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2月,电视剧《四童》把袁碧晨流产退婚的全过程摊在热搜上,4.2亿阅读直接把“未婚先孕=掉价”这根旧刺拔出来血淋淋地晾。
“20万彩礼换一条命,这婚到底谁赚了?
”——2024年2月,电视剧《四童》把袁碧晨流产退婚的全过程摊在热搜上,4.2亿阅读直接把“未婚先孕=掉价”这根旧刺拔出来血淋淋地晾。
一句话:该离,离得漂亮。
剧情不新鲜,新鲜的是它把暗规则拍成了明账。
男方家先拖彩礼,再精神出轨,最后肉体越轨,每一步都像在测试“怀了娃能打折多少”;女方家一边觉得丢脸,一边把女儿当滞销货甩卖。
最扎心的是弹幕里那句“要是没流产,这婚就凑合成了”,点赞3万。
原来在不少人眼里,孩子不是生命,是价格锚点,流掉等于清仓,清仓就能止损。
剧外数据更冷:豆瓣63%观众直呼“这就是我家那边真事”,中国妇女报直接点名“彩礼博弈是新型人口买卖”。
当童瑶说那场流产戏NG17次,每次道具血包一挤,现场女工作人员集体沉默——不是演技太真,是现实更真。
说到底,谁都没赢。
男方损失一套首付钱,女方赔上身体和未来生育能力,两边家长挣回面子却输掉里子。
剧里袁碧晨最后把20万甩回去,弹幕刷屏“姐姐飒”,可转头她工作丢了、房租涨了、体检单写着“子宫内膜薄”,现实里哪个HR听你“离过婚”就发offer?
热搜再热闹,也替换不了她夜里去急诊打止痛针的300块自费账单。
彩礼可以退,伤退不了。
“所以啊,别光骂男方渣,系统就是默认女人肚子能议价。
不婚不育保平安听起来极端,可要是婚字前面永远标着价码,单身才像清仓大甩卖后的断码鞋——没人抢,反而自由。
”
——搬着小板凳追完剧的网友@阿橘
来源:俊俏饭团P0lj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