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诡事录3》:看懂三郎布下的皇权清算局,就知道他为什么要撩拨宫女阿茵
李三郎对宫女阿茵那些看似温情的举动,实则是一场拿命当筹码的权谋算计。
公元710年,李三郎的母亲窦太后早早离世,父亲李旦对他也极为冷落,而他自己也是一个病恹恹的皇子。在他身边唯一能照顾他的,就是姑姑太平公主派来的宫女阿茵。
阿茵9岁入宫,每日尽心尽力,给三郎喂药、擦身,夜里还陪他一同入睡。
可谁能想到,阿茵每日端来的那“赤箭粉”,表面上是能助皇帝安眠的良药,暗地里却是致命的毒药。
其实皇帝早就识破了阿茵的真实身份,却故意装作不知,顺着她的计谋走。
李三郎曾感慨:“在我最怕见天后(武则天)的那些日子里,也就只有阿茵能让我心里踏实。”
可实际上,他早就看穿了阿茵是杀手这一身份。
他故意装作沉溺于过去的情分,就是为了利用阿茵的“毒药”以及太平公主的野心,把朝堂上那些政敌一网打尽。
李三郎的算计可不止表面这么简单。
他早就发现阿茵送来的赤箭粉,碗底刻着“七日服之,毒发身亡”的字迹,这其实是阿芙蓉毒药。
但他还是每天装作把药喝下去,实则偷偷把毒药留存下来,这些毒药就成了太平公主谋害君主的铁证。
李三郎心里清楚,阿茵是太平公主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他表面上对阿茵信任有加、依赖无比,还时常说只有阿茵能让他安心,这让太平公主误以为自己的杀手还在掌控之中,从而放松了警惕。
而李三郎的最终目的,是以阿茵的毒药为突破口。
他在康国进贡的金桃里故意掺入同款阿芙蓉,这一举动成功引出了太平公主党羽和太上皇的谋反计划。如此一来,李三郎便实现了“一石三鸟”,将那些阻碍他的人统统清算。
在《唐朝诡事录3》里,阿茵事件背后隐藏着一张错综复杂的权力大网,诸多诡案都与之紧密相连。
先说舞阳案,有个女子长相酷似武则天,结果被人杀害。三郎抓住这个事儿大做文章,故意在太平公主面前提及,话里话外敲打她,说效仿武则天的人肯定会遭天谴。
他这么做,其实是在为之后清算太平公主一党提前营造舆论氛围,让众人心里先有个底。
成佛寺哭声案也不简单。寺里僧人中了“活尸”蛊毒,变得诡异非常;金桃案里,乌焰鸟突然发动刺杀,让人猝不及防;还有太庙假血诏案,更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案子,实际上都是三郎借着阿茵事件精心延伸布局出来的。
他一步步设下圈套,最终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直指太上皇和太平公主的势力,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费鸡师的酥山店。这家店表面上是个普通的吃食铺子,实际上却是三郎和探案小队的情报站。
他们通过菜单上的特殊密码来传递消息,神不知鬼不觉。靠着这个秘密武器,三郎和探案小队配合得十分默契,能够精准地打击叛军,让对方防不胜防。
说到底,三郎对阿茵的那些所谓“撩拨”,本质上就是对“天家无亲情”这句话的深刻践行。
在皇家,亲情在权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太平公主把阿茵当成一颗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根本不在乎她的死活;太上皇则把三郎视为自己权力路上的障碍,一心想要除掉他。
而三郎呢,他比谁都清醒,把所有人都拉进了自己设下的棋局。
阿茵对他的温情是假的,不过是她执行任务的伪装;太平公主的野心是真的,她一心想要夺取皇权;三郎的算计更是冷酷到了极点,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就像九重楼里出现的幻象所揭示的那样,所有这些诡案的核心,都是权力在无情地吞噬人心。
三郎以温情作为诱饵,把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成了这场棋局里唯一的赢家。
来源:巴黎r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