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喜》大结局:直到喻静香婚宴上让沈明珠认亲,才知张浩让二胎随许知夏姓的真相
作者:温纾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年代,随父姓随母姓都一样。
《四喜》的原著里,许知夏的二胎出生后,张浩尊重了她的意见,给孩子取名“许若澹”让孩子随母姓。
可是:
很多权利这一代人得到了,并不代表上一代人也拥有。
许知夏的婆婆就在知道这件事后,崩溃了。
随母姓的真相
在原著里,得知孩子不姓张,而跟着许知夏姓许,婆婆愤懑之下居然气哭了,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给孩子上户口的时候,婆婆非要跟着去,盯着张浩,张浩还是找了个空,把户口上了,给孩子叫了“许若澹”这个名字,婆婆看着户口本上那个许字,两股眼泪直流,张浩只好耐心地给她解释,一路安抚,回到家,婆婆还在哭,又对着知夏哭:“你们有你们的大道理,我也有我的大道理。过日子,女人哪能不受点儿委屈?我也受了一辈子委屈,也没人给我什么这个权,那个权,我什么权都没有,在这个家连说话权都没有,凭什么?到了你们这儿,一会儿要生育权,一会儿要冠姓权,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你们说改就改了,你们要上天。”
她们那一代,是没有这样的权利的。
所以,许知夏的婆婆彻底破防了。
面对许知夏有这样的权利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嫉妒。
因为没有得到过,没有真正感受过平等,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婆婆的第一反应是错愕的,甚至张浩这样的决定,是超出她的决定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许知夏只得好言安慰,因为在此之前,许知夏也是重男轻女家庭之下的受害者。
对于张浩这样的举动,她其实也是没想到的。
许知夏长大工作赚钱成家立业,但实际上却还是要接受母亲的软性吸血转而去供养弟弟许知冬。
在家里还需要面对婆婆的嘲讽挖苦,逼着生二胎,真正公平,是她没有感受过的。
“爱情和孩子可能是荷尔蒙的产物,但婚姻不是。两个相爱的人,能顺利走进婚姻,并能一直走下去,靠的不是举案齐眉,而是肝胆相照,必要的时候,两肋插刀。”
这两个人的婚姻,有过肝胆相照,却没有两肋插刀。
现在,张浩开始两肋插刀了。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或多或少出于目的,但总归离不了人性。
事实证明:
家庭里,如果只是一方在挑大梁,而另一方则选择轻松躺平,也不在其他空白的方面做出填补,那就意味着这两个人的婚姻是不会平衡的。
而后期的张浩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才开始竞聘,在意识到许知夏向自己娘家的倾斜后,这才真正料到:
妻子把自己的小家当家,但是在这个家里长时间得不到认可,所以心也自然在大家上,时间久了,人心也是会凉的。
剧里面,尤其是这次她私自把婆婆给出的钢琴课的钱挪用,借给了沈明珠让她给婆婆缴纳费用,其实就已经看得出来她的心究竟在哪里了。
利益永远是人性的照妖镜。
人只有在真正威胁到自己利益的时候,态度才会骤然转变。
而后期张浩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才开始有所转变,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开始把许知夏往自己的小家拽。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当有人威胁到你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当场翻脸。
而张浩的做法便是如此。
婚礼上认亲
而在许知冬和袁碧晨的婚礼上,张浩更是警戒心重了。
因为,他意识到一个问题:
只要喻静香和许大成不消停,自己和许知夏的小家就永远不会真正安稳,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事情做到底。
喻静香就是这样,没有理也能找出三分理来。
许知冬的婚礼上,如果没有喻静香的授意,他怎么可能会对这个毫无情感的姐姐一下子就饱含深情?
他对许知夏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三十多年的姐姐的态度都是如此,更何况是沈明珠这个不养在身边的姐姐?
很多人之所以看不出软性吸血在哪里,其实就在于此。
喻静香一次次用亲情,甚至不惜,让效果达到了。
她是重男轻女之下的受害者,但她如今的姿态,却比加害者不遑多让。
面对许知冬和袁碧晨的婚事,她一次次克扣彩礼想着让人家先上车后补票来拿捏对方;面对彩礼和认亲问题,她开始威逼利诱许知夏拿出十万块,甚至为了填自己的恩情让她去供养沈明珠的养父母;喻静香住院后背,上一秒感受过岳秀娥的真情,也知道人家是对这个女儿实实在在的好,说不认亲,两家就这么过着,时不时探望就好,转头在婚礼上让儿子公开沈明珠的真实身份,自己和许大成还在那里大肆宣传……
有意无意的微妙恶意,才是让岳秀娥在婚礼上破防,喊沈明珠当场回家的真相。
婚礼上,喻静香的态度也更加让张浩确信,如果不做一个切割,或许许知夏还会继续犯糊涂。
许知夏没有得到过母亲完全的偏爱,所以会选择一次一次地上当,一次一次用自己其实早已不耐烦的那份有一点爱,却又湿淋淋的,压的自己喘不上来气的亲情来支撑自己的大家;但张浩是独生子,是实实在在感受过家庭的偏爱,是不需要切割自身的利益,使用金钱让渡来瓜分父母对自己的爱的。
这次挪用钢琴课的五万块,那下次呢?
所以,张浩看得很清楚。
很残忍,也很现实。
因为得到过真正的爱,所以看得出来这个家究竟谁是受害者,所以也能看出来喻静香对这个女儿的敷衍。
而这,也正是张浩愈加坚定要让许知夏离自己的娘家远一些,让儿子跟着许知夏姓的原因。
只要这个家真正有了姓许的牵挂,那妻子才会逐渐把重心往小家上移动,而不是往大家庭上风险。
很现实,也很扎心。
往往是从血缘开始的麻烦,也最容易用血缘斩断。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从来如此。
题外话
话说回来,许知夏这个角色后期真的是越来越癫狂了。
编剧是不是疯了,原本那么明理清醒懂边界的人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按照原著写也行啊!!!
至少我们知夏,有房子有存款有自己的强大事业不至于让自己受这种窝囊气!!!
有被气到。
来源:温纾言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