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吐槽”《聊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4 06:06 1

摘要:凡是涉及到妖魔鬼怪的故事,似乎对人们都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即使知道它们不是真实存在且荒诞不已,但也不妨碍对那些影视和文学作品看得津津有味。

网剧《唐朝诡事录》新一季一上线,便赶紧看上了。剧中的诡案牵扯到神神怪怪,但实质皆是人在作妖,让人看得紧张刺激。

凡是涉及到妖魔鬼怪的故事,似乎对人们都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即使知道它们不是真实存在且荒诞不已,但也不妨碍对那些影视和文学作品看得津津有味。

说到这里,自然不能绕过我国的古典文学巨著、中国志怪小说集大成者,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

家道中落、科场失意的蒲松龄,将他对社会的观察和科考的不忿之情都倾注到这本书中,以神鬼世界喻人间百态、众生世相。这既是他的“孤愤之书”,也是清代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阶段,会读出不同的《聊斋》。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种《聊斋》。

已是九十多岁高龄的王蒙老先生,开口“吐槽”《聊斋》了。多年的笔耕不辍,终于完成这本原计划三部之一的《极限聊斋:王蒙神侃》。

侃《聊斋》,解读奇文怪事,实是借《聊斋》谈天地、说人事、论世相、思人生,因此本书分为“人间世”“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四部分共54篇故事。

白话原文与王评内容穿插铺陈,犀利点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像极了我们看剧时的弹幕吐槽,甚有意思,简直就是读者的“嘴替”!文末还留了“作业”,带着大家一起来思考和吐槽。

在故事《考城隍》里,宋秀才被拉去地府考试当上城隍,又因要侍奉老母亲而还阳,多活了几年,却是由另外一个秀才张某代替他当了这个阴间城隍,俗称“替死鬼”?

想不到做鬼也有替手。在人间没能考取功名,却在阴间实现梦想,但不做鬼就得失去功名,多少有点讽刺了。

王老曰:“张某连鬼的身份都有几分“代鬼”的折扣,悲乎?喜乎?”还给读者留了个作业:以这地府考题“一人二人”写篇小文。你会怎么写?

再看《叶生》故事。叶生有才却不符合八股文的写作,科考屡试不中,后来做了丁公儿子的老师,靠着对考试的了解,辅导学生考中进士并入仕,上任后带叶生进国子监读书,才终于考中举人。待衣锦还乡,见到妻子,却被告知他早就死了。

一生为了考取功名却又毁于八股功名科举,死后都阴魂不散,也是怨气很大了。叶生的儿子后来也被推进县学成了秀才,他是否会重复父亲的路子呢?

王老曰:“这是一种对命运的不解不甘不服不停之控诉之大悲……”

在书中有一页王老的印签版手书,问到:“你读《聊斋》,你得到了什么?”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来源:方远文化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