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基龙和安恩真的嘴唇刚碰上,SBS的水木档就像被扔进一枚点火器,收视率曲线从0.9%瞬间抬到5.8%,广告部电话响得比队还急。
张基龙和安恩真的嘴唇刚碰上,SBS的水木档就像被扔进一枚点火器,收视率曲线从0.9%瞬间抬到5.8%,广告部电话响得比队还急。
这不是简单的“亲一下”,是SBS把六年来的档期废土直接炸成流量矿,谁还管后面剧情圆不圆,先让金主看见血条回满才是真的。
金在贤在发布会说“倾注生死”,翻译过来就是:再扑一次,水木剧这块牌子就彻底砸手里。
2022年KBS同档把《我的女友比我帅》剪到12集草草收场,JTBC直接拿《爱情理解》给月火剧殉葬,电视台内部PPT里“水木”两个字被标成红色高危。
SBS押上《千元律师》的老班底,再请来张基龙这张“恋爱脸”,算盘打得噼啪响:首集不亲,观众连二倍速都懒得划。
张基龙出道十年,最出圈的动作就是“亲”。
从《请输入搜索词WWW》到《现在分手中》,他的吻戏切片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累计破十五亿,韩国广告商把他嘴唇列为“年度最具带货器官”。
安恩真这边,《机智医生生活》里她连恋爱线都没摸到,转头在《恋人》里被编剧发配到古代守寡,粉丝憋了两年就想看她谈一场活的恋爱。
金在贤把两人凑一起,相当于把“想看的脸”和“想嗑的糖”装进同一个玻璃罐,观众就是蚂蚁。
剧本设定里“伪装已婚”是旧梗,但放在2024年的职场却刚好戳到韩国打工人的新痛点:已婚身份=稳定=不会被裁。
女主用假婚戒换入职机会,男主以为碰上有夫之妇只能把心动翻译成“同事爱”,编剧把“不能爱”写在脸上,却安排他们第一集就嘴对嘴,后面十五集全靠“自我洗脑”和“越界冲动”拉扯。
观众一边骂套路,一边把进度条拖回00:37:21反复确认是不是真亲——平台数据部把这段标记为“停驻点”,广告商直接加价20%买断前贴。
SBS内部文件流出,首集成本12亿韩元,其中吻戏拍摄占1.8亿:高速轨道、雨丝机、近景轨道镜,一条过也要保三条,剪出来不到三十秒。
钱花得肉疼,但回报立竿见影:预告片24小时播放破百万,比《千元律师》同期高3.7倍;Naver热搜前十占六条,最大争议是“孔志赫到底伸没伸舌头”。
电视台要的就是吵,吵得越凶,第二集广告就能再涨10%。
韩国广告协会公布,2023年恋爱剧CP单价跌至每对3.5亿韩元,创十年新低。
金在贤直接跳过“养成”,首集让男女主亲完再互相甩锅,把CP热度锁死在“未确定”状态,品牌方想押后续,只能先签整季合约。
张基龙代言的咖啡品牌连夜把橱窗海报换成“接吻同款”,安恩真穿的Zara西装三小时售罄,客服被问爆的台词是“在哪一集还能再亲”。
数据组把这叫“吻戏带货模型”:亲得越早,观众越舍得花钱陪跑。
水木档能不能活,关键不在亲得多狠,而在亲完之后还能不能让人相信“他们真的想在一起”。
金在贤把最大赌注押在“自我欺骗”——男主每天写十条“我不喜欢她”贴在办公室玻璃,女主把婚戒摘下来又戴回去,镜头给手指特写0.5秒,弹幕刷一排“心疼”。
观众要的不是糖,是“想糖却不能”的痒。
痒比甜更上头,痒能让会员自动续费。
韩国收视率调查公司Nielsen统计,2020年后水木剧平均收视没过4%,同期网飞原创韩剧却冲到20%以上。
电视台被逼到墙角,只能拿“实时话题”对冲“点播霸权”。
SBS把《一吻爆炸》的首播窗口卖给Tving只晚30分钟,却坚持电视端先上线,就是赌“实时弹幕+热搜”能把流失的客厅观众拉回电视机前。
首集5.8%的数字证明:只要名场面够炸,年轻人愿意边刷手机边给电视贡献0.1%的收视率。
张基龙在采访里补了一句:“拍完吻戏,导演让我们把心跳声录下来当环境音。”听起来像噱头,其实是金在贤的算计——心跳=真实感。
观众一旦相信演员真的心跳加速,就会忽略剧情逻辑漏洞,自动给编剧续命。
这一招电视圈老掉牙,却百试百灵:2021年《社内相亲》靠“醉酒吻”把收视从3%拉到10%,用的就是同款心跳后期。
金在贤只是把第八集才用的杀招提前到第一集,收视率曲线立刻抬头。
有人算过,韩国制作公司把吻戏提前,广告回收周期能从12集缩到6集,现金流压力直接腰斩。
SBS这次把“首集吻”写进招商PPT,品牌方签约比例比往常高42%。
钱到位,剧组就能在后续集数里慢慢磨剧情,哪怕烂尾,前六集已经收回成本。
观众骂归骂,骂也是流量。
金在贤在监控器前看着实时弹幕飘过“编剧疯了”,转头对助理说:“让他们骂,只要别换台。”
韩剧第八集定律死了,死得比水木档还透。
观众不想等,平台不想赌,电视台不想赔,三方一起把“吻”提前,相当于把“高潮”当“预告”用。
张基龙和安恩真亲完,故事才刚开始,后面每一集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亲都亲了,还能怎么吊?
如果答不好,5.8%就是巅峰;答得好,水木剧就能借尸还魂。
屏幕前的你,准备好为下一口糖续费会员,还是等他们真上床再回来?
来源:博学多才的书签bYR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