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的观众,最近都在吐槽同一个事儿:这剧的席根本是“诈骗席”!两集办了两场宴,主角团愣是一口菜没吃上,全程在打架,网友笑称“建议改名叫《唐朝打架录》”。
追《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的观众,最近都在吐槽同一个事儿:这剧的席根本是“诈骗席”!两集办了两场宴,主角团愣是一口菜没吃上,全程在打架,网友笑称“建议改名叫《唐朝打架录》”。
但吐槽归吐槽,没人真的弃剧——相反,“两集开席两次吃不上”的名场面,直接把剧集热度推上新高。第一回阮大熊设赛诗宴,本以为是吟诗作对、把酒言欢的风雅局,结果盲女舞剑秒变行刺现场,樱桃忙着救人,卢凌风拔刀护驾,菜还没端上桌,刺杀局先炸开了锅;第二回盲女与冷籍的拜堂宴,看着是喜宴,实则是班主等人设下的劫财局,想下药暗算主角团,没想到卢凌风一行人早有防备,一场一镜到底的打戏燃到飞起,宴席成了战场,饭自然还是没捞着。
有人说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宴席只是幌子,打架才是正片。但细品就会发现,这“吃不上的席”,恰恰是《唐诡3》的高明之处。作为古装探案剧,它跳出了“查案-找线索-抓凶手”的老套路,把宴席变成了“冲突爆发点”,既省了冗长的铺垫,又让剧情紧凑到没废话。
要知道,《唐诡》系列能火三年,靠的就是这种“反套路”。前两季里,客栈、驿站、寺庙全成了凶案现场,而到了第三季,宴席成了新的“高危场景”。为啥偏选宴席?因为宴席是古代最复杂的社交场——三教九流聚在一起,利益纠葛、恩怨情仇全藏在推杯换盏里,看似热闹祥和,实则暗藏杀机,这种“表面风平浪静,内里波涛汹涌”的反差感,比直白的凶案更抓心。
而且这“吃不上的席”,还藏着剧组的小心思。第一桌席,铺垫了盲女的身世和复仇动机;第二桌席,串联起江湖帮派的阴谋,两场宴席看似没让主角吃一口饭,却把支线剧情、人物关系全理顺了,还顺带秀了一把打戏功底。一镜到底的打斗场面,没有多余的剪辑,演员动作干净利落,看得观众直呼“过瘾”,这种“信息量+爽感”双在线的操作,难怪能让观众一边吐槽“吃不上饭”,一边熬夜追更。
更有意思的是,“吃不上席”还成了观众的集体梗。网友们自发创作表情包,调侃“卢凌风的主业是打架,副业是查案,顺便饿肚子”“唐诡宇宙的宴席,比窦娥还冤”,甚至有人总结“唐诡定律:只要开席,必有人搞事”。这种自带传播度的话题,让剧集在社交媒体上越炒越火,既留住了老粉,又吸引了新粉入坑。
其实古装剧里的“宴席戏”不少,但大多是走个过场,要么是推进感情线,要么是交代剧情,像《唐诡3》这样把宴席玩成“高危副本”的,还真不多见。它没有陷入“为了吃席而吃席”的俗套,反而让“吃不上席”成了剧情亮点,既保持了探案剧的悬疑感,又增加了动作戏的爽感,还自带话题度,这正是它能成为爆款的关键。
说到底,观众吐槽“吃不上席”,本质上是一种带着喜爱的调侃。大家真正在意的,不是主角有没有吃上饭,而是剧情好不好看、节奏紧不紧凑、打戏过不过瘾。《唐诡3》用两场“诈骗席”证明,古装探案剧不用墨守成规,只要敢创新、敢玩梗,把冲突做足、把细节做满,就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接下来的剧情里,主角团还会不会遇到“开席必打架”的名场面?他们到底能不能吃上一口安稳饭?这些疑问,恐怕要等后续剧集来揭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吃不上的席”,还会继续成为《唐诡3》的流量密码。
来源:月下从容吟诗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