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战把《十日终焉》剧本退回去”——这条消息像一颗小石子砸进油锅,噼里啪啦炸了两周。 很多人以为只是“顶流耍大牌”,真相却像剧本里的死亡循环:表面看是演员挑戏,骨子里是平台、IP、资本三方在赌命。
“肖战把《十日终焉》剧本退回去”——这条消息像一颗小石子砸进油锅,噼里啪啦炸了两周。 很多人以为只是“顶流耍大牌”,真相却像剧本里的死亡循环:表面看是演员挑戏,骨子里是平台、IP、资本三方在赌命。
先说结论:肖战大概率不会接,项目也不会死,但《十日终焉》想从“小说爆款”变成“剧王”,得先闯三道鬼门关。
——
第一道关:无限流,观众早就不新鲜
2021 年《开端》把“时间循环”送上热搜,一年之后 18 部同题材备案,观众连“公交车爆炸”都吃腻了。 《十日终焉》原著最香的是“密室逃脱+狼人杀”的爽感,可一旦搬上屏幕,就变成“大逃杀 2.0”。 平台内部的数据更直白:过去 12 个月,带“无限流”tag 的预告片,完播率掉 27%,弹幕里最多的是“又循环?困了”。 想破局,要么把循环玩成“中式恐怖”——像湖南台《惊香》用傩戏面具做“复活点”;要么干脆砍掉重置按钮,把“倒计时”做成人物情绪放大器,让观众代入“我只能活 10 天”的窒息,而不是“读档重启”的无聊。
——
第二道关:超级 IP 的“粉丝税”
原著 280 万字,分 6 部,角色 97 个,名场面 120+——这哪是剧本,是“拆迁清单”。 剧版目前规划 3 季,每季 30 集,算头算尾只能留 20% 名场面。 书粉已经在超话列 Excel: “删了‘人鼠游戏’我就一星”“敢改‘终焉之地’设定就弃剧”。 平台策略是“拆东墙补西墙”:把高燃关卡压缩成 8 集“副本”,腾出 12 集给男主齐夏加“前史”——让他开局就欠下 3000 万赌债,把“想赢”改成“想活”,用“道德瑕疵”换观众共情。 可一旦加戏过火,书粉掀桌;不加戏,路人看不懂。 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谁嗓门大谁说了算”。
——
第三道关:顶流不是“救命丹”,而是“抵押物”
企鹅之所以先递本子给肖战,不是因为他像齐夏,而是“齐夏”需要他的脸来发信用卡: 平台拿肖战去招商,广告商听到名字就先签 2 亿意向;拿肖战去谈海外,Disney+ 直接开口要中文原声。 但肖战团队把剧本打回来,理由只有一句: “角色弧线立不住,我们不想第一季演完人,第二季被观众骂毁 IP。” 说白了,肖战不是嫌钱少,是怕“齐夏”沦为工具人——第一季负责帅,第二季负责背锅。 他一旦拒演,平台立刻启动“B 方案”: 找“次顶流+老戏骨”双线并行,用“戏骨保质感、流量带招商”的老招。 只是片酬拦腰砍 35%,播出档期从 S+ 降到 A+,招商页也把“肖战同款”换成“无限流宇宙”。 观众不会记得项目曾经“差点肖战”,只会记得开播后“谁丑谁出戏”。
——
抄袭旧账:一颗延迟引爆的雷
2022 年贴吧就有人列 18 处“既视感”,从《密室逃脱》《赌博默示录》到《弹丸论破》。 当时作者及时回应“灵感共通”,小说免费连载,没形成诉讼。 可剧版一旦收钱,性质就变“商业盈利”,旧帖会被营销号挖坟、截图、做调色盘,上热搜只需 3 小时。 企鹅的法务部已悄悄把“风险排查”写进预算: 请原设定集作者、做著作权登记、给关键场景改 30% 视觉——把“审判屋”从哥特教堂改成川渝防空洞,把“人兔”面具从日式能面改成贵州傩面。 能不能彻底避险?谁也不敢打包票,只能“先上车后补票,赌播出时观众更忙骂别的”。
——
肖战不演,谁来接盘?
最新内部试镜名单里,出现两个方向: 一是“少年感+赌性”:王鹤棣、范丞丞; 一是“病娇疯批”:张新成、曾舜晞。 副导演私下说:“谁能在 10 秒内把‘我想活’演成‘我想带你一起死’,谁就赢。” 这角色不是传统爽文男主,而是“高智商反英雄”: 他要让观众相信“为活命可以坑队友”,又要让镜头拍到他“坑完立刻自毁”。 演好了,就是下一个“暗黑肖战”;演砸,就是“油腻版张东升”。 谁敢拿 3000 万片酬赌这一把?
——
平台的备案表里,《十日终焉》开机时间写着 2025 Q2,预算 3.5 亿,分 3 季。 它像一座倒计时的炸弹,倒计时 10 天——哦不,是 10 个月: 剧本不改观众骂,改多了书粉骂; 演员定了招商笑,扑了平台哭; 抄袭没爆全网嗨,爆了律师嗨。
肖战只是第一个推门的人,他选择“先别进”。 门没锁,里面的人仍在一圈一圈推循环: 把无限流改到不无限,把超级 IP 改到不超级,把顶流用到不顶。 下一位推门者,得带着新剧本、新面孔、新炸弹,再来一次 10 秒试镜—— 这一回,观众给的耐心,可能只剩 10 集。
来源:好剧百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