的爱,去爱弘曕。
她会给他最好的一切,让他远离宫廷的纷争,过上安稳而幸福的生活。
这是她对温实初最好的回报,也是她对自己的救赎。
10
岁月流转,如白驹过隙。
转眼又是一个十年。
弘曕已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继承了果郡王的爵位,成为了一方贤王。
他温和谦逊,勤勉好学,深受百姓爱戴。
他没有卷入朝堂的争斗,远离了紫奥城的权力漩涡,过着他自己选择的生活。
甄嬛作为太后,看着弘曕一步步成长,心中百感交集。
她看着他眉宇间那份与温实初相似的清秀,看着他待人接物时的温润,心中总是会泛起一阵柔软的涟漪。
她知道,这是温实初留给她最珍贵的礼物。
她与弘曕之间,有着一种超越寻常母子关系的默契。
弘曕对她孝顺恭敬,而她对弘曕,则倾注了更多的爱与关怀。
她竭尽所能地为他铺平道路,让他远离世间的纷扰。
她时常会想起温实初信中对弘曕的嘱托,她做到了。
一个春日午后,弘曕入宫请安。
他谈及最近学习医术的心得,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母后,儿臣最近研读医书,发现药理之精妙,远超儿臣想象。昔日温太医医术高超,儿臣总觉得他定有过人之处。"弘曕认真地说道。
甄嬛闻言,心头微震。
她看着弘曕那张与温实初有几分相似的脸庞,以及他眼中对医术的向往,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温实初。
"温太医确有过人之处。"甄嬛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他医术精湛,更有着一颗仁爱之心。他这一生,都在默默守护着他所珍视的一切。"
弘曕不解地看向甄嬛,他从未听母后用如此深沉的语气评价过一个人。
甄嬛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她知道,有些秘密,注定要被永远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
弘曕不必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只需要知道,他有爱他的母亲,有爱他的家人,他可以过上他想要的生活。
她看着弘曕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安慰。
温实初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
弘曕的健康成长,是他对温实初最好的告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紫奥城。
甄嬛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
她的容颜早已不再年轻,但她的眼神却依然坚定而深邃。
她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荣耀,背负了太多的秘密与责任。
温实初的密函,被她小心翼翼地藏在暗格里,成为了她生命中永恒的印记。
她知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她都将永远记住那个为她付出一切的男人,那个用生命守护了她和她的孩子,却连一个名分都未曾奢求的男人。
她的孩子,姓爱新觉罗,也姓温。
这个秘密,将随着她一同,归于尘土。
而她,也将带着这份沉重的爱与愧疚,走完她余下的漫长人生。
来源:如果萌也是一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