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一出,评论区直接炸锅了:‘作精’居然真把自己作成单亲妈妈,而那个曾被她当‘情绪垃圾桶’的老实人,转头就娶了别人,婚礼现场还给她寄了请柬——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结果一出,评论区直接炸锅了:‘作精’居然真把自己作成单亲妈妈,而那个曾被她当‘情绪垃圾桶’的老实人,转头就娶了别人,婚礼现场还给她寄了请柬——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故事发生在某北方城市,一圈拆迁户和暴发户混住的别墅区。女主我们就叫她“小美”吧,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只不过前面要加两个字:投胎。爸妈开厂,银行卡比她的脾气还鼓。独生女,要星星不给月亮,久而久之,她真把全世界当佣人。
男主“阿刚”是隔壁小区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长得不帅,挣得不多,但脾气好得像白开水,随叫随到。小美高兴了就给他点甜头,不高兴就拿他当出气筒。外人都看不下去,阿刚却觉得“她总有一天会长大”。这一等,就是七年。
转折点来得特别俗:阿刚爸爸突发心梗,手术费要二十万。小美听完只回了一句“你爸生病关我什么事”,转头就刷信用卡买了只五万的包。那一刻,阿刚突然清醒——原来自己连备胎都算不上,只是免费情绪回收站。他连夜搬走,拉黑所有联系方式。小美没当回事,只丢下一句“有本事你别回来求我”。
阿刚真没回头。他换了工作,换了号码,连社交账号都注销重来。三个月后,朋友圈出现一张牵手照,配文只有四个字:新的篇章。女主角叫“大倪”,离异带娃,比阿刚大三岁,却把他当宝。她会凌晨跑半条街给他买胃药,也会在他加班时默默送饭。最重要的是,她从不把“我就是这样的人”挂嘴边当免死金牌。
消息传回别墅区,小美当场炸了。她拎着红酒冲进KTV,点了八个男模,发朋友圈“老娘有的是人陪”。结果第二天醒来,身边只剩一地酒瓶和陌生手机。她慌了,跑去找阿刚,却在公司楼下撞见两人手牵手——大倪大大方方递上喜糖:“下个月我们结婚,欢迎来喝喜酒。”小美当场泪崩,把糖扔在地上踩得稀碎。
更抓马的还在后头。小美的爸爸常年应酬,突然脑溢血走了。葬礼结束当晚,她一个人跑去酒吧,喝得烂醉,跟个连名字都没问清的男生去了酒店。一个月后,验孕棒两条杠。她第一反应是“谁的”,第二反应是“完了”。妈妈劝她“趁月份小赶紧处理”,她却梗着脖子喊:“我有的是钱,孩子我自己养!”可现实啪啪打脸:爸爸留下的厂子因为环保问题被关停,账户冻结,别墅抵押,她卡里的余额像沙漏,眨眼就见底。
另一边,阿刚和大倪的婚礼如期举行。没有豪车,没有明星,但现场布置得温馨又接地气。大倪的儿子当花童,奶声奶气喊阿刚“爸爸”,男人眼眶一下就红了。宾客都说:“这回阿刚算是熬出来了。”有人把现场视频发到群里,小美潜水看完,默默退了群。
十个月后,小美在医院顺产,孩子爸从头到尾没露面。她妈抱着外孙直掉泪:“你这是在惩罚谁啊?”小美没说话,只盯着天花板发呆。出院那天,她发朋友圈:“以后娘俩相依为命,请叫我勇士。”点赞寥寥,评论区却清一色“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故事讲到这儿,很多人拍手称快:“作精终于把自己作死了。”可我倒觉得,小美最大的悲剧不是怀孕,而是她到现在都没学会“认账”。她把爸爸的离世、厂子的倒闭、男人的跑路,全当成命运捉弄,却忘了每一步都是她自己选的。阿刚不是没给过机会,是她亲手把机会扔进碎纸机。
反观阿刚和大倪,一个学会止损,一个懂得主动,两个曾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人,凑一起竟把日子过成了糖。说明啥?爱情不是扶贫,婚姻不是慈善,谁先长大,谁先幸福。
所以啊,姑娘们,别把“我脾气就这样”当通行证,世界不是你爸妈,没人永远惯着你。也别把别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再热的茶放久了也会凉。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把一手好牌打炸,而是把烂牌及时止损,重新开局。
最后留一道思考题:如果你是小美,孩子出生那一刻,你会给他取什么名字?留言区聊聊,让我看看谁是真正的互联网嘴替。
来源:高级铅笔kH0qg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