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她偏偏守着又穷又懒又凶的白光,一次次吵架说离婚,又一次次回头原谅。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群的婚姻一直让人看得憋屈。
她长得不算差,还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可她偏偏守着又穷又懒又凶的白光,一次次吵架说离婚,又一次次回头原谅。
很多观众都搞不清,明明是一段看不到希望的婚姻,罗子群为什么就狠不下心彻底离开?
其实答案没那么复杂,白光的刻意拿捏和罗子群的自我束缚,早就把她困在了这段糟糕的关系里。
说实话,白光能拴住罗子群,一开始就占了“主动”的优势。
贺涵问过他怎么追到罗子群,他只说了一句“男人就得主动出击”。
这话听着简单,却戳中了罗子群的需求。
比起贺涵和唐晶十年拉扯、谁都不愿先低头的傲娇,白光的追求直白又热烈。
他直接告诉罗子群自己喜欢她,不管对方家人反对,一门心思往前冲。
年轻的罗子群没见过这种架势,很容易就被这份热情冲昏了头,哪怕姐姐罗子君和母亲薛珍珠极力反对,还是执意嫁给了他。
婚后的白光,更是把“示弱”这招用得炉火纯青。
他丢了工作就喝闷酒喝到进医院,等着薛珍珠心疼女儿掏钱付医药费,等着罗子群来照顾。
面对罗子君的指责,他立马摆出可怜兮兮的样子,保证自己会改,会让罗子群过上好日子。
这些承诺听着虚无缥缈,罗子群却次次当真。
更让人无奈的是,只要罗子群提离婚,他二话不说就下跪,姿态放得极低。
他算准了罗子群心软,知道她会担心自己离开后,白光活不下去。
罗子群提离婚的频率高到每周一次,可这些话在白光眼里,不过是虚张声势。
他摸透了罗子群的软肋,知道她嘴上说得狠,心里却舍不得。
甜言蜜语加下跪示弱,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罗子群根本招架不住。
很显然,白光的“拿捏”不是靠真心,而是靠对人性的算计。
他知道罗子群需要被需要的感觉,也知道她不敢轻易打破现状,所以一次次用同样的方式让她回心转意。
反观唐晶和贺涵,唐晶始终不愿在感情里低头,怕丢了面子,可罗子群不一样,她在主动的白光面前,早就没了招架之力。
光有白光的套路,未必能绑住一个人太久。
罗子群的离不开,终究是自己给自己设了限。
她总在否定自己,对着罗子君感慨,说自己不像姐姐那样,当了多年全职太太,保养得宜。
这些年的辛苦全写在脸上,她甚至不敢照镜子。
在她心里,自己早已没了吸引力,如果离婚,大概率没人再愿意娶她。
更何况,她怕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万一离婚后过得比现在更差,那还不如将就现状。
这种对未来的恐惧,让她一次次放弃了逃离的机会。
罗子群的“拯救者情结”,更是把自己推得越来越远。
她潜意识里觉得白光一无是处,离开自己就活不下去。
于是她把自己当成家里的支柱,苦苦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白光倒腾手串赔了两万,是她省吃俭用,还要向罗子君求助,才填上了窟窿。
她以为自己是在拯救白光,却没发现,这种纵容反而养懒了白光。
本来想,她的付出能换来白光的改变,可后来发现,白光的懒和不上进,早就被她的妥协喂成了习惯。
让人意外的是,在罗子群短暂离开的那段时间,白光在贺涵的帮助下找到了正式工作,做得还不错。
这一情节狠狠打了罗子群的脸,也证明了她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白光根本不是离了她就活不了,反而是她自己,一直活在“我必须拯救他”的自我感动里。
她低看了白光的生存能力,也高估了自己在这段关系里的不可替代性。
身边有不少和罗子群类似的女性,她们在糟糕的关系里挣扎,却迟迟不敢离开。
不是因为有多爱对方,而是因为不自信,怕改变。
她们习惯了现有的生活模式,哪怕过得不幸福,也不愿去面对未知的风险。
罗子群就是如此,她不够自信,也没有心计,很容易被白光的示弱打动。
她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别人身上,以为守住一段婚姻就是守住了安全感,却忘了真正的安全感,从来都是自己给的。
罗子群的婚姻困局,是很多现实女性的缩影。
白光的刻意拿捏是外在枷锁,而她的不自信和对改变的恐惧,才是困住自己的根本原因。
毫无疑问,罗子群的遭遇让人惋惜,但她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女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了自我。
不要因为害怕未知就将就,也不要因为过度善良就纵容别人的自私。
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委屈自己去维系一段糟糕的关系,而是有勇气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底气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
罗子群的离不开,终究是她自己的选择,而每个女性,都该有拒绝将就的勇气,有追求幸福的底气。
来源:豆猫小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