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古装剧《山河枕》的口碑滑坡,把宋茜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服化道精良、配角演技在线的“王炸配置”,本让观众满怀期待,可豆瓣评分从7.8断崖式跌至7.2,弹幕里“少女感缺失”“演技木讷”的吐槽刷成了屏。38岁的宋茜饰演二十多岁的英气女将军楚瑜,究竟是她撑不起角
S+古装剧《山河枕》的口碑滑坡,把宋茜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服化道精良、配角演技在线的“王炸配置”,本让观众满怀期待,可豆瓣评分从7.8断崖式跌至7.2,弹幕里“少女感缺失”“演技木讷”的吐槽刷成了屏。38岁的宋茜饰演二十多岁的英气女将军楚瑜,究竟是她撑不起角色,还是古偶剧陷入了“大龄演员硬演少女”的死循环?#宋茜 山河枕 演技# 话题一发酵,评论区直接分成了“劝退派”和“共情派”。#宋茜#
争议的导火索,是外形与角色的强烈违和感。原著里的楚瑜,是青涩中带着锋芒的少女将军,和比宋茜小8岁的丁禹兮饰演的卫韫,本是青梅竹马的同龄情侣。可剧中两人同框,却被观众调侃“像大姑带着侄儿”——厚重的磨皮滤镜都遮不住宋茜眼角的细纹,天生下拉的嘴角让她笑起来缺乏少女的甜意,再加上女团出身留下的“舞台体态”,穿上铠甲站在城楼上时,非但没有女将军的英气,反而透着几分“走T台”的刻意,完全没有角色该有的灵动与青涩。
比外形更让观众劝退的,是“掉线”的演技。《山河枕》里有不少催泪名场面,最考验功底的“卫家被抄、父兄惨死”戏份中,宋茜站在灵堂前,足足愣了十秒才挤出两滴泪,脸上没有悲痛的层次感,只有肉眼可见的情绪空白,让屏幕外的观众完全无法共情;而城楼上与丁禹兮的情感对视戏,她眼神空洞,眼白多于瞳仁,被网友吐槽“这眼神不像在爱人,倒像在想晚上吃什么”。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一场灵堂戏里,丁禹兮攥紧的拳头、微微颤抖的肩膀,甚至泛红的眼底,都把角色的隐忍与悲痛演得入木三分;连戏份不多的曹骏,都靠干净利落的真打戏圈粉无数,动作舒展有力,完全不像宋茜那样,打戏软得像在甩丝带,连拔剑的动作都透着僵硬。有观众总结:“宋茜的演技全靠‘摆造型’,台词断句像在数拍子,哭戏堪比‘断电式表演’,说停就停,毫无感染力。”
面对争议,剧组曾放出“宋茜骑马不用替身、零下5度穿单衣拍摄”的花絮,试图用“敬业”挽回口碑,可观众并不买账:“辛苦分不能等同于演技分,敬业是演员的本分,不是演技差的遮羞布。”其实宋茜并非没有过高光时刻,三年前《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里,她饰演的软萌记者关皮皮,灵动自然,曾让不少人眼前一亮。如今的争议,本质上是角色适配度不足与演技打磨不够的双重问题——既没有贴合少女角色的外形状态,也没有用演技填补年龄与角色的差距。
宋茜的困境,也是许多中年女演员的尴尬缩影。古偶剧自带流量红利,不少30+、40+的女演员都想抓住这根“流量稻草”,可往往忽略了年龄与角色的契合度,也放任了对演技的打磨。她们既想维持“少女感”的标签,又不愿沉下心去研究角色,最终陷入“流量够、但留不住观众”的怪圈。《山河枕》高达28%的弃剧率,恰恰证明了观众早已不吃“敬业营销”那套,演技与角色适配度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这场争议的背后,更该被正视的是古偶剧的选角困境。为什么明明有合适的年轻演员,剧组却偏要找大龄流量演员硬演少女?为什么“少女感”成了古偶剧的唯一审美标准,而不是尊重角色本身的年龄与特质?演员的价值,从来不是“永远演少女”,而是能根据自身年龄找准定位——就像周迅演活《如懿传》的中年皇后,孙俪靠《安家》的房似锦打破年龄限制,她们都用实力证明,不同年龄段的女演员,都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角色。
与其纠结宋茜“演不演得出少女感”,不如思考:古偶剧何时能跳出“大龄演员硬演少女”的怪圈?演员又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用实力匹配资源?《山河枕》的口碑滑坡,或许能给行业提个醒:流量终会褪去,只有贴合角色的演技,才能真正留住观众。而对于宋茜来说,与其在不适合的少女角色里消耗口碑,不如转向更契合自身年龄的角色,用实力打破“女团出身不会演戏”的偏见。
你觉得宋茜在《山河枕》里的表现如何?是角色适配度的问题,还是她的演技真的不行?评论区来聊聊你对“大龄演员演少女”的看法~
来源:小娱星探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