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当时号称西南咽喉,站长却穿中校制服,等于让战区司令去管食堂。
站长才中校?行动队长才中尉?这剧把军统拍成了乡镇派出所。
吕文禄坐在成都站大班台,肩章两颗豆,对面唐猛只有一颗星。
观众弹幕刷屏:这俩人是来打卡上班的吗?
1949年真要是这配置,城门早被炸飞。
历史账本摊开,甲种站标配少将,乙种站也得上校。
天津站吴敬中、上海站王世安,全是金光闪闪的豆豆。
成都当时号称西南咽喉,站长却穿中校制服,等于让战区司令去管食堂。
行动队更离谱。
唐猛带着一票人冲来冲去,结果军衔中尉。
现实里,同岗位起步中校,资历老的上校。
余则成初出茅庐就挂少校,马奎那种糙汉中校照跑。
唐猛混了多年,肩章还像新兵,手下看了都想请假。
有人猜剧组想省布料,其实根子是偷懒。
写剧本时没翻档案,只凭印象拍脑袋。
观众早被《潜伏》《叛逆者》养刁,一眼能识货。
你把军衔压三级,等于把历史当橡皮泥,口碑自然塌方。
更深的问题是爽点错位。
编剧给主角李亨开金手指,三秒拆电闸五秒回座位,时间算得比秒表准。
另一边让反派集体降智,电话记录不查,档案室不上锁。
观众不是来看神仙打架,要看真刀真枪。
你让对手太弱,主角再帅也像走秀。
军统戏拍了二十年,套路早被摸透:军衔是信用凭证,级别对不上,故事就散架。
中校站长压不住少将局长,中尉队长调不动宪兵团。
逻辑一松,剧情全靠吼,再高能的剪辑也救不了。
想补救其实不难。
把吕文禄换成少将,唐猛升中校,预算只多加几块钱肩章,信服度立刻翻倍。
再让反派智商在线,查电话、对笔迹、盯梢一样不落,主角赢起来才带劲。
观众要的是势均力敌,不是幼儿园过家家。
这部戏翻车给所有写谍战的人提了个醒:细节就是生命线。
军衔不对,就像医生穿拖鞋进手术室,镜头一扫,全盘垮塌。
下次开机前,把档案照片贴在墙上,实在懒得翻,直接抄《潜伏》作业也行,别再把少将写成中校。
别等差评刷屏才后悔,现在就把这三句话贴导演椅背:站长起步上校,队长标配中校,反派必须聪明。
明天开机直接用,省得观众在弹幕里给你补历史课。
来源:山河无恙一点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