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很少拍元朝相关的历史剧?不是不想拍,而是确实不能拍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8 01:00 1

摘要:“元朝戏?拍出来给谁看,给蒙古人还是给汉人?”——弹幕里这条留言点赞破万,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火药味。6月,横店群演老周又在微博晒盒饭:第N次扮宋兵甲、清太监,就是没穿过蒙古袍。98年11位皇帝,平均在位9年,剧本刚写好角色就下线,投资方一听直接拉黑。

“元朝戏?拍出来给谁看,给蒙古人还是给汉人?”——弹幕里这条留言点赞破万,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火药味。6月,横店群演老周又在微博晒盒饭:第N次扮宋兵甲、清太监,就是没穿过蒙古袍。98年11位皇帝,平均在位9年,剧本刚写好角色就下线,投资方一听直接拉黑。

我蹲过两个剧组,最懂这种怕。历史正剧要“根正苗红”,元朝一上来就四等人,汉人南人垫底,台词里喊“杀鞑子”爽了,播完民族热线直接爆。去年有平台悄悄试拍《忽必烈》,片花里蒙古语对白占一半,弹幕清一色“听不懂,弃”。制片刘姐跟我吐槽:请蒙语老师、做八思巴文布景,每天烧十万,播不了等于扔火盆。更惨的是找不到“主角脸”。清朝有乾隆微服私访,明朝有朱棣开挂,元朝拿得出手的只剩“成吉思汗+忽必烈”两张王牌,可一个屠城太多,一个汉化不够,主旋律都悬。

有人犟:元曲不是文化吗?关汉卿《窦娥冤》多惨多炸。我翻给责编看,她翻白眼:观众要爽,谁要看六月飞雪。郭守敬的授时历、赵孟頫的字、青花瓷的苏麻离青,听着高大上,拍出来就是天象台+书房+窑口,没宫斗没爱情,招商PPT第一页就被毙。历史顾问老王偷偷说:元朝资料最缺,宋有《宋史》五百卷,元才二百一,皇帝暴毙太多,太医都不敢记,编剧只能自己编,一编又被人骂“架空”。

去年漫展见过一个小剧组拍《南人求生记》,主角是杭州小盐商,一路被蒙古贵族抽血,最后靠烧假青花瓷翻身。成本两百万,剪完没人敢买,平台回复一句:太憋屈,观众看完直接抑郁。我帮他们在B站上传,弹幕最高赞是“原来我祖上是四等奴”。隔天视频下架,理由:易引争议。

所以别怪横店没蒙古包,要怪就怪元朝自己把故事撕成碎片:皇位靠打,文化靠砍,英雄难洗白, victim 又太扎心。影视公司不是博物院,赚钱第一,谁也不想花一个亿买罪受。

一句话:不是不拍,是这朝代留给今天的只剩“尴尬”二字——拍爽了伤民族感情,拍实了没人买单,拍浅了被嘲悬浮,拍深了直接消失。元朝戏,注定只能活在历史课的PPT里,翻页就过。

来源:前行之路4C4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