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外传之《言豫津传》【10】:梅长苏默认自己是林殊哥哥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0 15:01 1

摘要:言府庭院里那几株老柿子树,叶子早已落尽,只剩下累累的、橙红色的果实挂在枝头,像一盏盏沉默的小灯笼,在萧瑟的秋风中固执地亮着。

《琅琊榜》·《卿本谪仙:言豫津浮生录》

文/鼎客儿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UhBkELf8

第十章 破冰

霜降过后,金陵城的寒意又重了几分。连日光都显得稀薄无力,懒洋洋地照在琉璃瓦上,折射出清冷的光。

言府庭院里那几株老柿子树,叶子早已落尽,只剩下累累的、橙红色的果实挂在枝头,像一盏盏沉默的小灯笼,在萧瑟的秋风中固执地亮着。

言豫津近来似乎愈发“荒唐”了。

他包下了西市最大的戏班子“云韶府”整整十日,不為别的,只為排演一出早已失传的前朝古戏《兰陵王入阵曲》。这出戏以武舞为主,动作刚健,气势雄浑,与当下流行的柔靡之音格格不入。他亲自参与编排,对乐师的鼓点、舞者的步伐、乃至盔甲道具的形制都挑剔到了极致,那股子认真劲儿,让熟悉他的人都啧啧称奇,只当是言大公子又找到了新的玩意儿,且玩得格外投入。

“这里,鼓声要再沉一些,再急一些!要有金戈铁马之声!”排演场上,言豫津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窄袖胡服,指着乐师,眉宇间带着罕见的专注,“舞者手中的戟,不是装饰,是杀敌的兵器!动作要有力,眼神要狠!不是让你们去唱《牡丹亭》!”

他穿梭在排演场中,时而示范一个弓步突刺的动作,时而纠正舞者一个细微的眼神。那身影矫健,目光锐利,竟隐隐透出几分与其平日形象截然不同的英气。

无人知晓,这出《兰陵王入阵曲》,是当年林殊极为喜爱的一支古舞。他曾说过,男儿当如是,披坚执锐,护国守疆。那时,他们还是懵懂少年,在校场的夕阳下,林殊曾握着木棍,笨拙地比划过几个动作,引得小豫津拍手欢笑。

他在用这种方式,敲打着记忆的门扉。用这喧嚣的鼓乐,掩盖他内心焦灼的叩问。

排演间隙,他靠在窗边休息,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苏宅的方向。那日马场归来后,他并未再刻意接近梅长苏,只是将这些细微的、带着特定指向的“信号”,持续不断地释放出去。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回应,或者,一个更为明确的信号。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UhDFPTaF

这日午后,排演正酣,观砚却悄悄来到他身边,低声道:“少爷,苏宅派人送来了一份礼物。”

言豫津心中猛地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看着场中的排演,懒洋洋地问:“哦?苏先生?他送什么来了?”

“是一套文房四宝。”观砚递上一个制作考究的锦盒,“送东西的人说,苏先生听闻公子近来雅好词曲,排演古戏,想必也需要记录心得,润色剧本,特送上湖笔徽墨,聊表心意。”

言豫津接过锦盒,打开。里面果然是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紫檀木的笔杆,触手温润,徽墨黝黑发亮,隐隐透着松烟香气。东西名贵,却也算不上特别出奇,符合一个清客文人送给交往不深的勋贵子弟的礼节性礼物。

他拿起那支紫檀毛笔,在指间转动着,目光落在笔杆末端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刻痕上。那刻痕很浅,形状有些奇特,像是一道小小的、凝固的火焰。

又是火焰!

言豫津的指尖微微发颤。他强压下心头的悸动,将笔放下,合上锦盒,脸上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受宠若惊又有些漫不经心的笑容:“苏先生太客气了。回头备份回礼,挑些上好的药材送过去,就说是本公子谢他惦念。”

“是。”观砚应声退下。

言豫津重新将目光投向排演场,鼓乐声依旧喧嚣,但他却仿佛什么都听不见了。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那支笔,那个火焰刻痕之上。

这绝不是一份简单的礼节性礼物。这是一个回应!一个对他连日来那些隐晦“信号”的回应!

梅长苏接收到了他的信息,并且,用这种同样隐晦的方式,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那火焰刻痕,与书房木盒上的徽记,与赤焰军,一脉相承!

他是在告诉自己,他明白自己的心意,他承认了那份关联!

一股巨大的、几乎要将他淹没的狂喜与酸楚,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猛地背过身去,假装被鼓声震得捂住了耳朵,借此掩饰瞬间泛红的眼眶和剧烈起伏的胸膛。

他猜对了!梅长苏,果然与赤焰有关!与林殊哥哥有关!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UhGtMkGQ

接下来的排演,言豫津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草草结束了当日的排练,吩咐赏赐下去,便带着那套文房四宝,匆匆回了言府。

他没有再去书房,而是直接去了后园那座少有人至的观星楼。

楼很高,风很大。他凭栏而立,任由冰冷的秋风吹拂着他滚烫的脸颊。手中紧紧攥着那支紫檀毛笔,指腹反复摩挲着那个小小的火焰刻痕。

多年来,那枚玉马坠子是他唯一的念想和慰藉,也是沉重的枷锁。他独自守着那段被尘封的过往,在锦绣繁华中扮演着没心没肺的浪荡子,无人可诉,无人能懂。而此刻,他仿佛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终于看到了一点微光,看到了一个同路者。

尽管那个同路者,依旧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带着满身的病痛与深不可测的城府。

但他不再是一个人了。

他在楼顶站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色,如同那年梅岭被鲜血浸透的晚霞。

当最后一丝光亮没入地平线,金陵城华灯初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暮色中绵延开来,如同一场盛大而虚幻的梦。

言豫津缓缓走下观星楼。他的步伐很稳,眼神却与往日截然不同。那层浮于表面的疏懒与玩世不恭依旧存在,但眼底深处,却多了一丝沉静的、如同淬火后的钢铁般坚定的光芒。

他知道,破冰之时已至。

他不能急切,不能冒进。梅长苏既然选择用如此隐晦的方式回应,必然有其深意。他需要继续扮演好“言豫津”这个角色,甚至要演得比以前更加逼真。但同时,他也要在暗中,为那个可能即将到来的、翻天覆地的变故,做好准备。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UhJIftii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言豫津受邀前往纪王府赏菊。纪王爷性喜风雅,府中菊花开得正好,各色名品争奇斗艳。席间自然少不了清谈雅聚,曲水流觞。

言豫津依旧是席间的活跃分子,与几位相熟的公子哥儿品评菊花,谈论诗词,偶尔插科打诨,引得众人发笑。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这片歌舞升平之中。

然而,当一位以博闻强记著称的老学士,在谈论古今名将时,无意中提及“用兵如神,莫过于昔年林……”话到嘴边,猛地刹住,面露尴尬之色,席间气氛瞬间凝滞。

众人皆缄口不言,或低头饮酒,或假装欣赏菊花。

就在这片难堪的寂静中,言豫津却忽然轻笑一声,打破了沉默,他晃着手中的酒杯,漫不经心地说道:“老先生何必欲言又止?都是陈年旧事了。这菊花嘛,还是赏眼前的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他语气轻松,带着一种浑然不以为意的洒脱,仿佛真的将那段惨烈的过往视作了无关紧要的“陈年旧事”。

他这番话,看似附和了当下“遗忘”的主流,但落在某些有心人耳中,尤其是……或许会通过某种渠道传到苏宅的那位耳中,却是一种更为清晰的表态——

我在配合。我在扮演你们需要我扮演的角色。

席间众人见他如此“豁达”,也都松了口气,纷纷笑着将话题引开。

言豫津笑着饮尽杯中酒,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席间众人,最后落在远处一盆开得正盛的白菊上,花瓣层层叠叠,在灯下泛着冷玉般的光泽。

他知道,从收到那套文房四宝起,他与梅长苏之间,已然建立起一种无声的、脆弱的,却又至关重要的联系。

冰层已破,潜流暗涌。

而他,将不再是岸边那个孤独的看客。

【第一卷 终】【未完待续】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UhKu8WOn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