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弹幕抢剧宣的活儿:尊重观众就该它火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4 16:19 1

摘要:卢凌风为人犟,被说唐犟宗,他娘长公主明知吃金桃有危险,还不听劝,非吃桃。

《唐诡3》弹幕全是喜剧人啊。

卢凌风为人犟,被说唐犟宗,他娘长公主明知吃金桃有危险,还不听劝,非吃桃。

弹幕:《犟种生犟种》

小王子和乌焰鸟一起飞走。

弹幕:《嫂子飞挺快》

苏无名问乌焰鸟是人是鸟,鸟叫两声。

弹幕:《它说它是岛民》

卢凌风要搜查皇家别院,一句“娘”,长公主就同意了。

弹幕:《密码正确》

苏无名被绑在太上皇别院枯树上,樱桃去救他。

弹幕:《无能的丈夫》

苏无名进宫要金桃,被来回托。

弹幕:《扫地机》

笑亖,有弹幕看《唐诡3》,恐怖不了一点儿,难怪开播仅10集,豆瓣便开分8.1,冲这活人感极强弹幕,也够加分了。

弹幕之外,该剧对历史也颇有考究。

比如耳饰。

唐朝处于三教合一时代 ,但李唐王朝相当推崇道家,希望借助道家在民间的信仰,进一步巩固王朝统治。

道教倡导“全形全德”观念,与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一致,贵族阶级避免穿耳,百姓信道,更不敢损害父母所赐予的身体,所以极少有人穿孔佩戴耳饰。

在《唐诡3》中,截止到11集,只有一名女性穿耳戴耳环。

身份尊贵如长公主,不戴耳饰,

吏部侍郎千金,不戴。

行走江湖的侠女,不戴。

商贩母女不戴。

就连说书人讲的妖也不戴。

唯一佩戴耳饰的是西域舞姬。

但她被扒脸皮,安到大唐本土女士脸上,便也不再佩戴耳饰。

《唐诡》之外,杨紫的《国色芳华》,以及《神探狄仁杰》,从女性佩戴耳饰这点,就能看出身份阶层。

唐代宫廷女性,可能因礼制约束较少佩戴耳饰。但胡人女佣或舞姬等,更常使用耳饰。敦煌壁画中的乐舞伎形象就常见耳环,但贵族女供养人很少见。

那唐朝人就一个都不佩戴吗?

倒也不是。

只是不穿孔,而是佩戴耳珰。

部分唐代耳饰属于悬垂式,用金属钩或丝线,悬挂于耳际,无需穿孔。

耳饰考究,食物照样讲究。

观众贼想知道是什么品种的金桃,历史上是康国朝贡给大唐的。

唐代官修史书《唐会要》写:“康国献金桃、银桃,诏令植之于苑囿。”

连上热搜的9集10分15秒的金简,也真实存在于博物馆。该金简是研究武则天晚年思想行为的宝贵资料。

武则天虔诚信封道教真理,渴望长生不老,故派小使臣到嵩岳天门,投递金简,乞求三官九府免除其罪名。《唐诡3》金简剧情,便是由这一点进行的延展创作。

此外,中式惊悚志怪的灵感,也来自唐代段成式所创的《酉阳杂俎》,像 阴阳商人换头术、人面鸟袭人、人皮灯笼等,皆出自它。

换头术这点,在查资料前,我一直认为它借鉴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朱尔旦和陆判,但实则《酉阳杂俎》比《聊斋》早了几百年。

最后,想说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宝藏,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像《唐诡》《国色芳华》这类考究的好剧本。

来源:米糖影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