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中,六爷为啥被一群人捧着?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6 01:13 1

摘要:六爷前往发小“洋火儿”借钱,当时他的口袋比脸还干净,可话到嘴边,却又不好意思开口,之后他还生气地甩手离开了。

您是否记得《老炮儿》一个场景?

六爷前往发小“洋火儿”借钱,当时他的口袋比脸还干净,可话到嘴边,却又不好意思开口,之后他还生气地甩手离开了。

更绝的是,人家洋火儿是年收入千万的企业家,他不仅没生气,还追上去给他塞钱。

另外还有个脾气一点就着的闷三儿,他不想看到六爷受一点委屈,为了六爷他敢玩命,就连平时总是蔫头耷脑的灯罩儿,在关键的时刻也敢为六爷操起家伙。

六爷不就是一个年轻时游手好闲、到老一事无成的胡同串子吗?

究竟是什么能够一群兄弟围着他转,甚至连官二代小飞都为他流下了眼泪?

不要着急,今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六爷的底气到底是从哪里来。

先说女人。

话匣子为什么会对六爷如此死心塌地?您看看六爷是怎样对待女人的:嘴上从来不会轻易做出承诺,但可以把房产证直接扔给话匣子,这种看上去大男子主义,实际却重情重义的做法,正好击中了女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接着我们再说说兄弟之间。

六爷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规矩学”。

影片开头,他教训小偷的那场戏已经把这种价值观非常清楚地展示出来:你偷钱可以,但是得把身份证给失主寄回去,“盗亦有道”就是规矩,在城管打小贩的时候,他站出来主持公道,他认为打人是不对的,不过无照经营也是不对的,一码归一码。

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在老炮儿看来是“理大于天”,在现代人看来或许有些食古不化,然而却成为了他行走江湖的底气。

仔细想想也是,在这个人人都想着自保、把利益看得最重的时代,还有谁会为了一句“这不和规矩”就挺身而出?

六爷的规矩,虽然不符合当下,但却有着一种罕见的坚持。

就连那个飞扬跋扈的官二代小飞,最后为什么会被六爷感动?因为他在六爷的身上看到了难得的血性和骨气。

当六爷单刀赴会,穿着军大衣,扛着军刀,在冰面上向对手冲锋的时候,他实际上不是为个人而战,而是在为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规矩和尊严而战斗。

这一幕,让小飞这样的年轻人看到了什么是“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

当然,六爷的自我感觉良好也和他那些兄弟的烘托离不开关系。

闷三儿、灯罩儿这班老哥们,为什么愿意跟随着六爷?因为他们一起经历过青春岁月的热血与疯狂。

管虎导演通过这些兄弟之间的互动,强化了“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江湖情义。

相比之下,现在的人际关系大多是靠利益来维系,做事不知道深浅,出了事没有担当。

而六爷的兄弟情不是酒肉朋友的情谊,而是无论贫富都能生死与共的真情义。

六爷的自我感觉良好,还源于他对自己江湖地位的认知。

他曾经是四九城里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虽然被困在胡同里面,但是往日的荣光依旧在,当他提着鸟笼,穿梭在胡同里,给这个评理,帮那个平事的时候,他仿佛还是那个能够“呼风唤雨”的六爷。

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守,让他在飞速变化的时代洪流中保持了一份难得的从容。

与那些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的年轻人比,六爷活出了另外一种人生,那就是可以贫穷,但是不能没有骨气;可以年老,但不能丢掉尊严。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六爷冰湖赴死的那场戏。

冬日清晨的暖阳中,他披上军大衣,骑上自行车,扛着军刀,独自一人奔赴险境,这一幕,不仅让片中的小飞落泪,也让银幕前的我们感动不已。

六爷的自我感觉良好,本质上是对一种即将消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坚守,在拆迁的胡同和冷漠的现代都市中,老炮儿们的精神家园正在崩塌。

但他们依然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倔强地活着。

导演管虎说,中国这30多年的飞速发展,“撞倒”了很多人,而他的电影就是不想让这些人被遗忘。

六爷就是这样一个被时代“撞倒”却不肯倒下的人。

来源:剧集探秘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