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一套黄金档刚播十分钟,满屏弹幕齐刷“快逃”,这部被全家老小寄予厚望的新剧只用一集就把自己作上热搜黑榜。
央视一套黄金档刚播十分钟,满屏弹幕齐刷“快逃”,这部被全家老小寄予厚望的新剧只用一集就把自己作上热搜黑榜。
剧情像把家庭伦理题库倒进洗衣机,丧夫、怀孕、认亲、巨债、小三连击,十分钟一个爆雷,观众连喘口气的空档都不给。
女主前脚还在婚礼红毯,后脚直接切换到灵堂,镜头切得比短视频还快,情绪刚要落地又被下一盆狗血浇醒。
有人统计,前四集出现重大冲突十六次,平均十五分钟一次,节奏比赛车游戏还密。
追剧成了一场耐力赛,观众边骂边点开下一集,像极了熬夜吃辣条,明知道刺激过度还是忍不住伸手。
狗血堆砌的副作用是人物塌方。
男主弟弟出场即暴走,摔门踹桌吼台词,青筋暴起像健身直播。
黄明昊的台词黏在一起,字幕组都得回听三遍才敢打字,情绪全靠音量,观众只能把遥控器音量往下按。
许娣老师这回也被剧本拖下水,演的生母每天靠高分贝输出母爱,见面就劈头盖脸一顿吼,孩子没哭,观众先耳鸣。
演技再厚也扛不住台词单薄,只能跟着剧情一起飘。
相比之下,养母林晓杰一句“我养了她二十年”声音不大,却像按了暂停键,弹幕瞬间清净。
没有哭天抢地,也无需背景音乐强行煽,那份底气来自陪伴的底气,反而让人鼻子发酸。
家庭剧最值钱的是共情,不是惊雷。
观众想看的不是天灾人祸连连看,而是厨房里的油烟、卧室里的沉默、饭桌上的冷战,那些说不出口却真实存在的滋味。
把苦难当调料,一集一勺,再好吃的饭也变成齁咸的泡面。
编剧似乎忘了,普通人一辈子遇见一次巨灾就筋疲力尽,谁还有力气每周陪角色连续中奖。
现实里的婆媳矛盾多是一句菜咸了累积十年,不是上来就掀桌。
真实感被夸张的鞭炮声炸碎,剩下的只有麻木。
平台数据也能说明问题。
开播首日热度破六千,第二日直接掉到四千三,评分从六点一下滑到四点六。
骂声最凶的群体是三十到四十五岁的女性,她们本来是家庭剧铁粉,如今集体倒戈,口碑雪崩最伤人。
业内把这种情况叫“剧情高利贷”,前期靠狗血冲指标,后期连本带利偿还。
人物崩了,逻辑散了,观众情感受骗,想要再追回信任,比重新拍一部还难。
赚快钱的结果就是砸招牌。
有人怪审查,说温情路线难写,其实真正难的是放下捷径。
日韩家庭剧敢用十分钟拍腌泡菜,收视率依旧稳,因为观众能在慢里看见自己。
把时间还给生活,让人物像人,而不是移动炸弹,剧情自然有回甘。
别忘了,家庭剧最黄金的时代靠的都是细水长流。
《贫嘴张大民》《金婚》《父母爱情》没有一分钟刻意狗血,却把一代人牢牢按在沙发里。
它们明白,平凡才是最大的奇观,忍耐与和解才是中国式家庭的底色。
想挽救颓势,方法也简单。
先把冲突密度降回人间,再把人物音量调到正常,让婆媳因为谁洗碗僵持三集又何妨,那才是真实烟火。
只要肯卸下浮夸,观众就会回来,毕竟家里那点事,谁都能聊两句,这才是家庭剧最宽的护城河。
来源:端庄优雅小鱼NMnGk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