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月两万,买前任闭嘴,这买卖划算吗?”——《我们野蛮生长》刚播到第4集,弹幕就炸成了两派。有人骂陆北冤种,有人骂前女友勒索,吵到最后,大家才发现:原来最该骂的,是现实中那些真敢签这种协议的人。
“一个月两万,买前任闭嘴,这买卖划算吗?”——《我们野蛮生长》刚播到第4集,弹幕就炸成了两派。有人骂陆北冤种,有人骂前女友勒索,吵到最后,大家才发现:原来最该骂的,是现实中那些真敢签这种协议的人。
重庆洪崖洞夜景里,陆北把合同推过去的手在抖。镜头切回三个月前,郭宇欣被拍到和已婚男吃饭,热搜爆了。前女友掐着点出现:“想保她清白?每月两万,我闭麦。”这桥段把观众看傻了——编剧怕不是装了监控?去年深圳某投行男真被前女友拿床照威胁,最后签了每月1.5万的“保密协议”,结果半年后女方涨价到5万,男方崩溃报警,反被女方告违约。
法律圈早把这套路玩明白了。北京律协那位主任说得客气,翻译过来就是:这种协议连擦屁股都嫌硬。民法典148条摆着呢,胁迫签约直接作废,更别说每月两万明显超出“分手合理补偿”——上海法院去年判过类似案子,男方每月给前任8000都被认定为“显失公平”。最绝的是,真有傻子以为转账备注写“自愿赠与”就安全,法官一句话怼回去:“自愿赠与怕什么公证?”
心理诊所的病例更魔幻。接诊过个程序员,被前女友以“堕胎伤害费”为由每月索要3万,查出来孩子根本不是他的。医生总结得毒:愧疚补偿就是情感PUA的高级玩法,80%的勒索方都精准拿捏前任的“道德洁癖”——“你不给钱就是渣男的愧疚感”,比直接抢劫效率高多了。
剧组编剧偷偷透露,原型是重庆某网红餐厅老板。真人真事更狗血:男方现女友是网红,前任拿着两人当年亲密视频要每月3万“形象维护费”,最后男方老婆(对,已经结婚了)发现转账记录,离婚官司打得比电视剧还精彩。现在那老板逢人就劝:“遇到要分手费的,直接报警,比律师函管用。”
郭宇欣唱的主题曲底下有条高赞热评:“原来‘爱不是赎罪的筹码’是唱给傻子听的。”网易云500万播放里,起码200万是冲着歌词去的——“你买的不是原谅,是勒索的许可证”。更损的是,有观众发现剧中合同模板被截图疯传,淘宝立马出现“防勒索协议代写”服务,月销300+,评论区全是“前任突然不闹了”的买家秀。
最讽刺的是剧外数据。上海妇联报告说30%离婚案扯到经济补偿,但真敢每月给上万的,最后90%都闹上法庭。那些骂剧情离谱的观众,转头就在小红书搜“被前任威胁怎么办”——有个高赞回答特实在:“别学陆北,直接拉黑,对方真敢曝光就告她侵犯隐私,反手还能索赔精神损失。”
说到底,电视剧敢拍这么野,是因为现实更疯。两万块买清净?买个定时炸弹还差不多。
来源:端庄小羊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