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 8 月开机后,吴谨言、陈哲远主演的《江山为聘》便屡次被传停拍。 11 月 12 日,《江山为聘》拖欠工资的维权照片出现在网络上, # 江山为聘 每隔 10 天传出一个坏消息 # 登上微博热搜。
2025 年,长剧的 “ 寒冷 ” 比冬天先到。
自 8 月开机后,吴谨言、陈哲远主演的《江山为聘》便屡次被传停拍。 11 月 12 日,《江山为聘》拖欠工资的维权照片出现在网络上, # 江山为聘 每隔 10 天传出一个坏消息 # 登上微博热搜。
这并不是 2025 年第一部被传停拍的长剧。
此前,邓为、李宛妲主演的《风月不相关》,李宏毅、张艺凡的《起落安妥》,魏大勋主演的《九号秘事之黑帷背后》,均被传出停拍。
与此同时,长剧开机率也接近 “ 腰斩 ” 。
德塔文数据显示, 2025 年上半年,腾讯开机率下降 53% ,爱奇艺开机率下降超 44% ,优酷开机率下降率达 62% ,仅有芒果 TV 在小基数条件下开机率未有大幅变化,但仍同比有所下降。
图源:德塔文影视观察
长剧停拍、开机率低,背后的行业原因是什么?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还有哪些题材、演员更容易过会?
为了分析这些问题,娱理工作室梳理了近三个月的长剧开机片单,并对话了多位业内人士。
哪些题材容易过会?
停拍风波,源于长剧模式本身的风险。
娱理工作室曾报道过,以定制剧为例,平台通常会在立项期、筹备期、拍摄期、杀青、后期、过审交片、播后等多个节点分别给片方付款,其中包含剧本开发费用、拍摄费、后期费、片方利润及在各环节给下游的订金。
但行业现金流减少,结款周期长,不是所有片方都能在各节点准时收到款。这便意味着,片方要自行垫资。
如果是头部长剧,垫资体量动辄几千万,对影视公司来说,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一旦各工种无法结款,停拍、讨薪等问题自然会出现。
风险之下,平台过会、开机也越来越难。
制片人张志告诉娱理工作室,目前三大平台的合作模式还是以定制剧、自制剧为主,能负担起版权剧回款周期的企业屈指可数。
当下的版权剧,也与过去 “ 先拍后卖 ” 的模式有很大区别,平台会先看 IP 和卡司,出一部分钱做版权预购,提前锁定。
“ 腰部项目越来越少,作为片方也理解平台的难处,受短视频挤压,平台招商越来越难。以我知道的数据,中腰部剧集,最后结算下来,投入产出比基本低于 1 ,是赔钱的。至少头部项目目前是好招商的,但头部 IP 、头部演员、头部主创就那么多,经常遇到项目等演员的情况,开机量自然会少。 ” 张志说。
题材上,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容易过会的还是老两样: “ 大 IP+ 大流量 ” 的古偶, “ 以小搏大 ” 的低成本悬疑。
其中, IP 大多是头部大作者的大 IP ,且优先消化平台已买的 IP ,很少收外部本子。另一种情况,则是头部大编剧的本子。腰部编剧的原创,除非内容评级非常好,否则机会也不多。
德塔文数据显示, 2025 年上半年,四大平台开机最多的仍为古装,占比 32% ,其次为都市和悬疑。
图源:德塔文影视观察
2025 年,大女主、大男主古偶大多表现不佳,群像类的《唐朝诡事录》《雁回时》更受市场青睐。近期开机剧中,《两京十五日》《秦谜》《天都异闻录》等群像古装便有所增加。
而悬疑剧,则陷入 “ 开头杀人分尸,一个案子查十年 ” 的高度同质化。
新开机的悬疑剧,均跳出了此类模式。比如《生日将至》融合软科幻,讲述女律师穿越回女儿遇害的 9 天前追查真相;《猎心》聚焦于 化学杀人案, 《无邪》则把刑侦与民俗结合。
与此同时,平台也在寻找新的增量。
制片人张志透露,由于爱情类、悬疑类赛道已经高度饱和,没有创新的切入点,竞争会非常残酷。 而科幻类、类,男频类的燃赛道,仍有开发空间和增量观众。近期,很多平台也在招收男频类责编。
同时, 软科幻题材也频频出现在平台片单中, 比如《我们生活在南京》 《海岛舒服日志》 《十日终焉》《末日特情处》等,这或将是平台 “ 押宝 ” 的下个赛道。
哪些演员容易过会?
如今,哪些演员会更容易过会?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娱理工作室, 目前平台要找的一番头部,是真实有流量、能扛招商的演员。
这相当于一名演员的 “ 投资回报比 ” 。每个平台有自己的算法,会根据作品热度、招商等内部数据,算出一个评分,在剧本阶段通过总分来码人、定级。 评判标准对各个平台非常容易,毕竟多部作品积累的用户拉新和招商数据不会有假。
目前的定制剧,通常是制作公司拿着过会的本子,满世界找能满足平台要求的头部演员。如果能谈下来,片子就能开。
制片人小优透露, 有些品质演员即使有资历,拿过奖,但如果不带招商和剧粉盘,仍不是平台的最优选。而有些演员即使不是部部破万,但有流量,能扛招商,能保剧集下限,也能部部男女主。
” 粉丝总说谁的一番剧热度水,集均不高,但真金白银说不了谎。如果演员能给剧带一堆冠名、广告,那平台就是能赚钱,就是会认。 ”
从 2025 年 7-10 月的开机片单来看,古装剧一番全是自带底盘的头部演员,比如《孔雀》的易烊千玺,《两京十五日》的成毅;
相比之下,悬疑剧招商能力不强,平台大多寄希望于长尾热度和口碑。一番演员便要有演技,有国民度,比如《生日将至》的孙俪,《无邪》的刘烨,《疾风劲草》的郭京飞;
都市题材的一番,则为许多亟待转型的头部演员开放,比如《此刻的生活》的唐嫣,《虽然不能同时拥有一切的》的迪丽热巴,《美人余》的李一桐。
与此同时, “ 演员单人过会 ” 也越来越少。
“ 除了几个顶级流量,目前通常是双人过会,比如头部演员带个头部导演或头部编剧。说白了,能过会的项目必须有特别长的长板,要不看收入,要不赚吆喝,只有双强组合才能提供这个预期。 ” 制片人小优说。
二、三番上,有些粉丝基础,且愿意给头部演员做二番,片酬不高的,在平台眼里也是高性价比演员。这类演员的进组频率,往往也比较高。
此外,小优透露,前五番中也倾向用一些平台签约演员。 “ 这样的话但凡捧出一个,性价比最高。 ”
哪些主创容易过会?
和演员一样,近三个月的开机长剧中,导演全都是 “ 熟面孔 ” 。
比如国安剧《疾风劲草》的导演,为《甄嬛传》《藏海传》导演郑晓龙;古装剧《两京十五日》的导演,是《大明王朝 1566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张黎;民国剧《入局》的导演,是《大宋少年志》《苍兰诀》的导演伊峥;奇幻剧《海岛舒服日志》的导演,是《最好的我们》《棋魂》的导演刘畅。
影视项目经理晓晓透露, 目前能过会的导演,大多是有爆款,有地位的知名大导。少数年轻导演,也都在爆款剧中跟着大导当过副导演,有大公司、大导背书。 否则,平台不敢把大 IP 和头部演员,交给纯新人去冒险。
“ 各个平台有自己的导演库,会着重看导演的长项。比如擅长氛围感、镜头好看,找的项目基本是古偶;节奏较好的导演,找过来的大多是悬疑。 ”
与此同时,导演是否听话,能给剧组省钱,不超时,也是考虑因素。长剧开机后,如果导演拍得慢、费钱,也有可能中途被换。
编剧则相对复杂。
编剧小然透露, 目前平台开的大 IP ,会倾向先找大编剧,这样能保证项目量级,大导演、大演员也愿意来。
如果找不到大编剧,上升期编剧只要听话,愿意改,能改出平台满意的本子即可。由于舆情频发,编剧以往是否有抄袭、洗稿等负面,也在平台的考虑范围。
“ 现在平台会把剧本放剧本系统里去跑,能直接分析出男女主戏份占比、亮点、情感关系等,还能告诉你哪段情感关系浓度不够,哪条支线冗余。 ” 小然说。
从小编剧到大编剧的 “ 升咖 ” 之道,便是 “ 著作等身 ” ,即写没写过爆款剧。
“ 主要看热度,有口碑更好。如果写过高热度哪怕是烂剧,也能有活。但如果写的是小众高口碑剧,在如今的环境下,说服平台会比较难。 ” 小然说。
这也解释了《繁花》录音风波中,很多网友好奇,为什么编剧署名这么难?
“ 编剧是最幕后的人,唯一和作品沾边的就是署名。有了署名,编剧就能用作品提升行业地位和待遇,甚至决定一个本子能不能过会。 ”
总体来看,无论是题材、演员还是主创,容易过会的项目,都是确定性最强的。
这种确定性,一方面源于既往作品,一方面源于大数据。尽管这被部分网友诟病 “ 不科学 ” ,但这已经是当下,长剧能保质止损的最优解。
2025 年,长剧的冬天有些 “ 冷 ” 。但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留下直面 “ 寒风 ” 的人,会愈发珍视每一帧镜头,每一个画面,每一笔预算。
只要用心,观众会看得到。
来源:小镇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