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5点收视,首集就飙上热搜,我却看得后背发凉——TVB把AI主播塞进黄金档,镜头里那张永远不累的假脸,跟黄宗泽演的古肇华一起,把真记者逼到死角。
25点收视,首集就飙上热搜,我却看得后背发凉——TVB把AI主播塞进黄金档,镜头里那张永远不累的假脸,跟黄宗泽演的古肇华一起,把真记者逼到死角。
新闻什么时候成了代码和资本的玩具?
我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如果明天播的是我,我妈还能认出那是我吗?
古肇华一出场就杀人不眨眼。
不是拿刀,是拿广告合同。
塌楼现场,他一句“先播保险口播”,把废墟里的哭声掐成静音。
黄宗泽自己加的词,拍完跟导演说“这行就这样”,现场没人反驳,因为大家都见过——去年香港某屋苑维修费翻十倍,业主举着横幅,电视台却播着“幸福家居”广告,画面一模一样。
更狠的是AI主播。
剧里SNK把一条车祸视频喂给算法,十秒生成“死者酒驾”字幕,流量爆了,真相没人再追。
现实更离谱,NOW TV真把虚拟人放进了晚间试播,通讯局的草案还在纸上,直播间已经先行试水。
编剧说灵感来自监管草案,我看是草案赶不上剧本——剧都播完了,条文还没落地。
观众喊爽,我却爽不起来。
高海宁演的许诗晴,台上领奖,台下被通知“以后口播用AI,你配口型就行”。
她那场笑到一半嘴角僵住的戏,不是演,是真。
佘诗曼直接签短剧约,去内地拍衍生,说“想自己写台词,至少人写的”。
李施嬅更绝,干脆开制作公司,自己拍调查记者新剧,理由一句:“再等下去,连记者都要靠算法立项。
”
最扎心的是弹幕。
有人刷“AI不会罢工,不会哭,不会累”,点赞破万。
我盯着屏幕,忽然想起十年前跑突发,师傅扛着摄像机冲在最前,边跑边喊“机器可以抖,心不能抖”。
现在机器不抖了,心呢?
剧里给出唯一一句人话:“新闻可以AI,真相不能造假。
”话刚说完,镜头切到古肇华在办公室鼓掌——他刚用假新闻炒高股价,收盘入账九位数。
弹幕瞬间安静,像被谁按了静音键。
我关掉电视,手机推送弹出:AI主播明晚加更,24小时不间断。
我点了卸载,手指悬在确认键上,忽然明白——真正的反派不是古肇华,也不是AI,是我们自己把遥控器交给了算法。
别让屏幕里的脸替你决定什么是真,一旦按下去,下次哭的就轮到你。
来源:湘娱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