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少7》这才刚播完不久,就传出张晚意和马思纯要再合作的消息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4 14:39 1

摘要:《花儿与少年7》结束不到俩月,张晚意和马思纯已经把“售后”搬到了内蒙古草原——不是旅游,是拍戏。官方刚下的通知:年代剧《大海的尽头是草原》开机,男一张晚意,女一马思纯,导演李路,编剧高满堂,央视+儒意掏钱,广电总局盖章“重点”。一句话,观众嗑的 CP 直接升级

《花儿与少年7》结束不到俩月,张晚意和马思纯已经把“售后”搬到了内蒙古草原——不是旅游,是拍戏。官方刚下的通知:年代剧《大海的尽头是草原》开机,男一张晚意,女一马思纯,导演李路,编剧高满堂,央视+儒意掏钱,广电总局盖章“重点”。一句话,观众嗑的 CP 直接升级成“国家队”项目。

很多人第一次听见“大海的尽头是草原”都愣神:海跟草原怎么扯到一块儿?其实这正是高满堂埋的题眼——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千南方孤儿坐上火车,穿过山海关,被“草原母亲”领养。他们 literal 地从大海边到了牧场,把一条横跨半个中国的生命线,走成了彼此的命运线。剧名不是浪漫比喻,是历史坐标。

张晚意挑的角色叫“海生”,海军遗孤,一口南方口音,在牧场上从“听不懂风”到“听得懂马”。马思纯演“萨仁”,蒙古牧民家的长女,汉语磕巴,却能把羊羔奶喂成活。两人第一次见面是羊圈里,一个想逃,一个拦羊,语言不通,全靠眼神。导演李路说,他要把《人世间》的烟火气搬进草原,让“大时代”不再只是广播里的口号,而是落在羊皮袄上的雪、化在奶茶里的盐。

高满堂这次把“编年体”切成“日记体”,每集以一段真实孤儿口述做引子,再让角色接棒。他手里有 180 小时采访素材:有人记得第一次喝奶茶吐了半天,有人记得养母用羊皮袄裹他过夜。剧中“海生”被狼群围那场戏,就是 72 岁老人哭着回忆的真事——只不过真实世界里,救他的是一只退役军犬,剧本里改成了“萨仁”单枪匹马。高满堂说:“戏剧要真情感,不必真事件,但得真温度。”

投资 3 个亿,钱怎么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剧组在乌拉盖草原 1:1 还原 1963 年牧业社:土坯墙里掺了羊粪,蒙古包毡子用 7 吨羊毛手工擀,连朽木上的“毛主席语录”都请 80 岁老额吉手写。演员提前 40 天进组学蒙语、学套马,马思纯能把 200 斤羊扛上鞍,张晚意左手生火右手拉马头琴,拍哭戏不用眼药水——风一吹,眼泪自然掉。李路说:“我要拍的不是‘滤镜年代’,是让观众相信,这阵风今天也吹过他们的脸。”

市场给年代剧打过退烧针,但“真实故事+顶配班底”仍是硬通货。去年《人世间》广告 68 个,今年《南来北往》招商破 20 亿,央视押注“草原”已提前锁定 2025 年开年大剧。更关键的是,它把“国家叙事”拆成“两个年轻人的成长”,让没经历过六〇后的 Z 世代也能共情:你我都曾是“外来者”,也都曾被陌生人抱进过怀里。就像马思纯在预告片里那句蒙语对白——“草原不会拒绝任何一颗种子”,话糙,理真。

所以,别只把这部剧当 CP 售后。它更像一次“穿越半个中国的拥抱”:大海的尽头不是地理终点,而是人心柔软的地方。等播出那天,记住开弹幕,你会看到一排排“谢谢草原替我养了爸妈”——那不是煽情,是迟到的家书。

来源:乐天派艺术家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