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安108坊”刚杀青,就有人把预告片逐帧扒完,得出的结论是:第三部要是再烂,国产古装悬疑可以集体埋了。
“长安108坊”刚杀青,就有人把预告片逐帧扒完,得出的结论是:第三部要是再烂,国产古装悬疑可以集体埋了。
理由简单粗暴——这一回,剧组把武则天时期的“铜匦”直接搬上屏,那可是唐朝版“举报箱plus”,谁告谁、怎么告、告完谁死,史书里都写着,拍出来就是天然剧本杀。
先说点真东西。
北大十月发的那篇论文,把范阳卢氏收养皇室私生子的旧账翻了个底掉,恰好对上卢凌风“我到底是哪边人”的终极难题。
一边是太子,一边是太平公主,他夹在中间,连家谱都不敢翻,第三季干脆把“认爹”升级成“站队”,一个错眼神就是满门抄斩的买卖。
再看苏无名。
以前观众以为他只会背《疑狱集》装高深,现在史料甩脸上:苏绰后人确实管刑狱,祖传笔记里记着怎么让尸体“开口”。
新单元里他得用这招查“红亭子案”——一个胡姬在闹市被烧成灰,灰里却捻出西域金珠,线索指向长安最红火的鬼市。
史书里类似的案子最后推到“波斯咒师”头上,剧里怎么圆,就看他敢不敢把锅扣到武则天头上。
裴喜君那边更离谱。
新出土的裴氏墓志写着“女习绘,擅留影”,翻译过来就是:小姐姐会画像,还能把人画到亲妈都认得。
剧组顺势给她开了“人像素描”外挂,用的还是吴道子“疏体”——几笔下去,通缉犯就长在脸上,比AI还快。
有她在,长安画师集体失业,连大理寺都省了几个跑腿钱。
最惊喜的是薛环。
以前的小跟班,这次单刷“胡商失踪案”。
史料里薛仁贵家族确实出禁军教头,薛环照着家谱练刀,一刀劈开西域商队的锁子甲,顺手把师父卢凌风教的“金吾卫暗号”用成破案密码。
师徒情还没升温,就先来了场“徒弟查师父”的修罗场——卢凌风当年在西域的旧账,被薛环亲手翻出来,眼泪和刀光一起落地。
当然,也别把剧想成历史课。
“铜匦”再真,也就是个投信口,真正刺激的是:谁投、谁审、谁灭口。
剧里把它放大成一条暗线——每收到一封匿名信,坊门就死一个知情人,信尾统一画着一只鸡。
费鸡师一看就怂:孙思邈当年避世,就是因为这只“鸡”——它代表“咒禁博士”的标记,谁碰谁倒霉。
老头一边啃鸡腿一边破案,最后发现举报箱里塞的不是信,是人心。
服化道也偷偷升级。
大理寺少卿的帽子,按新出土的“法冠”形制重做,中间那片“獬豸”铜饰,角度不对都能反光到观众脸上。
胡商的锁子甲,每环直径6毫米,跟陕西考古院量出来的一模一样,就差没把铁锈味递到鼻尖。
观众吃不吃这套?
预告片5000万播放已经说明问题。
弹幕里有人喊:“只要别谈恋爱,怎么卷都行。
”
立马被怼:“唐朝人就不谈恋爱?
你让太平公主单身到死?
”
吵归吵,8.5分的老底摆在那,第三部只要不乱加工业糖精,稳稳续命。
说到底,大家想看的不是“唐朝真好”,而是“唐朝真可怕”。
权力、金钱、美人、异族,全挤在108坊里,每天睁眼就是生死抽签。
《长安篇》只是把史书里那些“不可说”翻成大白话:
想活命,要么装傻,要么比坏人更坏。
剧还没上,历史党已经在微博开盘:
“红亭子案”真凶到底能不能是女的?
“铜匦”最后会不会反噬武则天?
薛环会不会一刀砍了师父?
押中的人,等更新那天大概会把自己头像换成“鸡”——提前拜费鸡师,保平安。
反正史料都摆这儿了,真相比编剧更疯。
等开播那天,记得备两包辣条:
一包压惊,一包庆祝——
庆祝我们又一次用现代人的命,去试唐朝人的刀。
来源:凡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