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开播没有大额云包场,首播热度6903,收视率第六!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5 13:23 1

摘要:首播热度6903、收视第六,却一条热搜都没买,任嘉伦这部新剧把行业遮羞布撕得稀碎。

首播热度6903、收视第六,却一条热搜都没买,任嘉伦这部新剧把行业遮羞布撕得稀碎。

凌晨两点,数据后台的数字停在6903,排在热度榜第六。

没有过亿的海报,没有刷屏的CP通稿,连主创都没来得及发庆祝微博。

有人嫌它冷,可真正的观众却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再被满屏的虚假第一晃瞎眼。

过去两年,太多剧把首日当成终点。

平台砸钱买云包场,动辄两三万场,机器号齐刷五星,热度秒破万。

观众点进去,满屏弹幕全是复制粘贴的“好甜”,剧情却像兑了水的牛奶,寡淡到第三集就劝退。

钱包瘪了,口碑崩了,留下一地鸡毛。

制片方却能在财报里写:首播热度行业TOP,广告回本。

至于后面有没有人看,没人再提。

《凤凰台上》反着来。

611场包场,还是主创和代言品牌美丽雅自掏腰包,平均票价不到六块,连热搜前五的零头都不够。

猫眼专业版显示,首播当日优酷更新四集,播放量854万,畅销榜第五,广告位临时加出一条。

品牌不傻,真金白银投进去,赌的是后续真有人。

江苏卫视只敢放一集,收视率0.22%,看着寒碜,却没人怀疑它的水分。

业内朋友透露,台里原本打算剪成两集联播,看完片觉得节奏稳,才决定留点悬念,先吊着观众。

省下来的时段卖给综艺,广告部也能交差。

两边都求稳,反而让数据回到地面。

观众为什么买账?

第一集开场三分钟,男主夜闯禁宫,刀架在女主脖子上,台词只有一句:你不够狠。

镜头切到特写,眼神却软了。

没有慢动作旋转,没有三百六十度环绕,就是一刀一剑,呼吸可闻。

彭小苒的台词功底被低估了,原声出台,情绪顶在嗓子眼,观众能听见她咽口水的声音。

任嘉伦没再用御用配音,低音里带点哑,像夜里刚抽完烟。

滤镜关了一半,皮肤纹理清晰可见,毛孔在发光。

有人吐槽显老,可更多人觉得踏实:原来古装人物也会出油,也会累。

剧情节奏像老派武侠,十分钟一个扣子。

第二集末尾,女主把男主从死牢里捞出来,两人并肩坐在护城河外,谁也没说话,远处更鼓敲了三声。

镜头停足五秒,弹幕飘过一句:终于不用听BGM强行煽情。

第三集开始,朝堂线和江湖线交叉,人物像下围棋,一落子就牵出后手。

原著党最担心的魔改没出现,编剧把名场面拆成细节,藏进背景。

比如男主手腕的旧疤,第三集才给半秒特写,老粉秒懂那是童年被母亲用铁链拴过。

新观众不用知道,也能看出这人带着旧伤。

信息密度高,却不用暂停键,因为镜头语言在替台词补白。

数据冷静,口碑慢慢发酵。

豆瓣开分7.8,五星和一星都很少,三分之二是三星四星,评语写着:能看,不急。

短评区有人写:像回到十年前,打开电视不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于是愿意等。

这种等待感,在短视频时代成了奢侈品。

平台也懂,优酷没把四集一次性放出,而是每天一集,会员多看一集。

不是吊胃口,是怕观众跑太快,把精华一口吞完,反而忘了滋味。

横向对比更明显。

同档期另一部S+古偶,首日云包场2.8万场,热度破9000,三天后跌到4000,豆瓣评分从5.9滑到4.3。

广告商跑了一半,女主直播带货时,品牌方直接撤链接。

观众骂声越大,平台越不敢停水,只能继续买量,像给高烧病人盖棉被,汗没出来,人先脱水。

反观《凤凰台上》,第二日热度涨到7200,涨幅不大,却实打实。

猫眼预测模型显示,如果后续剧情不崩,大结局热度有望破万,但曲线会是慢爬坡,不是过山车。

广告商追加两条,一条是日化,一条是零食,都是生活刚需,说明受众年龄层在25到40岁之间,比只会买偶像周边的低龄粉更有购买力。

有人担心慢热剧会被市场淘汰。

其实平台早留后手。

优酷把《凤凰台上》放进“长期价值”专区,广告分成比例调高,鼓励制片方做口碑。

会员拉新不算首日,算三十日留存,数据一好,第二季绿灯直接给。

江苏卫视把深夜重播时段腾出来,准备二轮上星。

电视台的朋友说,现在广告主学精了,不看首日,看十日后曲线,能稳住0.2%就是宝,因为省下来的买量钱,够再拍一部中小成本剧。

观众也在变。

热搜可以买,口碑买不了。

朋友圈、小红书、豆瓣小组,真安利越来越贵,因为大家被骗怕了。

一个人真心推荐,比一百个营销号转发更有用。

《凤凰台上》的自来水是熬夜党,第二天上班摸鱼写长评,配图是手机拍的电视屏幕,像素模糊,却写着:不骗你,真的好看。

底下评论不是“在哪看”,而是“我昨晚也追了,第四集刀我”。

这种双向奔赴,比任何打投都值钱。

剧能不能成,还得看后十集。

武侠线才展开,朝堂线刚埋暗线,感情线像温酒,还没沸腾。

观众最怕注水,三十集能讲完的故事,非要拖到四十五集。

制片方说这次拿完许可证就剪成三十六集,多一集都不拍。

优酷也同意,因为平台算过账,多剪一集,多花一千万,回收的会员拉新却不到三百万,赔本生意没人做。

短剧模式反推到长剧,集数少了,单集成本涨,但总价可控,演员档期也好协调。

任嘉伦下一部戏三月进组,彭小苒五月进组,都不耽误,粉丝不用空等一年。

更深一层,行业在挤泡沫。

过去五年,平台烧掉上千亿,换来一堆PPT大剧,财报越写越像科幻。

如今热钱退潮,投资人要回本,只能回到内容本身。

不注水的剧,演员档期短,剧组开支省,后期不用五毛特效,钱花在刀刃上,反而能赚钱。

观众看得爽,平台少花钱,广告商放心投,三方共赢,才是长久生意。

首播热度低,不是坏事,是退烧药,让行业回到正常体温。

接下来两周,《凤凰台上》会迎来真考验。

如果剧情稳得住,评分守住7.5,广告商会继续加,优酷会把推荐位换成硬广,江苏卫视会提前排档。

如果塌房,也会塌得诚实,没有亿级热度垫背,反而摔得不疼。

观众已经学会先看六集再决定追不追,市场也在学会看长线。

虚高的烟花放完了,留下一堆灰烬,真正取暖的是炭火,烧得慢,却烧得久。

你愿意等它烧旺吗?

来源:顽强旭日iY10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