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从来没有过先上车,后补票的先例,要是连票都买错了的话…”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从来没有过先上车,后补票的先例,要是连票都买错了的话…”
先猜猜,这句话是电视剧《四喜》中,谁说的?
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猜是沈明珠的婆婆何丽华吧。
从第一集开始,我感觉只要有她的戏份在,就会随时随地冒出来一句:“像我们这样的家庭”。
丈夫冯志,临在下线之前,终于痛痛快快怼了一回:
“我们什么样的家庭?是达官显贵,还是富可敌国?整天嘚瑟嘚瑟,把儿子嘚瑟没了还在嘚瑟!”
但事实上,这句话并不是何丽华说的。
之前我一直以为,所谓“四喜”就是喻静香所说的,大女儿、二女儿怀孕了,儿媳怀孕加上结婚,这是“四喜”。
可我是万万没想到,原来最后还有冯美奇怀孕这件事。
就在今晚,央视热播剧《四喜》,迎来了最终的大结局,我们不妨对最终的大结局,做一个稍微简单的分析。
第一,何丽华的转变。
丈夫猝死,留下来一堆外债,情人还带着私生子来争遗产,这些在电视剧中,都维持了和原著一样的设定。
而在原著中,从儿子死亡开始,遭受了一系列重大打击的何丽华,心理防线崩溃,最终瘫痪在床,需要沈明珠时时照顾。
但在电视剧中,却完全不同。
丈夫死后,何丽华一度精神恍惚。
在丧事操办完成之后,已经许久没有下过厨房的她,给女儿和儿媳,做了一小桌饭菜。
看得出来,她想努力带两个后辈,走出如今的困境。
只是没想到,致命的打击,才刚刚到来。
原本在她眼中,经商有方且顾家的丈夫冯志,在外面不仅有情人,还有了一个几岁大的私生子。
何丽华的嘴里,一直念叨着冯志生前的种种好处。
她只是想安慰自己,让自己从来一直坚信的某种东西,不因为一场又一场的死亡,变为虚幻的泡影。
但现实,还是狠狠的击碎了这一切。
何丽华终于还是病倒了,住进了ICU。
幸亏有明珠四处筹钱,何丽华终于转危为安,可女儿美奇的怀孕,又让这个家庭,再一次经受考验。
她作为母亲,去和对方说事。
只是何丽华万万没想到,她曾经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我们这样的家庭”,却从对方嘴里,自然而然的说了出来。
何丽华已经不再是那个趾高气扬的阔太太,可人丢了什么,也不能丢了骨气。
“孩子,我们自己能养!”
第二,一重团圆。
沈明珠被送人,错位的人生,一直都是沈、许两家的心病。
原本,两家已经“和好”。
喻静香上门,言辞恳切,说他们之前都错了。
按说得知女儿还活在世上,并且被沈家夫妇照顾的这么好,喻静香两口子就该知足了。
说是这么说的,可在许知冬的婚礼上,一切都被打乱了。
但回头看,许知冬邀请姐姐沈明珠上台那句话,真的是临时起意吗?
从后面喻静香和丈夫许大成的对话来看,并不是,而是这两人,对于认回女儿的执念,一直都在。
因为这场婚礼,两家的关系,变得又开始别扭起来。
不过在经历了明珠公公猝死、破产,以及婆婆住院等事情之后,双方都发现,他们对于共同的女儿沈明珠,都是发自内心的爱。
简单的说,都是想看明珠过得好、过得幸福。
世界上的事情,说复杂就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简单到,如果双方诉求统一,早晚有一天,就会达成一致。
在最后,许、沈双方的父母,终于将一切,都摊在了桌面上,掰开了,揉碎了。
明珠的养母岳秀娥,将当年明珠姥姥留下地址的纸条,给拿了出来,第一次承认有这件事情。
她的坦诚,获得了包括明珠在内所有人的谅解。
另一边,许大成当着明珠养父的面,将亲子鉴定报告给烧了,笃定发誓以后再也不提这件事情。
这是《四喜》大结局的第一重团圆。
第三,二重团圆。
我还以为,经历过重重复杂曲折之后,何丽华会像原著中一样,瘫痪在床需要人时时照顾。
但电视剧,明显把这个给改了。
并且我觉得,改的还挺好。
话说,不是沈明辉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了吗。
于是他就回到家里的饭店,专心卤起了大排,和心心念念的陆冰,做了最后的诀别。
而何丽华呢?
她不仅没被彻底打倒,住ICU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后,何丽华反而重新激发了斗志。
她发誓,一定要让自家的“建美工坊”,重新再站起来。
突然想起了网络上的一句玩笑话,说六十岁,正是创业的好年纪。
就这样,何丽华搭配上小跟班沈明辉,从和美奇男友家谈判开始,掀开了风风火火的创业之路。
而另一边,沈明珠也承包了南溪宾馆的后厨。
最终,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或者成全,这或许,就是“喜”字的真正意义吧。
你对这个大团圆结局,怎么看呢?
来源:草本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