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外传之《言豫津传》【36】:宫羽潜言侯府送柳叶线装书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0 20:27 1

摘要:母亲的丧仪过后,言府仿佛被抽走了最后一丝鲜活的气息,彻底沉寂下来。那是一种浸透了悲伤与无奈的沉寂,连檐下新换上的素白灯笼,在春风中也显得无精打采,透着一股萧索。

《琅琊榜》·《卿本谪仙:言豫津浮生录》

文/鼎客儿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1ljn6f2

第三十六章 新绿破土

母亲的丧仪过后,言府仿佛被抽走了最后一丝鲜活的气息,彻底沉寂下来。那是一种浸透了悲伤与无奈的沉寂,连檐下新换上的素白灯笼,在春风中也显得无精打采,透着一股萧索。

言阙在妻子下葬后,便再次将自己锁进了那间充斥着丹砂与寂寥的静室,甚至比以往更加沉默,更加隔绝。父子二人虽同处一府,却仿佛生活在两个互不相通的世界,中间横亘着的,不仅是逝去的至亲,还有那十三年都无法消弭的、关于过往的沉重分歧。

言豫津褪下了华丽的锦袍,换上了一身素净的月白常服,整个人也如同被这连番的变故洗练过一般,眉宇间少了几分浮浪,多了几分沉静的棱角。他不再刻意回避府外的视线,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在暗中筹谋。他开始以言侯府世子的身份,更频繁地出现在一些必要的场合——宗室祭祀,清流文会,甚至是一些关乎民生实务的讨论。

他依旧言笑晏晏,风度翩翩,但那份笑意底下,却多了让人不敢小觑的洞悉与沉稳。有人私下议论,说言家这位公子,经此一劫,竟是脱胎换骨,隐隐有了几分当年言侯爷年轻时的风采。

这一日,他受邀参加一场由几位致仕老臣发起、旨在讨论今年江淮漕运疏浚事宜的小型茶会。与会者多是些不掌实权、却德高望重的老臣,以及部分像他这样家世显赫、却暂无具体职司的年轻子弟。话题起初围绕着漕运线路、经费筹措等具体问题展开,言豫津并不多言,只安静听着,偶尔在关键处插上一两句切中肯綮的见解,引得几位老臣频频侧目。

然而,茶会过半,话题不知怎地,便被一位与誉王府走得颇近的宗室子弟,引向了近日朝中关于几位边镇将领的调动传闻上。那人言语间,对靖王在军中的影响力隐隐流露出几分忌惮与不满。

席间气氛顿时有些微妙起来。几位老臣或低头品茶,或捻须不语,显然不愿卷入这等敏感话题。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1nQBsbi

言豫津放下手中的青瓷茶杯,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抬眼看向那位宗室子弟,脸上带着惯常的、略显疏淡的笑意:“李兄此言,倒是提醒了我。说起边将调动,小弟前日偶翻旧档,倒是看到一则趣闻。说是前朝某位镇守北境的大将,因深得军心,遭朝中宵小构陷,说他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先帝不明就里,下旨锁拿。结果圣旨刚到边关,恰逢外敌大举入侵,军中无主,险些酿成塌天之祸。幸得一位老监军力排众议,暂缓宣旨,督军死战,方保疆土无损。事后查明,那大将竟是蒙受了天大的冤枉。”

他语速平缓,仿佛只是在讲述一段与己无关的前朝轶事,目光却清亮地扫过在场众人:“可见,这为将者,能得军心,本是好事,关键在于其心是忠是奸,其行是护国还是谋私。若因噎废食,因惧生疑,寒了忠良将士之心,岂非自毁长城?”

他这番话,并未直接为靖王辩护,却借古喻今,点明了“军心”与“忠奸”之辨,其立场已是不言自明。

那位李姓宗室子弟脸色顿时有些难看,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但在言豫津那平静却带着无形压力的目光注视下,终究没能说出什么,只得讪讪地端起茶杯,掩饰尴尬。

几位老臣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翰林抚掌轻叹:“言世子此言,老成谋国,切中时弊啊!为政者,确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茶会的气氛,便在言豫津这四两拨千斤的话语中,悄然扭转。

离开茶会,已是夕阳西斜。言豫津并未立刻回府,而是信步登上了金陵城中一处地势较高的酒楼。凭栏远眺,整个帝都尽收眼底。暮色苍茫,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勾勒出这座城池庞大而复杂的轮廓。

他知道,自己今日在茶会上的言论,很快便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到该听到的人耳中。这不再是他躲在屏风后释放的模糊信号,而是他作为言豫津,正式走到台前,发出的清晰声音。

他并不畏惧。母亲的离去,如同一次残酷的淬炼,让他看清了许多,也放下了许多。那些曾经觉得沉重无比的身份枷锁、人言可畏,如今看来,反倒成了他可以依仗的力量。言府世子的身份,是一道屏障,也是一座高台。运用得当,便能在这纷乱的棋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1qLboGy

就在他凝神远眺之际,眼角余光忽然瞥见楼下街角,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是宫羽!

她依旧是一身素净的衣裙,并未乘坐马车,只是独自一人,步履匆匆,手中似乎还提着一个小小的、用青布包裹的提篮,看方向,竟是朝着……苏宅而去?

言豫津的心猛地一跳。苏宅?她这般时候,独自一人去苏宅?是梅长苏的病情有了变化?还是……?

他几乎要立刻下楼跟上去,但脚步刚动,便又硬生生顿住。不行,他不能如此贸然。苏宅周围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若此刻出现,与宫羽同行,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反而可能给她和梅长苏带来麻烦。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是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宫羽那抹纤细而决绝的身影,看着她穿过熙攘的人群,消失在通往苏宅的那条僻静巷口。

直到她的身影彻底不见,言豫津才缓缓收回目光,心中却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再也无法平静。梅长苏的病情,宫羽的安危,还有那盘依旧扑朔迷离的棋局……种种担忧交织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他站在栏杆前,久久未动。夜风吹拂着他素白的衣袂,带来一丝凉意。楼下是红尘万丈,喧嚣人间,而他却仿佛独立于这片喧嚣之上,感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责任。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发出声音。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更精准的布局,需要在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新绿之下,扎下属于自己的、坚实的根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1tZoSPd

回到言府时,夜色已深。府内一片寂静,只有他书房的那盏灯,还孤零零地亮着。

他推门而入,却意外地发现,书案上多了一本他未曾见过的、装帧古雅的线装书。书页间,夹着一片新摘的、翠绿欲滴的柳叶。

他拿起那片柳叶,在灯下仔细端详。叶片脉络清晰,边缘带着锯齿,是新芽初绽时最鲜嫩的模样。书中,则是一卷关于前朝吏治与漕运改革的杂论,其中几处,被人以极细的朱笔,不着痕迹地圈点过。

没有署名,没有只言片语。

但言豫津却瞬间明白了。这是宫羽来过。她在他外出时,悄然潜入他的书房,留下了这片柳叶,和这本或许藏着她,或者梅长苏某些提示的书。

她是在告诉他,他们知道他的动向,认可他的选择,并且,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依旧在默默关注着,支持着。

言豫津紧紧攥着那片柔软的柳叶,感受着那生机勃勃的触感,心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暖流与力量。

新绿破土,其势虽微,其意却坚。

在这漫漫长夜里,他并非独行。

【第四卷 终】【未完待续】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1uYUlWv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