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条弹幕飘过,第二周收视直接飙到2.89%,央视八套自己都愣了半秒——原来大家不是不爱看,是之前没给到新鲜货。
“扫黑剧看腻了?
”
一条弹幕飘过,第二周收视直接飙到2.89%,央视八套自己都愣了半秒——原来大家不是不爱看,是之前没给到新鲜货。
《谷雨》把枪口对准“发票”,听起来像财务科普,结果点开就是15亿播放,豆瓣8.7,连国家税务总局官微都忍不住转发:“这集我们熟。
”
发票能有多刺激?
第一集,空壳公司连夜虚开1.2亿,打印机热得冒烟,税警冲进现场,纸还烫手。
第二集,跨境转移定价,同一批皮革在海南、香港、维京群岛来回漂,价格像过山车,利润全留在税率0的岛上。
弹幕齐刷:“原来我网购的便宜包包,是帮人家逃了税。
”
剧组里真有人懂行。
六个税务专家蹲组半年,专盯“税率小数点”。
井柏然演前刑警,先去北京刑侦总队蹭了俩月课,学血迹喷溅角度,毕业考是分辨人造血和真血,错一题就被教官踢出教室。
孙艺洲更离谱,金税四期系统被他玩到飞起,拍完戏直接帮道具组把差旅发票理得明明白白,财务小姐姐当场想发offer。
最狠的是,38个案子全是真的。
“2018广东皮革厂虚开案”里,主犯用同一批货轮回出口,骗退税13次,海关关员愣是没看出箱子编号重复。
剧里把这段拍成四分钟长镜头,观众跟着集装箱一路漂,弹幕安静得可怕——原来骗税不是数字,是肉眼可见的流水线。
播到第十集,一个热搜自己爬上来:#我妈看完去税务局举报我爸#。
点进去,姑娘说老爹常年用“个人卡”收公司款,她妈原本不懂,剧里一句“私账公用=隐匿收入”瞬间点透,第二天拉着小票去大厅,工作人员还以为是剧组彩蛋。
高校也凑热闹。
教育部刚发的数据,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咨询量暴涨40%,招生办老师接电话接到嗓子冒烟,“都想当孙艺洲同事”。
中国公安大学干脆把《谷雨》第7集剪成公开课,课堂弹幕比剧里还热闹。
越南国家电视台动作更快,四月直接上星,翻译组头疼:中文“增值税留抵”没有对应词,最后音译成“luu di”,听起来像“溜敌”,倒也挺带感。
央视纪实频道没等剧终,先甩出三集纪录片,3月15日开播,片名简单粗暴——《〈谷雨〉背后的真实案件》。
预告里,真正的稽查员出镜,脸上打码,声音不变:“电视剧还是温柔了,现实里我们追一张发票,能追到地球另一面。
”
剧迷还在二刷,行业已经动刀。
跨境电商平台连夜开会,把“转移定价”写进内控红线;几家头部主播悄悄补税,生怕成为下一集原型。
观众一边吃瓜一边后怕:原来钱包被谁掏走,税务局比银行更清楚。
今晚更新到22集,预告里井柏然站在保税区楼顶,手里攥着一张皱皱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对面人问:“值多少钱?
”
他报了个数,镜头拉近,纸角已经燃起来了。
弹幕刷屏:那张纸,可能真值几十亿。
屏幕前的你,要是也翻出一张旧发票,会不会下意识对一下税号?
别慌,先查查“金税四期”关键词,再决定要不要去楼下便利店开发票——
万一抬头写错,剧里的警车,可能下一秒就到你家门口。
来源:好剧百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