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谍战剧却一眼看出“这单位咋又内斗”的观众,6月刚播完的《沉默的荣耀》把段退之摁住吴石不举报的桥段甩到脸上:1950年台北,保密局和二厅抢预算抢面子,一个“养案”把同僚当筹码,直接把“共谍”拍成职场宫斗。剧刚收官,岛内论坛就吵翻——有人骂段退之冷血,有人拍手称
追谍战剧却一眼看出“这单位咋又内斗”的观众,6月刚播完的《沉默的荣耀》把段退之摁住吴石不举报的桥段甩到脸上:1950年台北,保密局和二厅抢预算抢面子,一个“养案”把同僚当筹码,直接把“共谍”拍成职场宫斗。剧刚收官,岛内论坛就吵翻——有人骂段退之冷血,有人拍手称“体制内就这德行”,吵到官方都下场放话“艺术创作别套解密档案”。我站后者:把叛徒当KPI,这操作放今天也一点不过时。
养案不是编剧脑洞。解密编号A0402157的“国防部”旧件写得直白:1951年某组长发现线索先按兵不动,三个月后拿“上线网”换勋章,升两级。段退之照抄罢了。更鸡贼的是谷正文,真人真事,档案里他一边抓共谍一边偷走私黄金,劫囚车那场面算温柔,省掉的是他半夜把嫌犯扔进海里喂鲨鱼的段子。吴石更惨,历史里他根本没被同僚出卖,是副官喝多了漏嘴被谷正文捡包,剧里改成“上级捏死下级”纯粹为让段退之显得更像打工人——领导手里捏着把柄,谁都得替背锅。
岛内学者早把账本算清:1950-1955年破的三百件“匪谍”,三成卷宗第一页就写着“与×单位争夺归属”。奖金、编制、赴美受训名额全靠这行字。CIA 1953年内部备忘录也吐槽:“ Taipei agencies spend more energy fighting for file access than fighting reds.”翻译过来:他们抢档案比抓间谍上心。段退之只是把这行英文演成中文,顺带提醒观众:职场里别把同事当兄弟,别把对手当傻子,绩效面前,谁都可能把你填进表格最后一栏。
剧终弹幕飘得最扎心的一句:“原来内鬼是绩效考核。”话丑理真。70年前台北那套,换成今天就是两部门抢预算、抢热搜、抢冠名。历史只是换了皮肤,官僚从不掉线。
网友跟帖—— “看完直接对号入座,我们部去年也养了个项目,年底汇报吹成战略级,笑死。” “段退之不就是隔壁组Leader?客户问题不解决,先截图甩锅,熟悉得吓人。” “吴石活该吗?不,他像极了背锅的打工人,项目黄了先枪毙一线员工。” “别骂编剧黑化,现实比剧更离谱,我舅爷当年就是被‘养案’养没了,家人才提起来就摇头。”
来源:博学的远山Wyu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