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子刚咽气她就催儿媳改嫁,三天后自己却瘫在病床上求喂饭,这剧情把全网气到通宵骂编剧。
儿子刚咽气她就催儿媳改嫁,三天后自己却瘫在病床上求喂饭,这剧情把全网气到通宵骂编剧。
岳红这次把何丽华演成一面镜子,照出不少家庭里那个最爱搅局的人。
戏一播,弹幕刷得比剧情还快,都在问:世上真有这么毒的妈?
答案不用远找,小区楼下跳广场舞的队伍里就能拎出两三个。
剧里,何丽华嫌儿媳沈明珠出身平平,先逼儿子离婚,再给儿子介绍富家女。
儿子不肯,她直接装病、撒泼、断绝关系,一套连招把儿子逼到出差路上走神,出了车祸。
医院走廊里,她第一反应不是哭,而是指着儿媳骂丧门星。
观众看到这里,手机差点捏碎。
更离谱的是,葬礼结束不到一周,她带着娘家侄女上门,让儿媳把婚房过户,说不能便宜外人。
房产证没抢到,她转头就把亲家送来的陪嫁首饰全打包,说是替儿子保管。
儿媳想报警,她躺地上喊心脏病发,邻居围过来拍视频,反咬儿媳不孝。
这一套操作,连派出所调解员都摇头。
戏外,岳红微博评论区被攻陷,最高赞留言只有八个字:阿姨演得太像我妈。
点赞数飙到三十七万。
有人晒出自己婆婆同款聊天记录:儿子加班猝死,婆婆第一时间把责任推给媳妇,说媳妇做饭难吃才害儿子天天外卖。
下面两千多条回复,全是血泪控诉。
编剧给何丽华安排的下场是中风,半身不遂后终于开口道歉。
镜头里她口齿不清地说对不起,儿媳哭着喂粥,弹幕齐刷:别原谅。
平台数据出来,这段和解戏是整部剧弃剧率最高的节点,一分钟跳出三万人。
大家不是狠心,是太清楚现实里真躺到那一天,这种人也不会认错,只会怪护工手太重。
观众之所以愤怒,是因为身边太多故事比剧本还离谱。
去年杭州一位单亲妈妈,丈夫车祸去世,婆婆把赔偿款全部领走,理由是她年轻迟早改嫁,钱不能外流。
法院最后判婆婆返还七成,老太太当庭喊冤,说媳妇克死她儿子,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新闻评论区里,有人回帖:我姐就是同款,姐夫走了,姐姐带着两个孩子被婆婆赶出门,连孩子的书包都被翻一遍,怕藏了存折。
有人纳闷,这些母亲到底图什么。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家庭主权焦虑,指一部分长辈把儿子的家当成自己的延伸领地,儿媳是外来入侵者。
儿子一旦维护老婆,就等于宣告独立,母亲的世界瞬间塌方。
为了夺回控制权,她们不惜毁掉儿子的婚姻,甚至毁掉儿子本人。
剧里何丽华一句台词道破:我养了他三十年,凭什么让一个外人抢走。
这句话,很多婆婆在真实生活里换着花样说过。
编剧不敢拍的是,现实里的何丽华们往往善终。
儿子没了,还有女儿,还有外甥,还有养老院里新认识的干儿子。
她们把愧疚感打包扔给别人,自己继续跳广场舞、买保健品、在亲戚面前抹泪博同情。
反倒是儿媳,背一辈子骂名,连给孩子改姓都被指责。
想彻底摆脱,只能远走他乡。
有人真的这么做了,卖掉房子搬去另一座城,逢年过节关机,才算睡上安稳觉。
剧播完,出品方放出花絮,岳红在片场一遍遍练嘴角歪斜,说要把坏人的狼狈演到位。
可观众不需要狼狈,只想看到代价。
平台后来补拍了一条彩蛋:何丽华深夜推着轮椅去厨房想倒水,摔在地上,电话本里找不到一个能拨的号码。
弹幕终于舒服了,说这才像真实结局。
数据组统计,彩蛋播放量三天破亿,比正片还高。
屏幕外的我们得承认,血缘不是免罪符。
一个人如果坚持用恶意换掌控,最后只能得到空荡的房间和不敢响起的手机。
剧可以重拍,人生不能倒带。
对何丽华最好的惩罚,不是中风,而是活着品尝众叛亲离。
只有让观众看到这一步,大家才会相信,善良不是软柿子,因果不是编剧开的玩笑。
来源:小园影视解读